2020新版指南更新了对HBV母婴传播的预防建议
乙型肝炎病毒(HBV)目前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有2.5亿人血清学呈阳性,全球范围内每年因HB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20万[1]。而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HBV母婴传播定义
HBV母婴传播,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将病毒传给其子女,且病毒在子女体内复制;而子女在接触母体的病毒后,并不都造成感染,只有当HBV进入肝细胞并且复制,才称为HBV感染,即HBV母婴传播[2]。
HBV母婴传播的诊断标准
诊断HBV母婴传播的标准是,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7~12月龄HBsAg阳性,常伴有抗-HBc和(或)乙肝e抗原(HBeAg)阳性;若6个月后复查,HBsAg仍阳性,可确诊慢性HBV感染[2,3];如其子女1岁后才发现HBsAg阳性,通常也可认为是母婴传播[2]。
影响HBV母婴传播的因素
影响HBV母婴传播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如下[2]:
病毒因素:
①HBV DNA水平:孕妇体内的病毒水平是发生母婴传播的主要决定因素,病毒水平高,易发生母婴感染。通常认为,血清HBV DNA≥106 copies/mL或2×105 IU/mL时,表明病毒量高。
②HBeAg阳性:HBeAg与HBV DNA水平有良好的正相关性,HBeAg阳性,病毒量高。
③HBV变异:病毒存在HBsAg变异,可使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中的抗-HBs不能有效中和病毒,使免疫预防失败。
孕妇感染类型:
① 急性感染: 与孕期密切相关。发生在孕早中期的急性HBV感染,不易引起母婴传播。孕晚期(特别是分娩前)的急性感染,分娩时病毒水平高,易发生母婴传播。
② 慢性感染: 分HBV携带和慢性乙型肝炎,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并不增加母婴传播的风险[2,4]。
免疫预防措施不当:
尽管绝大多数报道都称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均采取了正规的免疫预防措施,但实际上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对新生儿注射HBIG和(或)乙肝疫苗,继而造成严重后果[2,5]。
2020新版指南更新了对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推荐建议: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对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推荐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如下[6]:
所有孕妇产前需要筛查乙肝血清学指标:HBsAg阳性即为HBV感染,有传染性;HBeAg 阳性,传染性强;抗-HBs阳性,有免疫力。
孕妇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通常不必注射HBIG。
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 h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1针HBIG(通常无需第2针),并同时肌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越快越好),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孕妇HBeAg阳性或HBV DNA水平>2×105 kIU/L(即IU/mL):妊娠28~32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酯,密切观察妊娠和分娩结局,分娩当日停药。新生儿及时联合免疫预防,并随访子代,观察有无严重不良事件。孕妇HBeAg阴性或HBV DNA水平≤2×105 kIU/L(即IU/mL),无需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
行剖宫产术分娩不能减少HBV母婴传播。
身体状况不佳的足月儿和早产儿:母亲HBsAg阳性,无论新生儿身体状况如何,务必在出生后12 h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1针HBIG,身体稳定后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家庭其他成员HBsAg阳性:孕妇抗-HBs阳性,无需特殊处理。孕妇抗-HBs阴性,新生儿接种第2针疫苗前,HBsAg阳性(尤其HBeAg阳性)者避免与新生儿密切接触;如果必须密切接触,新生儿最好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时,新生儿不必注射HBIG。
母乳喂养:无论孕妇HBeAg阴性还是阳性,无论新生儿口腔有无损伤,均可母乳喂养。孕妇产后服用抗病毒药物,建议母乳喂养,同时观察对新生儿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新生儿随访:仅需随访HBsAg阳性孕妇的子代,7~12月龄时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若HBsAg和抗-HBs都阴性,尽快再次按“0、1、6月”方案接种3针乙肝疫苗。孕妇妊娠期或产后口服抗病毒药物者,需观察对婴儿有无不良影响。
综上,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正确了解和认识HBV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对临床上合理预防该病具有显著的意义。《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更新了对HBV母婴传播的预防建议。该指南的更新,促进了我国HBV母婴传播预防措施的落实,同时也对减少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俞冲, 顾玉玲, 顾桂芳, 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孕妇抗病毒治疗停药后肝炎活动的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 36(22): 3121-3125.
2.陈旭, 陈洁(综述), 胡娅莉, 等.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4, (10): 844-846, 848.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3, 48(2): 151-154.
4.Zou H, Chen Y, Duan Z,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hepati-tis B vaccine combined with two-dose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on infants born to HBsAg-positive mothers[J]. PLoS One, 2011, 6(10): e26748.
5.Hu Y, Zhang S, Luo C, et al. Gaps in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between recom-mendations and routine practices in a highly endemic re-gion: a provinci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China[J]. BMC Infect Dis, 2012, 12: 221.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 55(5): 291-299.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