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童博汇·年度十佳活动 (九):了解成语故事,体验皮影乐趣

邯郸市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河北省志愿者实践基地。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成立于1968年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邯郸市博物馆新馆始建于2008年,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数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遗址文物、先商文物、先秦两汉赵国文物、邯郸境内佛造像、各个时期磁州窑精品文物等最具特色。一楼中央大厅三面墙壁还镶嵌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面积为210平方米,集中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是目前国内室内锻铜壁画之最,荣获2002年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大厅中央还置有一组以赵王陵出土的青铜马为原型而创作的青铜马群雕,气势恢弘,重点突出了光辉灿烂的赵文化精神。新馆迁建以来,邯郸市博物馆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服务邯郸民众”的理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入研究发掘优质文物资源,不断丰富展陈内容,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想方设法让文物“活”起来,尽心沟通创新服务桥梁,努力成为民众真正的“两堂一园”——“艺术的殿堂”、“学习的课堂”和“休闲的乐园”,努力提升广大观众的体验、参与感和获得感。

了解成语故事,体验皮影乐趣

背景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文化资源丰富,当地观众尤其儿童有极强的学习需求,但是历史久远、枯燥难学,再加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少,使用范围小,学习机会非常少。如何以一种活泼、有趣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在轻松、愉悦和好玩的情境下,既能学习文化知识,又能提升动手和操作能力,还能培养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呢?基于此,我们策划实施了这项活动,并在观众的反馈和自身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展览概述“了解成语故事,体验皮影乐趣”教育活动将传统皮影戏与成语典故文化故事相结合,通过设置听成语文化讲座、看皮影故事表演、参与操作皮影、迁移应用皮影元素等环节,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我们经常联合志愿者一同到偏远的乡村学校、社区,开展该教育体验活动,推动博物馆教育的公平和文化普及。策划理念本活动依据教学最优化和学生主体理论,充分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从而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儿童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的同时,也能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学习和树立迁移应用的意识。

展览内容“了解成语故事,体验皮影乐趣”教育活动以5-12岁儿童为主要受众群体,通过讲座、表演、体验的形式,传播文化知识,增强儿童人文底蕴,引导儿童学会学习。该活动在馆内外均为公益行为,旨在宣传“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文化,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不少同仁前来考察学习。该教育活动从表演、讲座到活动设计均为原创,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有效地满足当地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操作设备、工具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流程:1、听成语讲座,了解成语知识:让孩子讲他们知道的成语故事,并引导孩子学习从不同角度把熟悉的成语归类,鼓励孩子尝试用成语造句(选学内容:分析邯郸成语多的原因)。2、看皮影成语故事表演,观看《完璧归赵》皮影表演故事,思考皮影成像的原因。3、动手体验皮影操作,走进幕后了解皮影的操作和成像的原因,了解影子的知识基本原理。4、选代表分享交流学习体验的感受。5、老师总结教育活动内容。

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邯郸的成语故事和皮影操作原理,提高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参与,类比迁移应用,培养观察和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爱家乡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核心素养:增强儿童人文底蕴,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学术成果与社会效益立足“了解成语故事,体验皮影乐趣”教育实践,我们先后发表了《中小博物馆手艺传习实践策略探究——以邯郸市博物馆皮影剧社为例》(被首届“博物馆手艺传习研讨会”收录)、《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中小博物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探究》(发表在《中国博物馆通讯》2019年12期)等多篇学术成果。活动通过引导儿童参与听成语文化讲座、看皮影故事表演、体验皮影操作、分享交流等环节,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传播了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最后拓展延伸环节,培养了孩子们的知识迁移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经常联合志愿者一同到偏远的乡村学校、社区开展该教育体验活动,推动博物馆教育的公平。此外,该教育活动还受到搜狐网、河北新闻网、邯郸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信息及图片来源:邯郸市博物馆内容整理: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扫描下方二维码,成为研究中心合作伙伴CMRC助手微信号 : CMRC2013手机号:136-0115-822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