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种思维模式,正在毁掉你的亲密关系

最近找我做咨询的小伙伴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当感情中出现了矛盾时,对方总是不愿意去沟通,习惯性躲避。

每次发出沟通邀请的时候,要么得到很敷衍的回答,如,好的,知道了之类;要么就是不回答,直接沉默忽略。

相信这类情况,各位小伙伴应该也都遇到过,很急,又得不到解决,一种焦灼又无力的状态。后来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大家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情况,是因为有一个表达习惯:主观猜想。

简单点说,就是你的沟通过程中,很少说客观事实,更多时候说的是伪装成事实的观点。大部分人就是因为无法区分事实和观点,导致了整个沟通过程变成了消极状态。

什么是客观事实?是客观存在,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比如对方最近一周回复微信的速度变慢了,这个就是客观事实,它真实发生了,并且聊天记录也可以证明。

什么是观点?观点是基于客观因素和个人以往经验,从而推测出来的一个结论性观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比如对方不回微信,你基于不回微信这件事和平时刷微博看到的段子,得出了一个结论,因为他回微信慢了,所以他没那么爱我了。【没那么爱我】就是一个观点,属于你的个人猜想,它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而习惯性发表观点的人,则反映出了这类人不轻易相信事实,更容易相信自己的推论。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句话,相比于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推导的结论。就非常贴合这个状态。

而这个状态,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在亲密关系中,会导致三个消极情况的发生:

1. 贴标签。比如对方不喜欢做饭,就会被你贴上一个【不持家】的标签;比如对方回微信比较慢,就会被你贴上一个【不在乎自己】的标签。

2. 无根据指责。比如对方过节忘记给你送礼物了,就会被你指责:你根本就不想跟我过日子,你就是想和我玩玩而已,对吧。

3. 过度解读。比如约会吃饭,对方迟到了,然后你就揣测分析对方,今天是周三,不应该塞车,你也说了今天不用加班;

而且吃饭地点离你公司很近。这么多情况下你还能迟到,说明你是真的不在意这次的约会,如果你不想和我吃饭,可以直说的。

一旦你们的关系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基本对方就会很难受。会开始拒绝和你沟通,因为你的逻辑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实际上经不起任何的推敲,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似乎无法反驳你。

但是被误会的不爽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开始拒绝和你沟通,因为对方觉得,不沟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误会了。

那么为什么大家总会有这种习惯性猜想的思维呢?

值得欣慰的是,你不用自责,并不是因为你自私或者极端之类的因素。你之所以会习惯性猜想,是因为大脑的构造导致了你更容易会这样思考。

《思考,快与慢》中有提到,我们大脑有两个系统。

系统1,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比如手碰到火了,系统1会立刻发出指令,让你马上缩回手。

系统1非常擅长一种思维模式,自动且毫不费力地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使有时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存在,它也会这样认定。就好像当你被蛇咬过后,只要你看到条状物,都会本能地与蛇关联起来,然后感到害怕。

系统2,一个可以按规则运行、能根据属性来对比物品、能深思熟虑作出选择的系统。比如我要如何从广州南站去白云机场,这个时候,我可以去查手机,知道地铁要如何转线,开车要走什么路。

你不可能说调用系统1,然后凭感觉从广州南站去到白云机场。这样去到了你也赶不上飞机了;

同样地,你也不可能说调用系统2,然后经过深度分析,得出结论,火焰的高温会导致手被烧伤,严重的话会出现细菌感染,危及生命。最后才发出指令,要缩回手,真要是这样,你的手早就被烧伤了。

从心理学角度,你也可以理解为潜意识和意识,或者感性和理性。一个是不需要经过思考,本能就会做出抉择,一个则是经过理性分析思考得出的抉择。

然而,大部分人遇到问题时,会优先调动系统1。因为响应速度更快,不用思考,也不用消耗能量。远古时期的人类,就非常适合使用系统1,如果你遇到野兽的时候,还去分析要不要逃跑,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就会被吃掉了。

而且远古时期的能量获取不容易,所以大脑就习惯了能不消耗能量,就不消耗能量的思考模式。因为刻意掌控意识和自我控制是非常累的。

为了证明我们的大脑有多喜欢调用系统1,大家可以来看看《思考,快与慢》里面这个提问:“摩西上方舟时,每种动物各带了多少?”

发觉这个问题有问题的人太少了,因而有人将此称为“摩西错觉”。摩西并没有带动物上方舟,带动物上方舟的是诺亚。

系统1这种模式,一旦运用到亲密关系时,就容易出问题了。系统1做出的决定基本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而这种利己行为在亲密关系中,就很容易出现权力斗争的情况。

而猜想性思维,就属于系统1的思考模式,简单,高效,且对自己有利。致命的坏处就是,会让伴侣非常难受,容易让关系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你无法感知到这一切的发生,你会觉得自己是对的。正如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所说:“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其实亲密关系和谐的小伙伴,基本都能克服掉在感情中使用系统1的习惯,也并不是说完全不用,系统1存在的本身也有它的作用,就是绝对性保护自己。

但是大部分长期问题中,我们仍然需要调用系统2来维系亲密关系的发展。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分享一些实操性建议给大家:

1. 只说事实,不说结论性内容。重要的沟通过程中,避免说没有达成共识的结论性内容,比如,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变了,你有小三了吧等等。

只说客观发生的事实,比如对方最近变冷淡了。你就说,我发现你最近和我沟通的频率变少了,怎么了。而不是,你最近都不爱和我说话。沟通频率变低是事实,不爱和我说话是猜想。

2. 消除错误关联。运用这个建议的前提是,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只说客观事实。猜想性思维之所以会导致关系出现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你的思维中存在错误关联。

比如,不回微信就是不爱我,不送礼物就是不在乎我。这种强行将某种行为和某种结论关联起来的思维模式。

如何消除呢?首先列出你的关联,比如不送礼就是不爱我。然后列举出客观事实来推翻这个关联。比如妈妈很爱我,但是也没有给我送礼物,比如之前的小学弟也喜欢我,但也只是带我去吃东西而已。

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了吧,因为思考真的很累。


(0)

相关推荐

  • 言简意赅的表达之 [关联信息 ]

    上篇文字说了言简意赅的表达里的第二步 [识别信息],简单地介绍了信息识别的意义,以及如何识别观点.理由和事实三类信息的具体方法. 本篇就第三步"信息关联"展开,介绍如何在识别信息的 ...

  • 法律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法律事实随证据可...

    法律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 法律事实随证据可变化, 客观事实不随人的主观愿望而变化

  • 打官司,第1步应该是查清法律事实,第2步才是适用法律

    前言: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是不同的事实.法律事实是用法律程序恢复的案件事实.有的客观事实,除了当事人,其他人甚至永远都不可能知道.法律事实是无限接近于客观事实,而到底真真假假,只有当事人双方自己清楚. ...

  • 区分事实和感觉,找到本质和真相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的天气真热.""今天下了2厘米的雪.""今天天气太冷了." 在这些话里,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感觉?事实和感觉之间有 ...

  • 这种底层思维,正在毁掉无数人!

    世界上最可怕的, 莫过于身在底层而不自知. 而这种底层思维,真的正在毁掉你. 1.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的臭毛病. 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还不 ...

  • 为什么用不好技术分析?原来根源在于思维模式

    做交易的,尤其是做外汇期货交易的,几乎每个人都会了解一些技术分析.趋势线.支撑压力.各种价格形态.超买超卖.背离.百分比回撤,等等,这些技术手段几乎每个人都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可是,为什么很多 ...

  • 思维模式——如果你没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考,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 有一位哲 ...

  • 这种底层思维,正在毁掉你的人生(深度好文)!

    世界上最可怕的, 莫过于身在底层而不自知. 而这种底层思维,真的正在毁掉你. 1.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的臭毛病. 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还不 ...

  • 银行大神偷偷告诉你,富人贷款买房的思维模式是......

    引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林毅夫曾说: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 这其实对"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这句话进行了解释. 两种人南辕北辙的 ...

  • 远离五个精要主义误区,拥有这三个核心思维模式,造就成功的人生

    文/铃兰 林语堂说: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深以为然,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有时并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而是没有学会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的事情上. 就像我的阅读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你是想 ...

  • 新的思维模式

    新的思维模式 脸(粉刺):我爱自己,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我很漂亮. 头脑:生活本身就是改变.我的成长模式是全新的. 鼻窦:我拥有全部的生活.未经我的允许任何人无权激怒我.平静,协调.我拒绝一切陈腐的信 ...

  • 简谈《伤寒论》临证辨证思维模式的特殊性

    ​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在"勤求古训"的基础上,通过"博采众方",丰富完善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临证思维模式. 后世绝大部分临床方书,基本 ...

  • 领导者需要区别的“成长性思维模式”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领导者说: 有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前者是成功的关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智来提高你的能力. 作者 | 张三丰 来源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