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上相”,乃是道教对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宰相尊称,他们在人间为辅佐帝王的宰相,在天庭则为协助玉帝治理三界的圣贤。
在道教历史上被尊为天枢上相的一共有七人,他们分别是: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许逊、魏征、文天祥、刘基(其中许逊是这七人之中唯一没有担任过人间宰相的人)。相传七月二十三为诸葛武侯仙师的圣诞。
今天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仙师在人间时候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全文虽然不足百字,但是却将道教的智慧精华浓缩其中,可谓字字珠玑,价值连城,是为后世历朝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此外,近年以来,由于国家大力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诸葛仙师这篇《诫子书》也被纳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当中(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成为了中学生必背的经典书目之一。因此,吾辈玄门中人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回头出门还要遭小朋友耻笑,那可真是难堪窘迫之极……所以,借着诸葛武侯仙师圣诞吉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诫子书》,既可感应神灵,又能自修其身,回头出门还可以吊打中学生,一箭三雕,岂不美哉?
古代汉语当中的“判断句发语词”,这一句话要展开评论了,那么便以“夫”字发语。如《南华经·齐物论》当中很有名的这一段: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静”这个字,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清静经》天天念: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在道教看来,宇宙的生化与人体的生化是完全同步、彼此合一的,所以“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阴符经》),因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宇宙生化模型,同时又是我们个体生命的发生进程:经由先天一炁化生后天阴阳二气,即为魂魄,魂魄置于人身,而后滋养五脏六腑,是为二生三,“三”者,多也。魂,主阳而含阴,是生命进到后天层次时,最接近先天祖炁的一种意识质地,所以《太乙金华宗旨》上曾说:“魂在天心”“与元始同形”。魄,主阴而含阳,这份能量主要与肉身相应,“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谓。”(《太乙金华宗旨》)——吾人在执取外物时,主要也是以自我肉身感官为判断基础,诸如恶恶臭,好好色。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其身心经验状态,是肉身好恶和阴魄的和合作用,所以不免“拘于形”“拘于魄”,沉沦到一种完全以阴魄肉身的欲望为根本追求的境地当中,是为《清静经》当中描述的“为欲所牵”。因而在修仙的过程当中,祖师大德便鼓励吾人“超克身魄”,突破经由阴魄和肉身所带来的下堕惯性(阴性降浊),然后上升为纯阳之体,以臻仙境;否则,倘若任由魄识随着肉身的欲望下堕,则阳尽而阴盛,乃至纯阴,便是死而为鬼了。理论说了一大堆,其实根本而言就是一句话:不要被阴魄肉身的欲望所限。所以《诫子书》在这里说“静以修身”,其实就是“静以制魄”,其理想的结果,当如《清静经》当中所给出的:“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正统道藏》版)。老君在《道德经》上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陈鼓应注云:“俭,有而不尽用”,《说文解字》解释:“俭者,约也,”段玉裁注为:“约,缠束也。俭,不敢放侈之意”——总而言之,“俭”就是要尽可能地约束自己的欲望,如此方能培养自己的品德。《尚书·君陈》:“有容,德乃大”,认为所谓的“德”,其实是一个容器,容器里能装纳的东西越多,品德就越大。通过约束自己,去掉私欲,行事做人,不以私欲为目的,谓之“俭”;正因为行事做人不以私欲为目的,所以反而能够容纳更多的事物,达成更大的成就,是为“俭以养德”。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鸡汤文之所以没用,因为鸡汤文只能让人亢奋,不能让人冷静。
无论入道修行,还是为人处世,需要的都是冷静,而不是亢奋。亢奋是短暂的,短暂的情绪性爆发,最多坚持三天,三天就歇菜,三天啥也做不了。如果一个人需要立志在三年五年之内坚持做某件事,他需要的不是亢奋,而是冷静,因为冷静是持久的,所以“非宁静无以致远”。突然想到一个身边的故事,我就当题外话说下:有个哥们,天天熬夜,长期日夜颠倒,到了晚上就亢奋,天亮以后却死气沉沉。然后,某天,不知道他在深夜里又看了什么鸡汤文,然后极其亢奋地在朋友圈里宣布,他要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打坐几个小时,然后修炼纯阳之体……我一听,有点慌啊,跟他说,哥们你这么步子迈得太大,有可能扯到蛋,要不咱先把日夜作息时间调整一下?先整点低难度的……哥们当时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听劝?天天抱着手机在深夜里阐述他的打坐心得。然后,过了三五天,他就上医院治眼睛去了,原因是在深夜里看手机看得太久,视网膜受伤。
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正因为如此,所以无论学习还是修行,第一步工作,都是入静。
所谓“入静”,就是要保持注意力的专注,让吾人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
现代社会,对注意力造成严重损伤的,不用说大家伙也知道,智能手机呗~
朋友圈,微博,短视频,目不暇接,最终使得吾人形成了一种后天习得性的注意力涣散:需要不断寻找短、频、快的外部视听刺激来转移注意力,否则就会感到百无聊赖。
最严重的情况,是连一个小时的娱乐电影都坐不住,即便坐在电影院里,也需要不断地掏出手机来寻找新鲜信息。
如果沦入了这样的境地,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经念书,静坐内炼呢?
因此,无论任何形式的学习、修炼,第一步,都是入静,是为“学须静也”。
至于“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则是告诫吾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这样一来,吾人的天赋和才华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滋养和发展。“江郎才尽”的典故,大家伙都知道,不必赘述。
“非志无以成学”,这是对前文的总结:因为无论学习还是修行,都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因而需要吾人保持长时间的冷静,坚持在长时间里做同一件事,是为“立志”,唯有如此,才能完成学习或修行。
此句的“淫慢”“险躁”与前文的“淡泊”“宁静”相对。
淫,过多放纵之意;慢,惰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险躁,轻薄浮躁之意。
说的还是一个人的浮躁状态,静不下来,看书看经10分钟,玩手机1小时呗。
7、“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由于这样一种昏昏沉沉的浮躁状态,我们在自己荒废掉的时光当中,渐渐老去;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也逐渐消退,就好像错过了春夏的树叶,只能在寒冬枯落,再回想这一生,既没有对社会作出任何贡献,也没有在个人修行上获得任何成就,于是突然醒悟,想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一切,然而青春已逝,为时已晚,精气神早就消耗光了,再没有任何行动的力量,悲哀呀!又有什么用呢,再悲哀也无法追回曾经的时光。
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公示 - 2020年8月1日
天师府初一、十五诵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