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阳外越证治疗经验 曾辅民
虚阳外越证治疗经验 曾辅民
【名医小传】
曾辅民,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基本情况:1935年1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随后分配到凉山州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8年调回成都中医学院工作。
医学心悟:中医临床理论的根基就在仲景理论,万病不离乎六经。学必勤求于古训,思经求旨,缜密精深,围绕临床,博采众说。尤当力戒奢谈,淡泊名利。
医学成就:一贯崇尚仲景学说,擅以经方治疗疑难杂证。长期在临床中学不离《伤寒》,用不离经方,偶尔辅以时方,在六经辨证的理论指导之下,观脉察证,析机辨微,对不少疑难杂证和危重之证,挚用经方,收到显著治疗效果。尤其对经方所针对病机之精微处、经方配伍的细微精神以及用药过程的剂量变化,体悟深刻。
通脉四逆汤
一、用方心法
虚阳外越与“戴阳”、“格阳”的病机、证候相同。缘由肾阳衰微,阴寒内盛,阴盛于下(内),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外),是阳气浮越不得潜藏的一种证候。
《伤寒论》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等条文,对虚阳外越做了大量论述。可以说,病至此际,危殆已现,不可不慎。然而,笔者于几十年临床中,发现虚阳外越之候亦不像论中所言及那样危殆。就危重而言,是重而不一定危,即虚阳浮越之候是重证而不一定是危证。此类病人在临床并不鲜见,而且随着寒凉药的误用泛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冷饮、水果等冷物的不断摄入,导致此类病证大有增加的趋势。
实际临床中所见到阴寒所致的虚火牙痛、虚火喉痹、口疮、失眠、眩晕、面部阵阵烘热、身体阵阵发热、手足心热、小便尿热、大便肛热、唇口红肿等都属于虚阳外越的范畴。然此类病证如辨证不细,极易诊断为阴虚有热,故当此之处,最需留意。
其辨证中易于混淆之处如下。
①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手足心热,身发阵热,脉都可细数。
②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腰部症状,头部症状。
③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大便干,小便热。
④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口干、失眠等。
然辨证之关键却在于一个“神”字。即阳虚病人定然“无神”,阴虚病人定然“有神”。现将本证辨别之要点陈列如下。
①《伤寒论》中所述及的有关阳虚阴盛的症状。
②少神或无神;脉沉或微或浮大而空。
③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踡卧恶寒,两足冷。
④不耐劳烦,小劳即汗出。
⑤女子带下清稀而冷,不臭不黏,或带下绵绵。
⑥饮食减少,冷物全然不受。
⑦语声低弱;面色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多津滑润。
⑧唇色清淡或青黑。
⑨满口津液,不思饮水或间有渴者,饮亦不多且喜热饮。
⑩小便清长,大便溏稀或大便干结。
二、验案举例
验案1:黄某,女,43岁。
初诊:1周前因感寒,自觉身体不适,经来淋漓不断,自购西药口服无效,且经来之势有增无减。现症见手足心热,烦热,全身阵阵发热,神情倦怠,脚胀,下肢肿,腰膝酸软,全身怕冷,脉沉细,舌淡。询及患者有2年经漏病史,且易患外感。
此虚阳外越之经漏证。因其经漏有年,阴损及阳,虚阳外浮,治当以回阳为治。此病已人少阴,不容忽视,误以感冒治疗,阳气益亏,病必深重。
处方:附片30g(先煎) 干姜40g 炙甘草30g 肉桂10g(后下) 炮姜30g 2剂。
二诊:服上药后经漏已干净,精神转佳,手足心热及身热消除,脚胀,头昏重,白带多,手指冷,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细。以温肾散寒之剂收全功。
按:经漏以其经来不止而量少,但淋漓不断,有如屋漏而名。历来治疗崩漏之法,不出清热与温摄两大纲,尤其治崩以温摄为要。而于漏证,因其久而不止,必有伏热,逼血妄行,而反宜清。本例患者不仅不用清法,反而一派辛热纯阳,实为治漏证之变法也。或曰,《金匮要略》有言“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仲景以温经汤治疗,今本例与《金匮要略》所言如出一辙,不以温经汤治疗,却以大辛大热之剂收其功,实令人费解。此处最需留意,久漏之证,虽有血去阴伤之根基,然而血能载气,病程久延必致阴损及阳;气为血帅,阳气向外浮越之际,势必带出阴液。此二者相因为患,形成恶性循环。病证初起虽以热为主,但病至此际,亦成阴阳并损之候,温摄一法无妨,且舍此再无他法。方中看似一派大辛大热,实则暗含阴阳之至理,阳固而阴留,阳生而阴长之妙。附片、干姜、炙甘草,辛甘合化阳气,炮姜虽温,但经炮制,已化辛为苦,与甘草苦甘化阴,阴阳并补,阳生阴长,尤为至要者,肉桂、炮姜二者引血归经,故而收到显效。
验案2:王某,男,21岁。
素体神倦畏寒,晨起则双膝外内两侧出现长条形水疱约5cm×1.5cm,色白,偶有尿热,舌淡,脉沉细。此虚阳外越之候。
处方:附片30g(先煎) 干姜15g 炙甘草20g 白芷20g 2剂。
2剂药后病灶消失,精神好转。
按:此证属虚阳外越之候,为《伤寒论》所不载。本例参合病史,舍脉及病灶局部色泽,判定为虚阳外越,实由阴盛逼迫虚阳,虚阳外越之际带出津液所致。可见论中所描述之虚阳外越症状只是虚阳外越证之沧海一粟而已。临证之时不应拘泥。
验案3:许某,女,32岁。
舌痛3日,舌底前右侧边缘疮疡,呈圆形凸起,0.5cm×0.5cm。影响咀嚼,口腔灼热,病灶处更甚,神倦懒言,语言不清,口和,便溏,手足心热而难忍,偶有小便热痛,舌红有齿痕,舌面多津,脉细弱而数。此虚阳外越之舌痛候。
处方:附片40g(先煎) 干姜50g 炙甘草50g 肉桂15g(冲) 3剂。
于门诊先与肉桂粉冲服少许,不到10min病人语言不清明显好转,手足心已不如前热。2周后复诊,述及服前药第2日即痛止,第3日病灶消除,手足心热消除。这几天又开始发热,眠差,予补肾填精、回阳之法续治而愈。
按:《黄帝内经》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火也,即是说,一般沦治疮疡从火立论,主用清热泻火或滋阴清热之法,可辨证选用导赤散、黄连阿胶汤等。这是无可厚非的。然需注意:火有虚实,不应只关注实火而忽略虚火。虚者不外阴盛阳虚,本例即属于后者。但舌、脉、症呈现阴虚之象,何以判为阳虚,虚阳外越之候呢? 因其阳虚,肾精不足,脉不充而细,虚阳上越,浮阳郁结之处,阳气相对有余,故病灶处色红,舌红。这里辨证关键在于舌津液之盈亏,如属阴虚,与舌面有津、便溏不符,因此,详察症状,细审病机,主以回阳一法而收显效。
验案4:蒋某,女,54岁。
初诊:不寐有年,阴阳两虚。养心安神、滋阴潜阳之剂遍用不效。遂来诊:寝食几近于废,时觉上火之症状(如经常起口疮,常觉咽痛等)而购中西成药清火之剂服用,近几日益觉难寐,虽寐亦浅并时间短(2~3h),手脚心热,身阵阵发热,便干,尿热,舌红有津,边有齿痕,脉沉细数。此虚阳外越之不寐也。以四逆汤加龟板、肉桂、砂仁治疗。
处方: 附片60g(先煎) 干姜40g 龟板20g(先煎) 肉桂10g 砂仁25g 炙甘草20g 5剂。
二诊:入睡改善,可熟睡5h,予原方加重附片、干姜用量。
处方: 附片80g(先煎) 干姜60g 龟板20g(先煎) 肉桂10g 砂仁25g 炙甘草20g 5剂。
三诊:药后已整夜睡眠香甜,余症若失,舌仍淡,脉沉已起,与温补之剂为丸,长服久服善后。
按:阳入于阴则寐,不寐其总的病机不出阳不入阴-。然导致阳不入阴的原因又各不相同,或因于阳或因于阻隔。具体分析不外阴虚阳浮,相火无制;痰湿、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阻滞不通;阴盛阳虚,逼迫虚阳外越不得内入。此例审症求因,即属于虚阳外越之候。认证既准,方药中的,因此效如桴鼓。
当归四逆汤
一、用方心法
当归四逆汤列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用于治疗血虚肝寒之厥。原文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及352条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但须注意;本方虽用治手足厥寒,而本证之手足厥寒既不同于阴盛阳衰的少阴寒厥,又不同于热邪深伏的阳明热厥。其鉴别在于并见症的不同。少阴阴盛阳衰的寒厥并见踡卧肢冷、畏寒下利等症;热邪深伏的热厥并见胸腹灼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口气臭秽等症。脉细欲绝也不同于脉微欲绝,脉微欲绝主脏真亏损,真阳欲绝,此际当破阴回阳。脉细欲绝乃脉虽细但指下明显,将绝而不绝,为血虚寒厥所致。本方由桂枝汤去生姜,倍用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当归、芍药养血和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甘草、大枣补中益气,通草通行血脉。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可于当归四逆汤中加吴茱萸、生姜以加强散寒之力,加清酒者,取其助诸药活血而散寒。
临床运用本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虚: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所以当有血虚见症,如唇爪不华、面色苍白、目涩、脉细等。其人平素即血虚或阳虚之体。但“精血同源”,肝血久亏势必影响肾精,而且营血出中焦,所谓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不仅要注意肝这一方面,同时还应注意肝、脾、肾三者的关系。
② 厥:此厥寒乃血分有寒,血虚寒束,血中温气不足,故手足厥寒。其中条文中之“久寒”二字当深思,盖久寒者,长久之沉寒痼冷也。寒者当温,留者当去,治当用辛温之品,散其内伏之久寒,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虽当归四逆汤所主治之厥为血虚寒厥,但有血虚与寒凝两方面不同侧重点,当其寒凝偏重,可加重温散之力,可于方中加附片、吴茱萸、生姜等。
③痛:“痛则不通,此痛证之谓也。”其不通原因,又当别气血痰湿,辨寒热虚实。此痛证有全身部位不定的特点,所以温通散寒之品不可少。
二、验案举例
验案1:杨某,男,58岁。
初诊:胁下痛,断续6年之久,此次因劳累,情绪波动引起复发而就诊。腰酸,畏寒肢冷,便溏神疲,经西医院诊断为胆囊炎,予住院治疗,症状好转而病终不除。6年间消化功能已低下,食少,体重已减少十多千克。舌淡脉沉细,此肝肾俱虚之候。
处方:桂枝30g 白芍20g 生姜30g 大枣30g 炙甘草30g, 补骨脂15g 淫羊藿15g 当归30g 北细辛15g 郁金5g 吴茱萸20g 砂仁20g 麦芽15g 山楂20g 6剂。
二诊:诸症均好转,唯舌仍淡,脉沉不起,于上方去麦芽、山楂、郁金,加甘松15g。
三诊:自觉症状消,唯舌尚淡,舌脉已趋正常。
处方:附片40g(先煎)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砂仁20g 白芍15g 补骨脂15g 鹿衔草30g 6剂。
按:肝脉布两胁,常常胁下痛要从肝论治,或理气解郁,或调理肝脾,或滋阴养血活血。本例属于肝寒血虚型胁痛,诊治时抓住肝、脾、肾三者之间的关系,用附片温阳散寒,补骨脂补肾填精,桂枝与炙甘草辛甘合化阳气,补心火以助脾土,砂仁味厚入肾,与桂枝同用,脾肾先后天得以同补,收显效著。
验案2:冉某,女,58岁。
患醒后身痛近30年,屡治不效。病者于多年生活中体会到:起床活动后则痛减,穿衣而卧,注意保暖(虽炎夏亦装长袖长裤),疼痛就会缓减,饮食睡眠均可,余无所苦,舌淡,脉沉细。此厥阴肝病也。
处方:当归30g 白芍20g 桂枝30g 生姜30g 吴茱萸20g 北细辛15g 炙甘草20g 大枣35g 6剂而愈。
按:《黄帝内经》有言“人卧而血归于肝”,王冰注释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本案抓住肝的这一生理特性,并结合病史及舌脉,从肝论治,主用温肝散寒养血之法而收效。
验案3:胡某,男,48岁。
初诊:4年来腰痛时轻时重,虽终日腰酸软疼痛,但以午后至入暮逐渐加重,有时又以后半夜至天明间越来越胀痛,常因疼痛而被迫起床,稍活动后短时间胀痛消失,疲倦,眠差,有梦,便秘或溏,心烦,头昏眼干涩,食可,常感背心冷,屡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之类补肾治疗而效不显著,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弦,迟脉细弱。此肝肾俱病之肝寒兼肾虚腰痛。当温肝补血佐以补肾填精,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处方:桂枝30g 白芍20g 生姜30g 炙甘草20g 大枣35g 当归30g 北细辛15g 吴茱萸20g 附片30g(先煎) 补骨脂20g 淫羊藿15g 白酒25ml 8剂。
二诊:腰胀痛基本消失,心烦好转,腰酸软尚明显。拟补肾散寒为治。
处方:附片70g(先煎) 桂枝30g 吴茱萸20g 鹿衔草30g 补骨脂30g 九香虫20g 砂仁20g 炙甘草20g 白芍20g 6剂。
三诊:畏寒腰酸基本消失,精力充沛,唯偶感背寒,以温肾之剂做丸续服2个月,并嘱如经济条件许可,以后可服鹿茸(夏至前,冬至后1个月,1个月内服用1~2两)。
按:本例血虚肝寒与肾精亏虚、肾阳不足并存,肝肾两者在精在血关系密切,所谓“精血同源”。但在治疗上为扫清补肾障碍,故先从肝治疗。肾阳不足则五脏失温,肝亦不会例外,所以在肝肾的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其在阴质方面的相互关系,同时两者在阳用方面的关系亦不容忽视。
理中汤应用琐谈
一、用方心法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原文所谓“理中者,理中焦也”,而以理中丸名之。《伤寒论》原文396条“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原文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对本方的使用进行了论述。总之,本方病机为脾阳虚弱。临床使用本方,当紧紧把握住脾阳虚弱这个病机。至于脾阳虚弱的表现及辨证要点,当以论中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及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为依据。
中焦为脾所主,中焦的病变多是脾的功能失调所致。以脾的生理推知脾的病理,所以脾病有多虚、多湿、多寒的特点,即:①脾气虚衰,脾失健运会出现食而不化,脘腹胀闷;脾失升清会出现头目眩晕;脾阳不足,脾气失固出现内脏下垂;脾失统摄会致出血;②脾阳虚衰,损及命门,寒从中生,水谷不别,水湿不化,出现脘腹冷痛,五更泄泻;③脾阳不足,津液不归正化,出现湿滞、痰饮、水肿等。
临证之时,对本方也可适当加味:如兼外感可加桂枝成桂枝人参汤;出现虚胀痞满,郁结伤脾可加青皮行气兼以疏肝;出现痛泻,脾气郁滞不舒,木乘土位,可加吴茱萸;津液不归正化出现口干可改干姜为炮姜,化辛为苦,取守而不走之意;出现痰饮咳嗽可加茯苓、半夏等;若寒重阳气不足,手足逆冷可加附子成附子理中汤等。以上仅举例而已,临证时,当谨守病机,存乎一心可也。
二、验案举例
验案1:王某,女,3岁。
患儿常因喂养不当而致内伤脾胃。此次以咳嗽就诊,舌红多津,苔少,口干不欲饮,喉中痰响,大便干燥,此脾阳虚弱,津液不得布散之候。
处方:党参10g 炒白术10g 炮姜10g 炙甘草8g 法半夏8g 砂仁8g(后下) 3剂。
按:舌红当属热,加以大便干燥,热证无疑。何以要用理中?此因阳虚生寒、寒凝血脉瘀阻,以及脾阳虚津液不得正常布化所致,此处舌上津液为辨证关键。故于理中汤改干姜为炮姜加法半夏、砂仁而收功。
验案2:杨某,男,22岁。
痛泻而兼外感,发热,恶寒,晚上脐周痛而腹泻,泻后痛减,胃胀,烦躁,舌淡,脉弱。此肝脾不调兼外感之候。
处方:党参20g 炒白术20g 干姜20g 炙甘草30g 吴茱萸15g 桂枝20g 生姜20g 3剂。
按:痛泻一证,因肝脾不调也。然有虚实之不同。虚者以中阳不足为基础,致肝气不疏,患者必以舌淡,脉不足为据;实者舌多正常,脉弦,多有肝气不舒之症;前者用理中加吴茱萸,后者用痛泻要方。
验案3:李某,男,27岁。
初诊:患者善饥,食少,胃部不适反复已3年,近来加重,神倦,肢软无力,腰酸软,便常,眠差,偶有呃气,自觉呃出之气较冷,胃部冷,唇红,舌红边有齿痕有津,脉细数,重取无力。
处方:生黄柏10g 砂仁25g 炙甘草25g 3剂。
二诊:药后善饥消失,胃不适好转。近日胃气上逆,气出寒冷尤为明显,改用温肾补脾、填精之品。
处方:附片80g(先煎) 桂枝30g 干姜30g 肉桂10g(后下) 炮姜20g 补骨脂20g 砂仁20g 九香虫20g 炙甘草20g 3剂。
三诊:呃气消失,自觉胃区冷胀,精神较前明显好转,改附片120g、干姜80g、高良姜40g。 5剂。
四诊:胃区冷减,舌红变淡,食增,上方去炮姜,服药3个月,附片最终用至250g,干姜130g,高良姜80g,舌淡已转变为正常之红活色,诸症悉除。
按:患者唇红,舌红,善饥,脉细数,为慢性疾患,加之眠差,极易诊断为阴虚有热,但此与呃冷气、胃部冷、舌面有津不符,且其病史较长,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阴寒之证成矣。阴寒之邪逼出中宫阳气,所以出现唇红、舌红,终因邪热不杀谷,虽善饥但食少,故先投封髓丹小试之。药已中的,证明前次诊断无误,故大胆投以温脾补肾之剂而收功。
本例患者终以大剂附片、干姜而收功,笔者兹就使用姜附的心得交流如下。
①运用指征:面白,舌淡有齿痕,舌面有津,畏寒肢厥,便溏或秘,或便溏便秘交替出现。
②用量问题:应视病之轻重程度,阴寒程度决定用量。一般应从小量开始,只要确认辨证无误,药后无效或效微,就加量,脾肾阳虚者每次加量 20g左右。
③姜附大剂量用后的结果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口苦舌燥,喜饮冷者,是温之太过,应停用,改用滋阴化阴之剂以解决过热之弊。二是药后出血、便泄、身痛、痰多、浮肿等,是药量与阳虚阴盛之程度相吻,不要更改药物,继续加量效果最好,上述之反应二三日自愈。
验案4:方某,女,18岁。
初诊:痛泻3年。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痛,痛则泄,泄后痛减,日三五次不等。食少,不知饥,食后胀,心烦眠差,畏寒肢厥,腰酸神倦。经前烦甚,因痛泻而经来次数亦增加,经黑,量少;时时带下,或呈乳汁状或黄或白,或呈蛋清状晶莹透明;或呈水样如泉涌出,势如月经,当此之时,则腰酸如折。诉说病情时悲苦流泪,哀叹不已。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大肉尚存未脱。舌淡有齿痕,伴薄白苔,脉虽细弱,而胃根尚存。
辨证:肝脾不调,肾虚络脉不固。
处方:红参20g 苍术20g 干姜30g 炙甘草20g 桂枝30g 吴茱萸15g 砂仁20g 附片40g(先煎)5剂。
二诊:胀痛好转,知饥,守方5剂。
三诊:证情无变化。改干姜40g、附片60g、补骨脂20g、肉豆蔻20g。 20剂。
四诊:胀好转,痛泻次数每日减少1~2次,守方5剂。
五诊:证情同上。改附片80g、干姜60g、炮姜20g。3剂。
六诊:证情无变化。前方去炮姜,加生姜20g。5剂。
七诊:胀痛减轻,心烦减,便状无变化。守方5剂。
八诊:舌虽仍淡,脉亦细,但均较前好转。守方5剂。
此例患者经治疗4个月左右,胀痛消失,精神精力好转,自信心增强,最后附片用量至150g,干姜100g。并加服鹿茸善后而病愈。
按:治疗慢性病贵在辨证准确,要有方有守,不可急进贪功。本例患者形体消瘦,虽大肉存而未脱,脉弱而胃根尚存,但病至此际,先后天并损,非补再无他途,然补之之法,遵“养阳在滋阴之上”、“阳生阴长”的道理,抓病机,用经方而收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