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老中医去世前,把这张“风湿方”写在日历上,今天就公开吧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说,中医是仁心仁术,以人为本。
因此,中医是有温度的。
有温度的中医故事,可谓数不胜数。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它就很令人感动。
故事的主人公,是魏龙骧。
这个老先生,1911年出生,1992年离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历任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科长,北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等职务。具体的,您可以上网查阅一下,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有一次,已经是步入晚年的魏师,坐在摇椅上,和老伴儿俩一起沐浴夕阳。
人老了,难免就会想到死亡。
于是,老两口说着说着,就聊到了自己的身后事。
这时,老伴儿忽然开口:万一你先走了,家里头连个会开药的都没有。你不如趁现在明白,把一些好用的方子留下来。谁有个头疼脑热,好照着吃啊。
魏师一听,觉得在理。
于是,他拿笔,在家里头的旧挂历后面,用遒劲有力的字迹,写下了一连串的方子。内容涵盖感冒、头晕、高血压、心慌早搏、腹泻、荨麻疹等等。
其中,有一张方子,是针对风湿性关节痛的。方见——
海风藤15克,秦艽15克,千年健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15克,防己3克。
六味药,简简单单。
所有的方子写完,魏师长出一口气,看着外头的夕阳,心中似有所思。
从那以后,不长时间,魏师就离开人世了。
人走了,方留下,这是一代大医造福人间的最后努力了。
而第一个享受到这张方子好处的人,是魏师家的一个老邻居。
据说,这个患者有风湿骨病多年,身体行动不便。魏师家人将此方送与邻居,并说,这是魏师在世的时候所传。患者一听,含泪致谢。他应用以后,症状果然大有减轻。
魏师的这一套方子,在部分中医方剂学专著里面是有记载的。文老师我,手头也有一份。今天,我想和你着重分享上面那张,应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方子。我们一起看看:
海风藤15克,秦艽15克,千年健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15克,防己3克。
这几味药,可以说都平淡无奇。
海风藤,性味辛苦,微温,入肝经 ,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秦艽,性味辛苦平,入肝经、胃经和胆经,善于祛风湿、清湿热、舒筋络、止痹痛。
千年健,性味辛苦温,入肝经和肾经,可以祛风湿、强筋骨。
白芍,可以柔肝缓急止痛,这个不必我多说。
桑寄生,这味药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入肝肾经,性味甘苦而平。风湿痹症,筋骨酸软无力的人,用它很好。
防己,这味药性味苦寒,入膀胱经和肺经,可以祛风湿、止痛。
这么一看,全方主要是以祛风除湿为主,兼能补益肝肾,用药不寒不热,十分平和。因此,风湿关节炎,无论新旧寒热,用这个方子,都是比较适合的。我认为,当时的魏师,之所以把这张方子留下来,作为家庭自疗之方,原因就在于其适用范围相对广泛。
当然,话虽如此,我觉得普通读者,最好还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来借鉴,做适当之化裁。严格讲,中医没有百用百灵,对所有人都合适的方子。即便是性味再平和的配伍,也要遵守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文老师斗胆,把魏师生前留下的这张风湿方科普了一下。我的目的简单。一,让有此方面困扰的人,多一点见识。眼下已经入秋。秋冬二季,很多人的腿脚就难受了。我希望大家通过这方子,能改善一下身体感受。
其次,我想让你感受到,中医老前辈济世为民的情怀。哪怕是生命的最后阶段,只要精力允许,他们也要为后世留下些什么。这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担当和情怀,中医才会历经千年,却依然焕发生机。这是值得我们后人继承的,珍贵的精神遗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