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上里古桥:沧桑时光里的美丽弧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从古到今,桥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四川上里古桥,历史悠久,渗透着中国代代传承的造桥智慧,见证着古镇的兴衰变化,是古镇沧桑时光里的美丽弧线。
源自古羌人的造桥技艺
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根据目前尚存的史料记载,古镇初名“罗绳”,在当地具有“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上里早期为民族聚集区,民族中主要以本地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在汉代以前,上里陇西河一带地势舒缓,物产丰富,是养蚕桑、事农耕、安居乐业的一块宝地,逐渐形成聚落,也成为青衣羌国的领地。
青衣羌是古羌人的一支,足迹广泛分布在川西北高原、青海、甘肃等地。在山高谷深、大江肆虐的地理环境里,古羌人练就了一身治水修桥筑堡的本领。据《史记》载,羌人“冬则入蜀为佣”,打井修堰,建桥筑堡。就连颇负盛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有他们的参与,其修筑桥梁的经验闻名遐迩。羌人建筑桥梁最早结绳为桥,就地采用竹、麻、藤等植物拴结起来,连通彼岸,架成溜索之类。
在那三面环水的肥沃的上里坝子,灌溉便利,资源充足,加之青衣羌人代代相传的架桥手艺,桥的数量繁多且风格各异,交通十分便利,上里也就成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汉代,随着南方丝绸之路(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的开通,上里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地处四地交接之处,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中国古老的国际通道。上里贸易往来不断,经济愈发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这里,众多文化在此碰撞,其中也包括了精湛的造桥技艺。
上里古镇
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上里堆满了来自名山的茶叶,来自邛崃的井盐、竹器,来自康巴的马匹和来自西藏的药材、皮货,以及来自异域的手工艺品、香料……驮着各种货物的马帮络绎而来,又络绎而去。上里古镇成为一方财源汇聚的宝地,古桥自然也就成为通往这座“聚宝盆”的财路,因此上里多桥也就不足为怪了。
明末清初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兴起,移民们不仅在上里繁衍生息,也为与桥相依相存的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桥文化。这些桥秉承古风,不少源自移民故里,或朴实如敦厚的汉子,或灵动如深闺的娇娘,或精致如美丽的项链镶嵌在沿河两岸,在视觉上比水乡江南更具层次、更有内涵。
风格各异的上里古桥,都有一个共同点:均为石制。细细考究我国的桥梁史发现,石桥一直担任着造桥的主角,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那时的石桥为石墩木梁式,在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石梁式,东汉时期出现了单跨石拱桥,隋代有敞肩石拱桥,如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上里古桥也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存留至今的古桥全为石桥。但受自然环境影响,造桥的石材选自当地的红砂岩,较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因此后人已无法领略到它的汉风宋韵。至今保存时间最久的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拱桥。这些古桥形制多出人意料——石拱桥、石板桥、石墩子桥,单孔、七孔、十一孔,造型无一相同。
如今的上里古镇,青衣羌人生活的遗迹非常稀少,但通过古桥,似乎可以看见他们当初架桥的身影,意味悠长。
二仙桥
“双桥落彩虹”
上里古桥的数量,多到让人惊叹。在古镇的入口处,仅短短几十米长的河道上,就有三座古石桥。它们平行排列在陇西河上,但桥身离水的高度却明显不同。据当地人讲,如此设计布局,看似多余,实则保证了进出古镇的畅通。枯水季节,三桥并用;丰水季节,至少有一桥可保通行。
古有诗云:“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似乎是对上里古桥如诗如画的真实写照。二水环绕的上里古镇内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古树参天,茶马古道上历史文物遗迹众多,一派美丽祥和的景象映入眼帘。而诗中的“双桥”可形容古镇最有特色的高桥和二仙桥。
高桥位于镇东,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三卷拱架的桥梁可承千钧之力,之所以称为“高桥”,是因为桥面高起,距离水面有十多米,桥身平坦宽阔,这样既保证了人流货运的畅通,也保证了丰水季节的出入安全。高桥是上里古镇过去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南方丝绸之路驿道进入古镇的主要通道。
与高桥的实用性相比,镇西的二仙桥却别有一番风味,能凸显水墨上里的风雅气质。二仙桥为高卷拱单孔石桥,其造桥艺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彩虹横跨水面,充满着诗情画意,被公认为上里古镇的地理坐标和标志性符号,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仙桥桥面两侧有石栏,正中雕刻龙头、龙尾,桥头竖一宝塔,正面有浮雕神像和“二仙桥”三个大字,塔壁阴刻文字,记述了曾先后三次建桥的过程。
上里古桥一景
关于二仙桥之得名,有一段精彩故事。相传在第三次建桥竣工之日,附近州县名士前来祝贺。宴罢,他们便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不料有两位乞丐坐在桥头上拦住踩桥人,众人干涉,乞丐跃入水中,即刻显出两个石包,众人大悟,认定此非乞丐,而是两位神仙,于是便将此桥定名为“二仙桥”。
如此具有诗情画意的二仙桥究竟为何人建造?根据雅安地方志记载,它是由当地望族“杨氏家族”出资修建。
清代的上里有五大豪门望族,分别为“杨、韩、陈、许、张”。这五大家族各有千秋,在当地流传至今的说法便是“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所谓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所谓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所谓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所谓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所谓锭子(音),即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如此说法生动形象,勾勒出上里古镇的人文风情。“顶子多”的杨氏家族捐资修建二仙桥,当时花了多少钱,如今已不得而知。但据老人们讲,杨家捐资修建二仙桥,其他几大家族也上演着“斗富”与“斗势”的故事,至今被他们津津乐道。
上里古桥经历了百年考验,渗透着匠人们代代传承的智慧,也让人们读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内涵。它是当地的历史记忆,是沧桑时光里的美丽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