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热爱网球的心灵朝圣之旅
每年的上海大师赛对于网球爱好者来说,就是一次网球的饕餮盛宴;去现场看球,就是穆斯林信徒对麦加圣城的朝觐。
今年是我的第二次现场观战。去年是10月7、8日的资格赛和第一轮,今年则是10月14日的决赛。早早就在官网上第一时间买好了票,14日一早从家中自驾,2个多小时后,到达了离旗忠球场最近的一家锦江之星。去年也是住的同一家酒店,是在携程网上2个月之前就定好的。像我这么早有预谋,按部就班的球迷,估计不多。也说明是新手,对很多套路还不熟。
双打决赛的两队选手是男子职业顶尖高手,都曾是大满贯冠军的得主。吉米·穆雷由于是安迪·穆雷的哥哥为大家所熟悉,但我印象更深的是身高2.03米,前双打世界第一的巴西人梅洛。这个大个子有着动辄220公里/小时的令人生畏的发球,又有网前柔和细腻的卸力手感;更令人惊奇的是,对手200公里/小时以上的发球,竟被他双反至少回了两个直得!只能说是他的天赋和神反应了。
双打决赛的上座率不是很高,但相比国外的赛事,上海的观众是比较多的,这和上海良好的网球氛围有关。我们业余的是以双打为主,所以应该多看看双打。职业男子双打和业余的相差太大,还是女子的借鉴价值更高。最终,状态上佳的梅洛、库波特组合直落两盘,战胜了穆雷、苏亚雷斯组合。
一个球友在群里看到我的两段直播视频后调侃,他们水平也就那样嘛!由于我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双方的球速似乎并不快;其实,他们的一发基本上都在200公里/小时以上。如果在外场,由于离得近,球速的感受会更震撼。
双打结束后,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单打决赛。我就背着球包,到外场去练球。去年大师赛开始两天,外场全是满的,都被比赛和练球的球员占用了。决赛日场次少,练习场全空,观众和爱好者尽可自由进入打球。有不少像我这样带着装备来看球兼打球的球迷。我和一对父子拼了一片场地,场边一位看似本地的帅哥问我借了拍子,一起拉球。他应该是位初学者,喜欢发力击球,打飞的次数很多,我不得不经常救球、捡球。打了约20分钟,换了一位穿牛仔裤和夹克,像是中欧国家的男子上来。这位明显水平高,单反,底线、网前球都控制的不错,水平应该在我之上。大家拉球多拍很多,感觉愉快。与东欧男握手结束后,又上来一位身材较高、戴眼镜、三十岁左右的帅哥,球很熟,控制的很好,是高手。大家一直练到四点多点才歇手,擦把汗,要去看男单决赛了。
由于费天王没进决赛,黄牛票价(C区)已跌到200元了。但决赛双方确实是本次大师赛表现最好的两位选手。小德以不送一个破发点的绝对优势胜出,丘里奇基本没有多少胜机。观后感觉, 丘里奇球速比小德稍快些,但控制得不如小德,失误稍多,底线对拉多拍显的底气不足;小德打得很放松,有费天王的潇洒自如之态。说明他非常有信心,不管在心态、技术、体能等方面都是占优的那一方,所以获胜是理所应当的。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中,小德更是展现出亲和搞怪的一面,耳语教丘里奇说中文“我爱你”,激起了现场观众的一片欢呼。
现场印象深刻的是小德的粉丝团。他们聚集在C区的几排,每逢单数局休时,就统一拉开印有塞尔维亚国旗的横幅,先是用塞语后用统一的中文高呼“小德加油”。估计这也是小德赛后说自己前辈子可能是中国人,所以在中国赛季会得到很多支持,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吧。相比之下,丘里奇更像是孤军奋战。当然,观众对他落后时表现出的顽强战斗精神,打出的精彩好球亦不吝掌声,多加鼓励。赛后,小邱也表达了对现场观众的感谢。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任何人对阵全球主场的费德勒时,那会是怎样一种无助和与全场观众为敌的艰难处境。由此,更加对小德钦佩有加,他能够在美网观众几乎一边倒为费德勒的加油声中赢下比赛,该会是有怎样的一颗大心脏!以致那年德粉中流行一句很励志的话“我就是喜欢看你们这种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小德真牛人也!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是上海的一张金名片,场馆硬件、赛事组织都是一流的,充分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时尚、便捷、高效的一面。旗忠网球中心现代化的设施,顶级的音响、灯光塑造了完美的网球体验。网球活动应该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有的球友每年都来,就是为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吧。不少老外喝着喜力啤酒,伴随着动感的现场音乐舞动身体,看得出他们很嗨,很享受这种氛围。
走出中央场馆,到美食城简单吃了晚饭,再到外场转了一会,看到有位壮硕的老外与几个中国球友在打抢七车轮战。这老外发球势大力沉,感觉球速堪比职业的,底线、网前也不差,单反,球质很重。隔网相对的几个中国小伙则明显力量、球速落于下风。结果也是生猛老外长胜坐庄,对面则车轮般走马换将。感觉这老外有6.0以上的水平,中国几位球友在4.0-4.5左右,差距还是蛮大的。
颁奖仪式后,还有不少球迷等在球员通道外,准备迎送他们的爱豆小德。我已过了追星的年纪,就不加入他们了。今年的网球朝圣之旅即将结束,上海大师赛,再见!小德,再见!希望你年终重回世界第一!(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