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疗法笔记(上)
上学期帮钗华老师讲了一堂短程动力疗法课,在备课时,我意识到精神动力与人际关系疗法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两种疗法都重视咨询师与来访者、来访者与其他人的互动过程,以及来访者对于互动过程的内在体验。
我最近在阅读《人际历程心理治疗》,做了一些笔记。笔记并非完全是原文内容,我根据自身情况在措辞和逻辑上做了一些调整。分享出来的目的在于帮助自己重新熟悉理论框架,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们。
How problems are expressed?
问题的本质是人际的。
How problems are developed?
家庭经验是最初、最重要的学习来源。
How problems can be resolved?
咨访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渠道。
咨询师需要让来访者感觉到:
咨询师看到了他们的困境,并了解他们的痛苦。
感觉得到他们,并且被他们的痛苦所触动。
站在他们这边,而且真心关注。
会一直帮助他们通过这个困境。
咨询师需要弄清楚来访者:
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被照顾;被保护)
觉得他人会对自己做什么?(被批评;被赞同)
觉得自己在关系里是什么样子?(粘人的;冷漠的)
不断出现的情绪是什么?(羞耻)
核心信念是什么?(我必须顺从其他人;我必须控制他人;我是不会被爱的)
引起了咨询师或其他人怎样的反应?(保护欲;愤怒;厌烦)
咨询师要在来访者话中抓住:
重复的关系议题或人际模式。
病态的信念、自动化思维、错误的期待。
重复的情绪,核心感受。
咨询师最初的责任是倾听,并且认可来访者在意的东西。唯有在真实同理——需要咨询师去掉自我核心,由来访者的主观观点去看问题后,咨询师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
第一步:倾听和认同来访者。
第二部:聚焦在来访者自己的想法、感觉、以及对他人问题行为的反应。(弹性使用。比如被边缘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养育的来访者,需要让他们了解人格障碍,意识到错误不在他们身上,并且他们也不是孤独的。)
为什么当来访者聚焦于内在时,改变就将发生?
这类似于精神动力里“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的过程”。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看到自身不断重复使用的不良模式,在看到之后,就可以增加自我觉察,拓展可以利用的选择。换而言之,要让来访者看到“对于你的痛苦,你并非毫无选择”。
关于共情:
正确的共情是一种复杂的介入,而非鹦鹉学舌。正确有效的共情类似于精神分析的“解释”,它源于来访者的话而又高于来访者话。
被虐待的孩子为何会理想化施虐的父母:
儿童无法整合依恋威胁,只能产生分裂,这种防御机制保护了对父母的完美想象。好处让外在世界变得安全(父母是好的),坏处是内在冲突(好父母却使我痛苦)。儿童通过“我该被惩罚/虐待”来让自己感觉到力量(只要我更乖/不再犯错,父母就会对我好),以逃避无力感(无论我怎样做他们都不会满意)。
来访者产生阻抗的一般情况:
假如我依赖或信任咨询师,咨询师就会离开我、利用我、控制我,就像其他人/父母/前任/某个重要他人对我做的那样。
我不值得被帮助/求助是脆弱的(就像他们一直说的那样)/求助代表我没有自控力。
我必须是完美的,如果我有问题,我家人会以我为耻。
求助代表我真的有问题,证明我是错的。
如果我关注内在,咨询师会看穿我(这使我焦虑/恐惧/愤怒)。
看咨询师会让我的伴侣离开我。
当阻抗发生时,咨询师需要思考:
是不是正在与来访者重演TA不良的关系模式?
是不是咨询内容勾起了TA的羞耻感?
是不是来访者出现了罪恶感(突然觉察到自己对父母的恨)?
为什么咨询过程并非“100%快乐”的体验:
获得帮助会让人relief,但也会害怕引起别人的厌恶,这让人觉得羞耻;被关心是温暖的,但也会让人想起曾经不被关心的时候(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多么悲伤;被倾听和了解是慰藉,但可能让人觉得自己的感觉是不恰当的(对父母的恨),因此觉得罪恶。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