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大师兄解读《天道》:丁元英对人性通透了解,让人感到可怕!
逆袭大师兄今天给逆袭研习社的会员们推荐一部电视剧,这是根据一本书《遥远的救世主》改编成的电视剧《天道》。
这部电视剧里面可以学习和领悟的东西很多,比如文化属性,宗教的内涵,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解读一下,解读共分三部分,生活中,商业中,工作中的实际例子,自娱自乐,您就当作饭后消遣,参考一下。
按我的理解,电视剧《天道》里面只有一个主导的思维模式,所谓高人的那种思维方式,点透了就会发现您也完全可以拥有这种思维方式:
用两个字说:颠倒
用三个字说,果导因
用四个字说,倒行逆施
用五个字来说,多米诺布局
演员丁元英就是运用这种逆袭思考方式,逆向推演,完成布局,最后按照以终为始,按顺序行事,对中间的人、事、物留有一定的变量,就会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运行。
如果您读了《成为亿万富豪最快的12个步骤》中12个操作手法,就是从一块钱开始起步,到拥有亿万资产,每一步都是布局、送礼、借力等操作手法的整合,如果从第十二步骤往回推演,运用逆推的思维方式,把其中的某些灰色,黑色项目换成合法的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多米诺布局。
在《天道》24集每一集都可以看到这种逆袭思维方式的痕迹,这个电视剧就是多米诺布局的完整呈现。
丁元英人物分析:
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有些夸大其辞的评价,就因为他有着超常人的思维方式,不按常规出牌,为人处世与众不同,让人不可理喻,似乎一切的人和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高人。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高人,所谓的高人,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而已。
其实所谓的高人也并不是多么了不起,而是逆袭思维方式属于那个层面人的思维常态而已。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丁元英是个会赚钱,有思想的人,他的大学同学兼好友韩楚风说丁元英 “是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人,就是看破了事物表象后面的本质,道法自然,如来。
丁元英的思维颠倒,倒行逆施,从细节入手,对人性的通透了解,对文化属性透彻分析,对宗教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而不信仰宗教,在这之上形成的一种看透,看破的那种层面。
比如电视剧接近结尾时有一个镜头,遭杀富济贫而名誉受损,愤怒的乐圣音响掌门人林雨峰找上门,用枪指着他问:您不怕死么?
丁元英:生老病死,我都怕;难道怕了就不会生老病死了么。
丁元英被枪指着头为什么一点都不紧张? 一件事没开始,您已经知道结尾了,这就叫从容。
什么人好紧张?我们发现,小孩子容易紧张、弱者容易紧张,妇女容易紧张,年轻人容易紧张。为什么?对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老人淡定,经历多的人淡定,男人淡定。预知了结果,当然就淡定了。
这就是看破,这就是明白人。
“ 丁元英,男,1959年出生,籍贯成都,北京户口,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1979年留学柏林洪堡大学,1985年获经济学硕士,同年就职于柏林H.N. 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1989年就职于北京通达证券公司,1990年2月在北京结婚,同年8月离婚。1991年鬼混。1992年3月就职于柏林《世界经济周刊》,任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1994年1月辞职。1994年6月在北京创办个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预备解散。此人无信仰,爱好音响,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国永久居留权。这个人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也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对他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鬼才……”
上面是音响界竞争对手伯爵公司对丁元英背景的调查,其中对他的经历和阅历描述,这是他后来所有思维模式,判断力,观念的根基。
丁元英逆袭思维的生活行为模式:
所谓明白人,和平常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倒行逆施,和大众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不一样,“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
丁元英刚从德国回来时,手中仅有的8万美金,拿出六万美金给父母,往古城搬家时韩楚风妻子来访,预感她有事而主动追出去,把自己未来两年在古城的生活费15万付给她,自己变卖收藏的唱片维持生计,出租房的冰箱里是空的,每天三顿饭不是去地摊就是方便面,春节时他主动打扫租住楼房的楼梯,从6楼扫到1楼……
丁元英创办个人私募基金,用外国人的钱不到一年在中国股市赚了两个亿,他自己不是缺钱的人,然后从北京到古城隐居起来。与外界隔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和底细。 但他的一些作法和举动和他的身份很不合拍。
丁元英到古城以后,8 个月没有打过电话给芮晓丹,又出乎芮晓丹和饭庄老板欧阳雪的意料,当初她们认定不出几天丁元英就会打电话求助。直到芮晓丹以朋友之托的身份第一次打电话给他,丁元英在电话里问的那句“有事吗? ” 让芮晓丹当时听着很不舒服,但过后冷静一想倒觉得这句问话不简单,这显然是一个“意识位置”问题,说明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找人帮忙”这道程序,只有“我能帮您做什么”的设置,这是一个不自觉的、居高临下的意识位置。
问题是这种思维,意识设置,反应模式是如何来的?
丁元英手中掌控的资金曾经上亿,见过大钱,也赚过大钱,却不贪钱,有口饭吃就满足了;他与世无争,混沌摊老板收他两次钱,他不计较;拉面店老板嘲笑他没工作,他也不计较;想了却病危父亲的心愿要扒掉管子而遭致家人的数落,他不做解释;在公园看晓丹表演舞蹈而被别人挤走抢占椅子,他连看都不看挤占他位置的人一眼……
就像肖亚文警告芮晓丹时,引用了丁元英前妻的话: “他永远都不会跟您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您讲道理”
丁元英看淡这些,是曾经经历过,思考过,凡事从结果出发,就很容易看明白,如果争了,吵了,辩了,是谁对谁错重要?还是时间重要?是理论上赢了重要?还是心情重要? 孰重孰轻早已经在头脑里设定过,是不需要思考的自动反应,当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能知道结果是什么的时候,就不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口舌,又何必去争,去辩,去吵,连最后双方反目或者和好的程序都省了。
丁元英逆袭思维的商业应用:
如果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丁元英是从结局入手,决定布局,他的商业模式运作的根基还是出自于逆推,逆袭思维,运用到王庙村脱贫的商业布局上同样如此。
对于王庙村的布局决定了他的盈利模式不是以销售音响产品赢利为主,而是炒作格律诗品牌,最后公司或托管,或转让,或逼对手合作为主,把一个贫困村中的贫困村带到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让王庙村一直在这个产业链当中存在。 整个操作就像一个紧密的链条,从最后一个环节开始倒推布局,逆袭思考之后,没有任何花招,就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没走寻常路却是好像走了不寻常路,好像是一个神话。
最后格律诗和音响界第一品牌乐圣公司成功合作的结局实现,主要来自丁元英对全局的把控,是最开始就设定一个结果,是给晓丹的一个神话,一个礼物,让王庙村这个贫困村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让贫困村有持续的造血能力,而不是靠产品赚钱的短期模式。 这中间可能产生的变数都有一个预判,并且有相应的对策,不用学院派的打法,用不入流的野套路以保证整个链条的完整传递,有序进行。堪称大手笔。
丁元英用这种布局迅速完成了三级跳,让格律诗公司一夜成名,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其它品牌多年要走的路,这个噱头没有海外过去关系的积淀是不可能短时间完成的。
所以当叶晓明他们看到产品不赚钱时的困惑,看到低价倾销时的愤怒,会议上的反抗,强行退股时的背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您看不到背后的布局,看不到这个链条最终要导向哪里,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真的就只能扒井沿往外看一眼,最后得精神绝症也不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