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富:蜕变(二)|小说

姜广富:蜕变(一)|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五、改编

八路军115师渡过黄河,组成东进支队,在鲁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通过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到琵琶山有一绿林武装,是一伙义匪,大多是穷苦人出身,被官府逼迫当了土匪,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专门召开师党委会议,决定派686团政委刘西元上琵琶山,动员他们参加八路军,抗日打鬼子,壮大抗日力量。

刘政委摸清了琵琶山的情况,决定孤身探龙窟、闯虎穴,有人劝他带上几个战士,他说:“我前去是劝匪弃暗投明,又不是去剿匪,一人上山虽有危险,但土匪看着有诚意。”

琵琶山下,走着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衫的壮年汉子,直奔琵琶山。

到了山下,放哨的喊到:“干什么的?”刘西元说:“我是八路军686团政委刘西元,要见你们大当家的,有要事相商。”放哨的土匪答道:“好来,你等着,我去禀报。”

约莫一个时辰,山上下来一伙土匪,用一块黑布包住刘西元的头,带他上山。

到了山寨,土匪们解开了黑布,刘西元一看,正面交椅上坐着一人,其他土匪站立两旁,手持长短枪,杀气腾腾,只听坐交椅的一声大喝:“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刘西元答道:“我是八路军115师686团政委刘西元,找大王有要事相商。”

“我不管八路九路,天王老子,有话就说,有屁快放。”李弘蛮横的吼道。

刘西元说:“听说大王当年父母受害,为报家仇,手刃仇家,火烧庄园,报了杀父辱母之仇,被迫上山落草,俺刘某敬佩这样的好汉。”

刘西元打量着交椅上的李弘,提起他的父母,李弘低头不语,深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

刘西元接着说:“当今,日寇入境,侵我国土,杀我百姓,强奸我姐妹,作为中国人,你们都是热血男儿,手里有枪,应该抗日打鬼子,保家卫国,日后也能有个好归宿,躲在山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图一时痛快,不是长远之计。”

刘西元一席话,说得众匪脸上发烧,心里嘀咕,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说句心里话,有谁放着好日子不过,愿意当土匪,有家不能回,有亲人不能见,整天过着寂寞难耐,水瘦山寒、提心吊胆的日子,不是官逼民反,被逼无奈,谁肯上山当土匪呀!

谁心里都清楚,一旦落草,终生为匪,按当地风俗,人死了,都不准埋在祖上坟地里。

此时,李弘心里泛起了嘀咕,他想:当土匪哪天是个头,别看今天吃香的喝辣的,说不定哪天被官府抓住,不是枪毙就是砍头,要是归顺八路军,以前杀人放火那些事,能饶了自己吗?

这时,李弘已没了匪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请问刘政委,你说怎么办?”

刘西元高声答道:“参加八路军,抗日打鬼子!”

李弘低声问道:“我们原先犯的那些事……”

刘西元提高嗓门,铿锵有力:“一笔勾销,不再追究,我代表八路军115师、泰西地委,欢迎你们参加革命队伍。”

“是真的?”众喽啰齐声问道。

“是真的。”刘西元的话擲地有声。

李弘说道:“刘政委,俺也听说你们八路军,纪律严明,爱护老百姓,抗日打鬼子,是穷苦人的队伍,弟兄们,咱们今后就跟着八路军干,好吗?”

“好!”喊声在大厅里回荡。

琵琶山的绿林好汉烧了山寨,跟着政委刘西元,来到八路军驻地,接受了八路军的改编。

一伙绿林好汉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识途迷返,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六、训练

李弘这伙绿林好汉被改变成八路军115师686团独立大队,下设三个排,一排长刘志强,二排长马东山,三排长朱厚亭,原二连副连长张磊任指导员兼副大队长,琵琶山的人大部分留在了独立大队,一少部分编入其它连队,又从别的连队调来班排长和一部分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

麦收过后,夏季的热风唤醒了树上的蝉鸣,独立大队的驯练场上,战士们正在练习投弹、射击,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李弘手下的绿林好汉,跟着李弘习武,个个身手不凡,可论投弹射击,可就差远了,原先整天躲在山上,除了站岗放哨练武,就是喝酒吃肉,吊儿郎当的混日子,要和日本鬼子打仗,就得踏踏实实的操练基本功。

几天的严格训练,琵琶山上的绿林弟兄可就吃不消了,特别是李弘手下的“二当家”的,现是二排副排长的朱大壮,挑动着几个琵琶山的弟兄,找到李弘:“大哥,这八路俺干不了,俺和这几个兄弟想再回琵琶山。”

李弘听了朱大壮的话,心想:弟兄们在山上散漫惯了,就像到处吃草的小牛犊,突然把他拴起来,会感到很不适应,他们如此,我也有同感。

李弘和琵琶山弟兄们的言行,指导员张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深深懂得,要把这些绿林好汉改造成革命战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必须经过长期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把他们改造成为革命战士,这成长之路,曲折而漫长,任重而道远哪!

张磊召集党员们开会,要求共产党员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不光要练兵,思想工作要跟上,引导这些新战士快速走上革命道路,成为真正的革命军人。

为了让李弘提高政治觉悟,他和李弘住在一起,李弘谈起自己的家史,张磊引导他说:“革命队伍的人大多是穷苦人出身,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只有赶走日本鬼子,消灭剥削阶级,天下穷苦人才能翻身得解放。”革命,翻身得解放,过好日子,这些道理在李弘的脑海里开始生根发芽。

从此,独立大队的党员处处关心琵琶山改编的战士,让他们感到党的关怀和体贴,体会到革命队伍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提高独立大队的战斗力,李弘、张磊请示刘政委,找孙伯镇有名的刘铁匠,为战士们每人加工一把大刀,刘铁匠听说打刀杀鬼子,他的娘就慘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刘铁匠几天几夜不睡觉,带着徒弟为八路军赶做军刀,他选用上好的钢材,精打细敲,锻烧淬火,在磨刀石上磨得锋利无比,铮明光亮,寒气逼人。

大刀做成了,每把刀的把柄上还有一串红穗子,像征着革命事业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滴嗒滴”,几声嘹亮的军号声唤醒了了黎明前的夜空,独立大队的战士在村边的空地上列队集合,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在队伍中,手中握着不同的长短枪,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把大刀。

李弘站在队伍前,高声说:“弟兄们,不,同志们,我们以前是土匪,干么都行,告诉你们,当土匪虽然自由,永远没出路,现在我们是革命军人,八路军战士,必须改变身上的坏毛病,严格遵守八路军的纪律,训练时谁给我藏奸磨滑,别怪我李弘不客气,下面听指导员讲话。”

张磊说:“同志们,现在大敌当前,小日本打到了咱们家乡,杀人放火,惨无人道,要消灭小日本,枪要打的准,刀要耍得狠,专砍鬼子头,平时多出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训练时各排要从实战出发,刻苦训练,互教互学,取长补短,把我们独立大队训练成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革命队伍,同志们有信心吗?”

“有信心。”战士们回声嘹亮,震落了树叶,惊飞了树上栖息的小鸟。

练兵场上,一排在练习投弹,二排在训练射击,三排演习砍杀,整个独立大队,投入了紧张的训练。

七、初战

一个小队的日本鬼子,一个小队的伪军,鬼子让伪军前头带路,后面跟着几辆大车,打开了肥城城门,向边院方向行进。

鬼子汉奸一出城门,哪能逃过八路军侦察员的眼睛,跑步报告了团部。

团首长命令独立大队,在边院北的山坡上,设伏消灭这股敌人。

大队长李弘,指导员张磊,接到命令,带领着战士们,一路小跑到达指定地点。

一条高低不平的沙土公路夹在两个山包中间,两边山坡上长着茂密的荆条棵,便于隐蔽,李弘和张磊一商议,决定就在这里设伏。

战士们躲进了荆条棵里,目不转睛的盯着公路。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鬼子的尖兵出现了,三个鬼子在一个伪军的带领下,大摇大摆的走在山沟里。

尖兵过去,鬼子的抢粮队来到了,先头是伪军,鬼子断后,一会儿走进了伏击圈。

李弘喊了一声“打”,手中的二十响首先开火,战士们接着开枪,机枪手也开始“发言”,步枪、机枪一起射向敌人。

鬼子汉奸被突然袭击打懵了,顷刻间,敌人死伤一片。很快,鬼子清醒过来,他们以车马为屏障,组织反击。鬼子小队长抽出指挥刀,“哇哇”狂叫着,向山坡开枪还击。

李弘是个急性子,缺少战斗经验,鬼子刚要反击,他命令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

急促的冲锋号声响彻云霄,战士们个个生龙活虎,提着大刀冲下山坡。

“嚓,嚓”,短兵相接,战士们的大刀发挥了威力,鬼子汉奸的人头就像开瓢的西瓜,在地下乱滚。

“乒乒乓乓”的兵器撞击声,八路军战士的喊杀声,鬼子汉奸的哀嚎声,响彻山沟,久久回荡。

鬼子小队长像个输急眼的赌徒,挥舞着东洋刀,声嘶竭厉的叫喊着“杀给给”,指挥着十几个鬼子作困兽犹斗,垂死挣扎。

张磊带领战士们和小鬼子捉对拼杀,一体态彪悍的鬼子兵挺着刺刀刺向三排长朱厚亭,说时迟,那时快,张磊一个弹跳,跃到鬼子身后,大刀一挥,手起刀落,“咔嚓”一声,鬼子头滚在一边,腹腔的血柱喷起几米高。

鬼子小队长“哇哇”大叫,挥着东洋刀向张磊扑来,李弘刚砍下一个鬼子兵的头颅,回身抽刀,“噌楞”的一声响,直冒火星,李弘架住了砍来的刀,大喝一声:“闪开,我来收拾他。”

李弘不愧是少林出身,身体矫健,刀法娴熟,搂头盖顶,“唰”,劈头一刀,刀挂风声。

鬼子小队长一声“吆西”,用东洋刀往前一挂,两刀相碰,又是“噌楞”一声。

李弘“嘎楞”用刀背一磕,以“缩、小、绵、软、巧、错、迷、硬、脆、滑”十字要诀,进攻凶猛凌厉,防范固如金汤。

鬼子小队长虽然是军伍出身,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但在李弘面前甘拜下风,他哪和武林高手对过阵呀!没见过这阵势,只觉得眼花缭乱,无处下手,乱了步伐。

两招过后,李弘杀得性起,飞起一脚,踢在鬼子小队长的手腕上,疼得他大叫,手里的东洋刀掉在地上,李弘急转身,手起刀落,“咔嚓”一刀,鬼子小队长连头带肩被劈掉,身首两处,身子“扑通”倒地,见了阎王。

这场战斗,是血与火的拼杀,人对人,枪对枪,大刀对刺刀,战术对战术,刀功对刀功,正义对邪恶,保家卫国的战士对的是日本侵略兵。

战斗结束,独立大队快速打扫战场,这次伏击战,是独立大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战斗,也是一场漂亮仗,全歼日本鬼子一个小队,35人,一个伪军小队,歼敌21人,逃跑10人。独立大队牺牲三人,受伤七人。

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召开庆祝大会,表彰了独立大队,夸他们旗开得胜,打了一个漂亮仗,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灭了小日本的威风。

(0)

相关推荐

  • “赵豁子”传奇

    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老哈河中下游,也就是今天的敖汉旗和翁牛特旗交界一带地区,提到"赵振德"这个名字好像没有几个人知道,可一提到"赵豁子",就无人不知,无人不 ...

  • 杨国夫回忆创建清河平原根据地:第十团成立前后

    为扩大武装,邹平改编大会后,我和组织科长王若杰同志带特务营东进临淄,改编"学生志愿军训团"为三支队第十团,顺便察看沿途地形,以便下步作战.    从严治军,首战卫固告捷.七月初,我 ...

  • 马中山剿匪记

    白露时节 当日准不下 草上露水大, 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凝, 马中山剿匪记 MAZHONGSHAN [引题]:在76年前,马中山还是林西县双井店白音长汉村的一个贫苦的年轻农民.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q ...

  • 胡炳云将军忆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胡大队)战斗历程

    回忆苏鲁豫支队一大队战斗历程 胡炳云 1938年8月,我所在的八路军115师685团参加平型关.娘子关.武城镇战斗之后不久,又奉总部命令到达八路军总部当时的所在地长治休整,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部队到长 ...

  • 赵玉昆,害死狼牙山五壮士的叛徒,潜逃落网后是什么下场?

    1949年的年初,刚刚解放的北平城,局势依然非常混乱,大量的国民党特务仍潜伏在这座千年古城中. 就在此时,药材商人赵玉昆看着面前刚刚出锅的黄豆,脸上神情变幻不定.稍许片刻,赵玉昆一把抓起了滚烫的黄豆, ...

  • 1938年6月,冀东的天气开始热了,地里...

    1938年6月,冀东的天气开始热了,地里的麦穗在太阳底下低垂,正是收小麦的时候.安国县的八路军三纵,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正指挥着战士们练习射击和刺杀.这时,一位参谋将一份情报交给吕正操.情报上说的霸占 ...

  • 姜广富:蜕变(四)|小说

    姜广富:蜕变(三)|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坚守 八点刚过,当686团一切布置就绪,张团长带着警卫班穿过猛烈的炮火来到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一营防守的肥猪山主阵地. 太阳没有因为战 ...

  • 姜广富:蜕变(一)|小说

    董守弘:迎接|故事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民国年间,肥城县有个孙伯镇,境内有座琵琶山,山上树木茂密,苍翠欲滴,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山泉汩汩,流向山下,青山绿绿,鸟语花香. 琵琶山上有伙占 ...

  • 姜广富:偷羊演示(外一章)|闪小说

    玉山:说说孔子的教育纲领,四个字--有教无类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闪小说:偷羊演示(外一章) 炎热盛夏的中午顶,毒辣辣的太阳晒烤着大地,村里人大都在家中歇晌.张老汉趁着歇晌的空儿,到村 ...

  • 姜广富:探视室里的眼泪|闪小说

    毛颖:振臂高呼|轻松一笑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堵玻璃墙,分出了高墙内外两个世界. 李淑梅按照狱警的安排,坐在玻璃墙外,用昏花的老眼往里边瞧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 ...

  •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二)|散文

    邵孔发:死之外谈|随笔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用时间煮酒,越久越醇香,陈年旧事,往事如烟, ...

  • 姜广富:月落乌啼奔徂徕山

    月落乌啼奔徂徕山 山东 姜广富 话说泰山脚下有个徐家楼村,村里有个财主叫徐福贵,开着油坊.酒店酱菜厂,富甲一方.这徐福贵和泰安知县是拜把子兄弟,官商勾结,使徐福贵肆无忌惮,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

  • 姜广富:俺也干过县剧团

    俺也干过县剧团 姜广富 记得俺干县剧团那营生,到现在已有50个年头了. 1970年,全国普及现代京剧,老县剧团演得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那一套,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全部解散下放到县办企业当工人. 新剧团刚 ...

  • 姜广富:宁阳斗蟋誉天下

    宁阳斗蟋誉天下 山东 姜广富 泰山脚下的宁阳泗店镇,是中华蟋蟀文化的发源地,产于泗店的蟋蟀,以个头大.性情刚烈.弹跳力强.凶猛斗狠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江北第一虫". 宁阳斗蟋自古有 ...

  • 姜广富:​少年夫妻老来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 姜广富 夫妻之间,相濡以沫,走过了青春年华,走过蹉跎岁月,走过了花甲之年,走往古稀的路上.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 老伴老伴,老来作伴,说说知心话,啦啦家常事.人老了,有个知心人陪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