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纪实】邹开歧《话说三台——天府神工鲁班湖》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邹开歧

【作者简介】邹开歧,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三台县鲁班水库主体大坝)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台人在当年“鲁班造桥”的地方,建成了水面面积为13平方公里,可容水2.7亿立方的巴蜀第二大人工湖——鲁班湖。

她以宏伟壮观的主体工程——巍然屹立于两山之间的主坝,回环错落的湖湾孤岛,流影浮翠的湖光山色,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沁人心脾的四季花香,婉转动听的百鸟欢唱,源远流长的鲁班文化,建设者的工匠精神,吸引着中外游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台人民为解决旱地用水,远征安县、罗江、绵竹、广汉、德阳、中江,修了百里渠,又修人民渠。

工程浩大,五县联动,全长183公里的人民渠七期工程,三台县出动上万民工,修建68公里,而流入三台县境内只有1公里。

为解决当时南三区几十万亩旱地用水,三台人决定在当年“鲁班造桥”的地方,修建“鲁班水库”。

早在1971年,人民渠七期工程刚刚开工,时任指挥长的县革委副主任董效恩,就为三台人民的利益多了一个心眼,为了有效解决南三区旱地用水,必须在三台南路建造一处较大的蓄水工程。于是,安排21名技术人员负责工程的设计事项。

到1975年2月,用了近5年时间,在拟定的7种方案之基础上,最终确定干砌条石钢筋混凝土墙斜坝为推荐方案。

为了让水库工程项目能获得批准,当时县革委的领导们,采取了“先斩后奏”的办法,做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组织6000多名打石匠上山采石备料,到1975年,已备好600号四方两头齐的石料18万立方米;同时新修公路6公里,扩修公路13公里;培训工地赤脚医生112人;对将要淹没的3个镇乡、14个村、70个生产队的9938亩耕地、2804户和两个场镇,进行了全面的摸底登记。可见,为了水库的建设,真是颇具匠心。

紧接着,组织800多人参加勘察测量大会战,历经45天,提供了地质钻探及测量成果,经省里的专家确认,选定了主坝的修建地点。

(三台县70年代中的鲁班水库大坝施工场面)

1976年10月28日,向国家计委、建委、水电部递交了修建鲁班水库的报告,11月19日就获得了批文,1977年5月24日,举行了水库奠基典礼。

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全县出动30000民工,其中石匠就有16000多名,按军事化管理,由区、乡、村组成团、营、连,集体住宿、集体开伙、每天每人补助半斤大米、菜金0.2元。

工地上真可谓人山人海,热闹壮观,从早到晚,劈哒劈哒錾子声,钢钎二锤撞击声,拉车抬石号子声,开山炸石隆隆声,好一幅战天斗地的场面。

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子孙后代负责,一律实行石料不合格不开采,规格不合格不运输,质量不合格不验收。

石料运输,大型石场修简易公路,用人力架子车、机动车直运工地。中小型石场,修便道由人力转运。

随着主坝坝体的不断升高,采取了横跨大坝的空中索道吊运条石及数条多级卷扬机索道拖运措施,将架车从低运道拖上高运道后,直接运到安砌现场,以解决低石高运的难度。

什么叫“车水马龙”,什么叫“高难度”,在我心目中,这才是最好的注释。

(1980为建鲁班水库开山求石)

1978年,鲁班水库建设正值高潮,我恰好在幸福乡搞路线教育。历时一年,紧靠水库建设工地,只要能抽开身,我就要去工地。

至今留在我“记忆屏幕上的,是民工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穿的衣服十有八九肩上都打了厚厚的补丁,或者佩戴着垫肩。收工时,都是肩上扛着二锤或钢钎,抬石头的抬杠,或挎着装錾子的篾篓,抬石的绳子,最轻松的,是肩上斜挎着拉车的背带。

那种捧着土窑盅盅,蹲在地上,各吃各人盅盅里的饭,各人挑各人罐罐里的菜的就餐场面,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也抹不掉。

鲁班水库,是新一代鲁班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工匠精神,创造的惊人业绩。

这座雄伟壮观的主坝,3万民工奋战了四个冬夏春秋,凭着一副肩膀两只手,一双铁脚板,拉车抬石,将散落在方圆数十里的41个采石场,由石工们一锤锤、一錾錾、打磨出来的,600标号、四方两头齐的50多万方条石,运到施工现场,通过技术人员精心安砌而成。让外国人看了也感到惊叹:“看了你们的鲁班水库主坝,想起了埃及的金字塔!”

这是赞美当代鲁班,发扬工匠精神,以古老的生产手段,建筑起埃及金字塔一样的世界文明。

鲁班湖的建成,让三台南部的丘陵由红变绿。

(三台县鲁班水库竣工纪念碑)

(图片来自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