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荀彧传——跟你说了我不叫狗货!你才是狗货!

这是《真.三国志》第 01 篇文章

今天来说荀彧

荀彧,字文若,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荀彧年少时,就富有学识,被当时的南阳名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

小时候接触三国,这个人的名字我一直不认识,“荀”吧,跟“子”放在一起我认识,是“荀子”,单独拿出来我就懵了,与“苟且”的“苟”混为一谈了。而“彧”,小时候又没见过,但是好在我们看到不认识的字都只读一半,就念了“或”,于是连起来就是“苟或”,又名“狗货”,相信很多人都这样,因此,以后看到“狗货”,知道啦,指的就是“荀彧”。

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迈进了公务员的行列。同年九月,老流氓董卓一脚将刘辩从皇帝的宝座上踹了下来,替换上了刘协。

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一切让荀彧深感不安,因此弃官回乡,并对父老乡亲们说:颍川这地方是四战之地,如今朝堂上的一切行为,让我感觉天下即将发生大变,这个地方免不了要生灵涂炭,因此,大家还是早早搬家吧,不宜久留。

然而大家的反应比荀彧慢了半拍,况且时人眷恋故土,不愿离去,最重要的是,我在家乡刚买了房子,未来还等着升值呢,而且荀彧所说,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因此没有听从荀彧的建议。恰在此时,原老乡冀州牧韩馥来接荀彧,荀彧也就顺势,带着自己的宗族来到了冀州。

到了冀州后,冀州已经成了袁绍的地盘,而袁绍,听闻荀彧来了,两眼顿时放出了彩虹的光芒,非常高兴,将他奉为座上宾,那时的袁绍,如日中天,声望达到了顶峰。但是荀彧在袁绍这待了一阵子后,就卷铺盖走人了。

我们后人看到这一段,总觉得荀彧慧眼识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况且按照日后的发展来看,的确如此。但是在当时看来,荀彧为什么要离开袁绍,可能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荀彧在袁绍阵营中的分量没那么重。

荀彧虽然在当时算有名气,但真比起来,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就甩了荀彧十条街。况且,袁绍身边的人,有很多都是有分量的,荀彧在其中,就被稀释了。

还有一点就是,荀彧的兄弟荀谌却一直在袁绍阵营中,这不禁让人想到,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191年,荀彧离开袁绍之后,来见了曹操,曹操大喜过望,说:这就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那一年,荀彧29岁。

194年,曹操东征陶谦,不料在出征途中,后院起火了,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当时荀彧和程昱在鄄城,吕布军来到了城下,张邈派人告诉荀彧:吕布是我们曹老板的铁杆粉丝,这次听说曹老板出征陶谦,因此特意前来帮忙,你看,吕布已经到城门口了,是不是应该让他们进来洗个澡吃个饭呀,填饱了肚子也好赶上曹老板,协助一起打仗呀!

大家都将信将疑,况且张邈还是曹老板的好基友呢,但是,荀彧却一眼看穿了张邈的内心,命令将士们严加防守,并将夏侯惇急忙叫了过来。当时人心惶惶,曹老板出征带走了大队人马,留守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而且还有不少人和张邈,陈宫等人勾结,夏侯惇到后,乘夜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这才安定下来。

当时,豫州刺史郭贡被吕布忽悠成功,率领万把来人前来进攻。

吕布一生被人忽悠,难得这次忽悠了别人,也许,被忽悠惯了,自己也就学会了忽悠吧。

军中顿时炸开了锅。郭贡到了后,提出要见荀彧,荀彧本想前往,却被夏侯惇拦住了:现在曹老板不在,您是一州的屏障啊,出去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况且您手无缚鸡之力,一个战五渣,到时候真遇上什么事了,我看您只能束手就擒了,丧命事小,就怕您失身啊。

荀彧却冷静地说:郭贡与张邈等人,平日里也没什么来往,以前下班之后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也没见他们一起喝过酒撸过串。现在郭贡又来得这么急,他们之间肯定是还没有商量好。在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之前,我趁此机会去忽悠他一下,就算不能帮我们,也可以保持中立。如果现在就把他定义成“反贼”,那么可能就真把他推向了吕布的怀抱。

话毕,荀彧出城了。

原本骑在马上剔着牙的郭贡此时看到城门大开,荀彧就这么毫无防备地出城了,差点从马上摔了下来,不由得想起了张邈那个晚上说的枕边话:荀彧他们都吓得尿裤子了,你放心,只要你带着你的人马过去,不放一枪一炮,只要你人往那城门前一站,荀彧他们就会投降了,到时候,嘿嘿,少不了你的好处!

况且,从那悠长的城门口,散发出一种令人恐怖的气息,就像是无数个贞子从城里走了出来一样。

麻蛋,没想到被张邈和吕布他们骗了,让我跑来当炮灰?见鬼去吧!

“郭将军,近来可好?”荀彧是出了名的不喜言笑。

“...好,好,我很好,我妈也很好,我全家都很好...”郭贡都开始语无伦次起来。

“那郭将军,既然你家里都这么好,你来这里做什么呢?出来旅游吗?我记得你的年假早就用光了啊。”

“...没...没什么...最近心情有点郁闷,出来散散心,不知不觉就走到这里来了,哈哈哈哈...我这就回去。”

荀彧伸出头望了望郭贡身后的大队人马,不惊疑惑地问道:“他们也跟你一起出来旅游吗?”

“...哈哈哈哈,我妈不放心我,怕我一个人在外面学坏了...就让这些人跟着保护监督我,哈哈哈哈,人是多了点,不要介意啊,我妈就是这样的人,特宠我...行了,我该回去了,再见。”

说着,郭贡一溜烟跑了。

由此可见,吕布还是擅长被忽悠,而不是忽悠别人。

曹老板回来之后,在濮阳击退了吕布。

195年,吕布又来找曹老板麻烦了,却被击败。此时徐州牧陶谦已经病逝,曹操一早刷微博就看到了陶谦的死讯,于是打算趁机夺取徐州,再回来弄死吕布这小苍蝇。

然而荀彧却反对,说:老大啊,之前打徐州您忘了吗,您太暴力了,所以徐州军民听说您又来了,必定拼死抵抗,我们就算要攻占徐州,其成本也大得吓人,而且不得人心,我们也无法占有。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放弃了进攻徐州的企图。抓紧战机,收割熟麦,储存粮秣,积蓄实力。

不久,曹操又击败了前来找麻烦的吕布,并将兖州夺了过来,在统一北方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荀彧功不可没。

我相信一提起荀彧,很多人都会想到“驱虎吞狼”,这虎与狼代表的就是吕布和刘备,荀彧建议曹操利用刘备对汉室的忠臣,以国家的名义写信给刘备,让他替国家除去吕布这个扰乱内部安定的威胁。当然,这个计谋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后来被刘备给巧妙化解了。刘备收到书信后直接摊开来给吕布看:诺,曹操让我揍你。吕布也不是愣头青,也明白刘备什么意思,这才没导致刘吕两人之间因猜疑而火并,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对于别人的挑拨离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切摊开来,摊到桌面上,大家以诚待诚,方能消除猜忌。所以说为什么读三国就是读人心,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社会上,人际上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荀彧的计谋被识别了嘛,因此可能会觉得荀彧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连刘备都能化解掉。但是这个故事,“驱虎吞狼”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三国志》当中并无这样的记载。因此也可以当做是虚构的,就算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上的刘备也不是一点脑子都没有。

196年,荀彧力排众议,建议曹操将汉献帝刘协接过来,曹操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荀彧。这个行为,让曹操获得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从此,曹操就成了唯一一个由国家颁发了合法执照的流氓,并为其此后统一北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荀彧的地位非常特殊,很少随军出征,而且,荀彧的声望也非常高,曹操在出征的时候,将荀彧留在后方,可见他们之间的信任。我总觉得,荀彧在曹操心目中,有如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在荀彧在世的时候,曹操的后方一直都没出现大的骚动。

以荀彧的声望,为曹操举荐了很多当时的名士,如戏志才,郭嘉,陈群,司马懿等人。

在曹操早期的创业生涯中,经常会有摇摆不定,迷茫的时候,这时候,荀彧就会出来为曹操排忧解难,并提供曹操所需的信心。就包括之后的官渡之战,荀彧虽没有随军出征,但作为后方的留守人员,为前线督运粮草,稳定士气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期间,曹操的内心多次打起了退堂鼓,每一次都是荀彧的来信,让曹操更加坚定了胜利的信心。

最终,官渡之战以袁绍的大败而告终,曹操就动起了攻打袁绍盟友刘表的想法,此时,荀彧说:袁绍虽然败了,但还有实力,如果我们现在就去揍刘表,要是袁绍收拾残部,乘虚攻击我们的后方,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到时候恐怕菊花难保啊。曹操又一次听从了荀彧的建议,决定先灭了袁绍再说。

202年,袁绍去世,其子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展开了内斗。

203年,曹操上表,封荀彧为万岁亭侯。正在担任尚书令的荀彧看到了曹操的表文,非常谦虚,觉得自己受不起,于是将表文压了下来。曹操写信告诉荀彧:这么多年跟你共床 共事,虽然没有随军出征,但是你也干了很多实事啊,推荐人才,提出计策,周密谋划,你做得已经很多了。况且立功不一定要靠作战,所以你还是别推让了。荀彧这才接受了封爵。

接下来,曹操一直有意识的封赏荀彧,可能在这个时候,曹操的野心才逐渐膨胀起来了吧,甚至在207年,曹操还要授予荀彧三公之职,被荀彧推辞了十几次才作罢。

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这就引起荀彧的疑心了,荀彧说:曹公你为国出力,是你的分内之事,就应该有个做臣子的样子,君子爱人以德,这样做恐怕不太合适吧。

也许在此时,曹操与荀彧之间出现了芥蒂,从此二人,开始分道扬镳了。同年,曹操出征孙权,原本荀彧是坐守后方的,但是这一次,被曹操叫到了前线,并且趁机将他留在了军中。

不久,荀彧忧郁而死,关于荀彧的死因,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曹操赏赐了荀彧东西,但是当荀彧打开盒子的时候,发现空无一物。以荀彧的才智,想必也看到了曹老板的心思,于是自尽了。

如果这一种说法是真的,那么我很想知道,在荀彧打开盒子之后,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也许,是理想的破灭吧。

十几年前的那天,当荀彧离开袁绍,来到曹操身边的时候,他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一切。后悔吗?可能会吧,荀彧的自尽,可能还会带着一种愧疚吧,因为当初力排众议将皇帝接过来的,正是荀彧本人。

在荀彧死后,曹操并未做出什么表态,至少史书上没有记载出来,在荀攸死后,曹操还为之痛哭流涕了一番,而在荀彧这,曹操却什么都没做,连个鼻涕泡都没冒。

次年,213年,曹操加封魏公。

我经常在想,以荀彧的才智,难道看不出汉室倾颓,没有希望了吗?也许,荀彧也看出来了吧,我不觉得荀彧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相反,他是一个稳重,识大体的人,他一生忠于汉室,也忠于曹操,当曹操与汉室的利益一致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是万一呢?万一曹操与汉室的利益背道而驰了怎么办?荀彧是否在生前想过?

一边是自己的理想,一边是现实的利益。荀彧的内心,此刻正在激烈斗争着,时至如今,自己该何去何从?

年轻的时候,荀彧经常与曹操一起坐而论道,那时候,曹操还是一个一心忠于汉室的人,力图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匡扶汉室,然而这么多年,曹操一步步走来,吕布,张绣,袁术,袁绍都成了手下败将,内心的欲望也逐渐膨胀了起来。

荀彧欣赏曹操,但如今,自己一直以来所寄望的曹操,要彻底粉碎自己的理想。荀彧知道,形势比人强,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汉室终究是自己的理想,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愿,而葬送整个家族的性命,也不想成为后世所鄙夷的奸臣。

那就这样吧,放弃挣扎吧,放弃抵抗吧,就让我做汉室的殉道者吧。

这也许是荀彧的心愿,很可能,曹操与荀彧也达成了共识,所以,在荀彧死后,曹操一点反应都没有,并不是因为他不伤心不难过,而是因为,他早就知道了,眼泪在一个人的时候已经流干了。最重要的是,曹操并非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曹操的一生,都喜欢哭,郭嘉死了,他哭,典韦死了,他哭,甚至就连政敌死了,他也哭。

为什么荀彧死了他不哭呢?这么一个大好作秀的机会,以曹操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抓住呢?况且在第二年,曹操就加封魏公,是否显得太急了呢,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测,只能说是历史的一种可能:曹操与荀彧达成了共识。

一来是因为,曹操在接到荀彧死讯之前,就已经知晓了,否则内心肯定会被触动一下,而且在这时候,再为荀彧而哭,未免也太假惺惺了。

曹操知道,荀彧是死得其所。

正因为达成了共识,所以在第二年,曹操也就没有心理包袱一样地加封了魏公。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欣赏荀彧的为人,一个地道的战略家,稳重而知礼节,识大体而不自恃其功。也许,历史上的完人,荀彧可以算一个吧。

重新写三国人物,第一个就写了荀彧,算是我对荀彧的敬意吧!

(0)

相关推荐

  • 东汉末年有一位“王佐之才”,曹操能统一北方,此人功不可没!

    在东汉末年的黑暗动荡中,身为汉臣的荀彧为了匡扶汉室,一直尽心辅佐着他认为真正能够平定乱世的曹操,出谋划策助他统一北方,希望之后曹操可以还政于献帝,只是后来曹操并没有这个打算,所以两人逐渐分道扬镳. 出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十六)

    (紧接上期) 助曹操保兖州 在袁绍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时,一直追随袁绍的曹操却遇到了麻烦. 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交战中阵亡.东郡名士陈宫主动游说州郡官员拥立东郡太守曹操为兖州牧,得到支持.济北 ...

  • (162)网文:我所理解的“官渡之战”

    我所理解的"官渡之战"[一] 江南伯虎2 所有的历史事件,它的真象只有一个,但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却是千差万别.西方哲人有句很绝对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历史,本质上都是当代史 ...

  • 曹操在濮阳留下的统战故事 | 作者 王海斌

    曹操在濮阳留下的统战故事 作者  王海斌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州市)人,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丞相.魏王,死后被追谥为魏武帝.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一 ...

  • 三国演义魏蜀吴第一功臣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根据我国三国时期这段历史所改编的长篇小说.在三国演义当中,主要讲述的是魏蜀吴这三个阵营之间的故事,那么大家知道魏 ...

  • 《真·三国志·张嶷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2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张嶷 过年期间将之前的几个名将提前更掉了,因此编号会有些乱,明天开始就按照顺序更了. 张嶷,字伯岐,今四川南充人. 张嶷出身贫寒,但从小豁达 ...

  • 《真·三国志·吕蒙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93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吕蒙 吕蒙,字子明,今安徽人. 吕蒙年少时,南渡长江,投靠了姐夫邓当,当时,邓当是孙策的部下. 在吕蒙十五岁左右的时候,就偷偷地跟着邓当外出 ...

  • 《真·三国志·夏侯渊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8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是西汉开国名将夏侯婴而后人,今安徽人,与曹操是老乡. 夏侯渊的妇人是曹操的妻妹,估计夏侯兄弟与曹操是很小就认识,&l ...

  • 《真·三国志·赵云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4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赵云,在中华文明圈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三国演义&g ...

  • 《真·三国志·黄忠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黄忠 黄忠,字汉升,又有一说为字汉叔,今河南南阳人. 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黄忠便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驻军长沙. 1 ...

  • 《真·三国志·于禁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8 篇文章 今天来讲 于禁 于禁,字文则,今山东人.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响应了鲍信的招募,开始了军旅生涯. 192年,鲍信迎接曹操为兖州牧,于禁与其同事 ...

  • 《真·三国志·关羽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来改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 关羽早年的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犯了什么事儿逃离家乡,流落到了幽州涿郡.在这期间, ...

  • 《真·三国志 205:曹休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20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曹休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曹休,字文烈,曹操的族子,曹 ...

  • 《真·三国志 145:秦宓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4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秦宓 (原204黄忠)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秦宓,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