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王莽街道竹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王莽街道办西南方的骆家岭上,东靠洋峪口村,西隔竹沟西岭与土门峪相望,北俯瞰圪塔村。新中国成立初17户,不过百人。杨、王姓为主,梁姓2户。现有47户,160多人。可耕地160亩,山林600亩,村庄100亩,版图860亩。主产小麦、玉米。曾经种过水稻、谷子及其他杂粮。
老村紧靠山鼻子下,西边有一条不过二里深的小山沟,盛产小青竹,故得名“竹沟”。据杨鹏兴老书记说:杨家老祖宗是韦北杨家街人,迁到现址已七代人,近200年历史。少时随先父祭祖去韦北上坟。王家是杨家户的小姨亲,由后沟村一担担来竹沟口,在龙泉边盖棚住下。至新中国成立初,后沟村王家的两间破瓦房还存在。
新中国成立初,经历了农会土改,走向互助合作化,和“王莽村联社经验”同步。劳动日值在当时高达3元,按劳分红在全乡第一。令当年劳动日值两三角钱的村人眼红,号称当时的“小台湾”。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乎全部村民从山根搬向村北大路边建新居。砖混结构的高楼建成三排街道,路东、路西对峙。村口西干渠上建起水泥桥,道路畅通,行车方便。
该村曾开办过砖瓦窑;村东南建有苹果库,至今空气调节塔耸立;修筑的竹沟水库,如今还在利用,个人承包养鱼;村西的竹沟口有一眼龙泉水,天然矿泉。当地人叫“凉水潭”。据传说王家村建寺庙,神犁一沟渠,引此水而去,因此该寺名“龙泉禅寺”。此渠曾名“释子沟”,现名“黄土沟”。如今在龙泉上建了一蓄水池,打混凝土进行改造,挖渠埋设管道,引入村民家中,村民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2011年,筹集资金16万元,建起四间一层村委会办公室,及老年活动室,共500多平方米,办公桌椅设施齐全。山坡林权改革,承包到户,发了林权证;退耕还林补贴,打卡上账。生态林绿了光山,林木葱浓。经济林有核桃、板栗、猕猴桃、杨桃等。产业结构多元化,生态观光与街办规划同步,是王莽万亩鲜桃基地中的一个村。
村小名不小,人才辈出。开明人士有王志田,过去在王曲黄埔军校七分校,连级干部,群众称其戴“铜盆帽”军校的。新中国成立后当过陪审员,加入共产党,建小峪水库任副总指挥。抗美援朝战场上参加战斗的英雄炮兵排战士杨增金,被炮火震聋耳朵,为二等残疾军人。养猪专业大户王蕊花,从业十多年,存栏300多头,年销售额十多万元,总资产30多万元。杨宏亮,大学毕业分配至中铁二局工作,高级工程师。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