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雯一《诗中的乐器——羌笛》
文/雯一
【作者简介】雯一,曾用笔名章岩。一支笔写一颗心,一段文字一份真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笛类乐器是人类最早的乐器之一,流行于川西北茂县、汶川、北川等羌族聚居地的羌笛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东汉著名经济学家马融在《长笛赋龙鸣》中写道:“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表明羌笛是笛的前身,最初只有四个孔,第五个孔是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是后来由京房加上去的。
在唐代,羌笛已经是一种在塞外非常普遍的乐器。唐代边塞四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岑参、高适都留下了有关羌笛的名句,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写下一句“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句中的“玉塞”,指的是玉门关。胡,指代胡人。全句说,在玉门关一带,胡人侵犯的嚣尘已经远去,我们游牧民族的人们正吹着羌笛,敲着金锣,载歌载舞。句中的羌笛与金钲相互呼应,表达了一种愉快的气氛。
《饮马长城窟行》全诗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边塞四诗人中的岑参,有一首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的羌笛便与太宗的羌笛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诗14个字,将送别的场面表达得淋漓尽致:主帅在军中摆开了筵席,用了胡琴、琵琶、羌笛等各种乐器,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开怀畅饮。所有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而其他几位的诗,就不是那么欢快了。那几支羌笛,都有了些许凄怨的味道。
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最有名的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幽怨的《折杨柳》,春风从来就吹不到玉门之外啊!
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里,又唱到:“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此时的羌笛不再吹奏《折杨柳》,而是吹起了同样幽怨的《关山月》。羌笛的笛音在黄昏时显得孤独,远在边关的战士想起了千里之外家中的妻子。
高适留下的《塞上听吹笛》和《金城北楼》分别都写进了羌笛。一句是“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另一句是“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前者说羌笛吹起《梅花曲》,勾起了思乡之情;后者借羌笛怨边关和社会的不安宁。
为什么羌笛一般只出现在边塞诗中呢?羌相传是汉藏两个民族的起源,羌和氐最早是生活在青海、甘肃河湟流域、环湖地区和三江源头游牧民族的泛称,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大多生活在甘肃青海一代,即唐朝版图中的塞外地区。诗中的玉门关,就在今甘肃敦煌。而羌笛就从这一片起源,最早用鸟兽骨头做成,那种原始的呜咽之声,就一直伴随着羌人游牧四方。
当诗人们来到边塞,目睹边塞的烽火、黄昏、明月,听到羌人们奏响的羌笛之音,心中思绪万千,写下流传至今的诗篇。
今天的羌笛,已经演化为有6个音孔的吹奏乐器,不再演绎那些边关塞外的风月,更多的时候,吹响的是古老民族的思和情。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尊重原创,文末点个赞呗!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