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

作者:晓峰

来源:论语读书会(ID:cihuaily)

编辑:慈怀音乐(ID:music-cihuai)

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mp300:0004:17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本章讲到,我们面对不同的人,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的总原则。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面对一个人时,可以跟他交谈,却不跟他说话,这就是“失人”。
该说的时候不说,就和这个人失之交臂了。
而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你的贵人,一位尊敬的师长,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一名后起之秀。
茫茫人海中,能交到一个朋友也不容易。
所以,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失去了一个本可以交的朋友,那是非常可惜的。

另一方面,“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不可以跟他交谈,但跟他说话,这叫“失言”。
我们经常会说:“唉呀,失言了!失言了!”把有些话跟不该说的人说了,这就是说话失误。
那应该怎么样呢?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真正的智者、聪明人,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做到这样还真不容易
要一眼看清对方:他是可以说话的人吗?
我该不该跟他讲?
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像智者那样,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其实,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可能要随机应变,没有一个简单的统一标准。

就个人而言,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

第一,和人交往的时候要观察说话的对象,他如果听得津津有味,这时你要多讲,因为他听得进去。
如果对方不愿意听,表现得不耐烦,那就不必多讲。因为这时你讲多了,不仅一点用也没有,还会让对方厌倦和反感。
其实,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肢体语言、神态等判断他愿不愿意听自己说话。这一点,无论是同事间的交流、向领导汇报,或与下属交流,乃至与家人沟通、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适用。
还有一点,“话不投机半句多”。和那些不是一条道上、没有共同语言的人,不必硬要跟他讲。最后,我们想要表达和倾诉的愿望,有时候会让我们不看对象。虽然能够一吐为快,但也非常容易失言。
要想成为智者,关键还是识人的功夫
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这是作为智者,既不“失人”、又不“失言”的前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