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冬韵”同题征文47】郝洪喜:【感受冬韵】(散文)

征文启事

三秦文学“冬韵”同题作品有奖征稿启事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冬韵”同题作品有奖征文啦!

感受冬韵

文/郝洪喜

在“以地为本、靠天吃饭”的老家那里,人们经常议论和埋怨老天爷在气候安排上一年四季不均衡,都说冬天不如春夏秋丰富多彩,整个寒冬干干巴巴,没有生机,万物萧条,苍白死寂。

家乡父老如此之说自有他们的道理,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因为,我有穿越68个冬季隧道的切身体会,冬季隧道里千姿百态的景物我都亲眼目睹和直接触摸过,“冬季韵味”是咸是淡,是深是浅,我有我的感受和见解。

冬韵里并不缺乏生机,有温柔的雪,刚烈的风,芳香的腊梅,晶莹的冰凌。就其表现形式和内容来说,冬季的韵律和色彩可谓独具特色。

尽管这些年多数时间被禁锢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堡”之中,对裸露在乡野里的冬韵,很少做到零距离接触与体味,仅凭烙在早年记忆里的那些实际感受,就足以读懂《冬韵》这部天书的。

半个世纪以前的冬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自然现象比今天正常得多。该刮风时刮风,该下雪时下雪,连气温高低,都升降得八九不离十。

那时候,即使是在冬雾茫茫的日子,老天爷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禾田渴得口干舌燥,麦苗冻得浑身打颤,都看得一清二楚,总能及时送来足够的解渴御寒的救济品——白雪,既可当净水喝,又能当棉被盖。地上禾苗和地下蜇虫,无不因受益匪浅而皆大欢喜。

寒冷的夜里,“冬韵”宽阔的胸怀多数时候是温暖的。慈母关爱孩子一般,太阳一落,便把北风赶走,留下“宁静”彻夜守护在人们身边。人们躺在火坑上,有时宁静得连房顶上老鼠的说话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当然了,此时此刻,进入甜蜜梦乡的绝不只是人和某些小动物,村前的河,庄后的岭,站着的树,倒下的草,都在深睡之中。偶尔发出一丁点声响,那也是正常值夜班的猫头鹰和蝙蝠等生灵所为。

清晨,喜鹊和麻雀配合大公鸡,主动当起了人们的“报晓志愿者”,它们早早来到天井里那棵大国槐上,以清脆嘹亮的调门,第一时间吹响了唤醒人们起床的号角。

顺着房顶烟囱往上爬的袅袅炊烟,像是没睡好的样子,迫于农妇烧火棍的驱使,强打精神浮在房屋上空慢悠悠地活动着自己的筋骨,虽是悠闲自得,却有些不太情愿。

一排排房舍,一个个门楼,都像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嗜好美容,它们用“冬韵”无偿送来的天然雪花膏和护肤霜,日复一日地美化着自己的仪容仪表。仰望它们每天清晨的梳洗打扮,算是一种不错的审美享受。

冬季韵味极具个性美,色调素雅而浓重,品位超然而洒脱。与春、夏、秋三季韵味的轰轰烈烈不同,大多数冬的时空里,充满清纯气爽的原汁原味,宛如人们的生活餐桌上上了一盘《清炒山药根》,白生生,脆铮铮,嚼在嘴里乐融融。

其实,时下尚小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冬韵里的特色雪景。别看暴烈的冬风刮起来像头咆哮的狮子,一旦飘起雪花,马上就变得比绵羊还温顺,慢慢悠悠飘洒着,降落着,用不了多长时间,天井里就积满了厚厚一层白银般地雪。

我们这些玩童做梦都盼望这一刻的到来。在孩子们眼里,雪是上苍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大到房子,小到鸡鸭,应有尽有,玩啥有啥。

可塑性很强的雪,算是孩子们耍魔术的最好道具了,一堆普普通通的雪,就能一会儿变出老虎和狮子,一会儿变成圣诞老人和白雪公主,调皮的孩子,还能变出古怪离奇的妖魔鬼怪来,猎奇观望者,无不开怀大笑,浮想连翩。

在我的记忆里,感觉最温馨的《冬韵》是在我家那盘炕上。晚上睡觉前,热腾腾的火炕上,我们几个孩子,围坐在飞针走线的母亲身边,墙壁中间小龛里的那盏煤油灯,既映红了我们,也照亮了在外间扒蔴的父亲。我们或跪着,或坐着,或趴着,嘴里嚼着父亲赶集买的“果子麻山(花生饼)”,耳朵里听着母亲“啦瞎话(讲故事)”。母亲讲得有声有色,我们则听得动情入神。我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愁眉苦脸,总是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波动不已。

与世上万物难找完美一样,颇具人性化的冬韵里,自然也是一分为二,有和善也有冷酷。冷空气一来,谁都有些打怵。即使躲在屋里,隔着纸糊的窗户,也能听到狼叫一般地风吼,甭说人,就连窗外那棵石榴树,都吓得不停地发抖。好在我们坚守在火炕阵地上,易守难攻,又有父母用身体作掩护,惧怕心理几乎为零。相反,我们越听越爱听,感觉风声就是催眠曲,依偎在母亲和父亲的怀抱里,一觉能睡到大天亮。

天然丽质、原汁原味的冬韵,随着进城工作而与之握手告别之后,永远留在了可爱的家乡大地上,留在了难忘的历史长河里,再往后多少年,就可能变成使人半信半疑的童话传说。

事实上,今天人们感觉和分享到的冬韵,某些方面并不比早年差,比如室内采暖保温,尽管因环境污染有一些不利影响,但是,随着农村“土暖气”和城镇热力公司的兴起,人们在室内的舒适程度,比之过去好了百倍。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 者 简 介

郝洪喜,男,68岁,山东大学毕业,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初中退休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和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副会长。

三  秦  文  学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刘庆勇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韩天瑞    米兰花

梦锁清秋  姜建洲  毕廷娟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