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与古玉的渊源
新中国成立之际,征集国徽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人们把目光集中在了两份设计稿上。其中的一份就是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而另一份方案则是由著名学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精心设计的:它的主体是一块圆形的玉璧,上面装饰着麦穗、齿轮等图案。
清华大学林徽因和莫宗江设计的方案,则以瑗——大孔玉璧为主体,中央是一颗大五角星,图案中还有国名、五星、齿轮、嘉禾等。颜色由金、玉、红三色组成。
“我所引为最光荣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清华大学营建系教师们的集体创作,而我是其中的一个。”
梁思成
(摘自:中国元素)
玉璧,中国古玉文化中是最为核心的一种祭祀玉器,在它延绵了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文明开启中,玉璧象征着美好的祈盼和高贵而又神圣的品质,它将玉文化潜移默化地悄然融入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血脉之中。
良渚文化玉璧
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玉璧
齐家文化玉壁
当我们回忆起半个世纪前这段关于国徽图案征集的往事,惊奇地发现,华夏民族的文明似乎始终与这古代玉文化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缠绵。很少有人知道,从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在它之前的2000多年就已经有了雏形——丝绸之路的前身是一条运送新疆玉石的玉石之路。这在“穆天子传”中记载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早在公元前900多年前,西域献玉迎周穆王的盛况。尔等,冥冥之中,敢问路在何方!
距今8200年前的兴隆洼遗址那柄“骨梗玉刃镖”悄然显露了玉与人类生活的同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玉文化首次迎来了它发展巅峰:在中国东北到江南绵延数千里玉带上,几乎同时萌生出了那个时代最发达的制玉文明。而在史前,玉器神秘的光芒开始黯淡,取而代之的是王权的彰显,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它用一种闪耀着高贵的光环,瞬间变成了王室贵族的宠爱。在佩玉之风盛行的汉代,古人出人意料地赋予了玉器另一种特殊的概念。古玉器文明以连绵不绝的气势,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气度恢弘地近万年,翻开西方的历史在任何一个民族中,竟然找不到可与之媲美一页。
今天,我们追溯那段绵延起伏的沧海桑田。是否发现,当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在那从发祥到交融进而走向进步的时候,在那种延续和传承的孕育中,在那滔滔的历史长河中,就从来没有片刻地间断和停滞。那种伴随历史走来的古老传统所迸发出的震撼,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文化的积淀而喷薄弘扬,它们会悄然而又深刻的融入到炎黄子孙的历史血脉之中。就像旭日东升的朝阳当与地平线告别的那一刻起,周身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古玉文化,华夏儿女慷慨激扬。“艺术传播中国力量”!
茶酒诗歌·志哉美玉
『 陋室兰花生与别院・君子节气胜于异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