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有座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主耗其20多年追寻“故纸”中爱情和契约的故事!

近代中国约有150多年的战乱纷争,很多故纸、档案历经浩劫,能存世的极少。

但在丹阳有位“小武哥”,耗尽20多年,将历史尘埃背后的记忆一件件擦拭、捡拾、呈现出来。并做了一座“古代契约收藏馆”,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01

上周末,我和朋友受丹阳“小武哥”的邀请,参观了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及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

可以说,“小武哥”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高手,他在介绍一份珍贵婚书的时候,迅速将我们引入他的收藏世界,用一张张“故纸”叩开了那些尘封的过往和历史变迁,讲诉出一段段旧日流光中的传奇。

话说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都是用红纸墨书来记录。

婚书是一生的大事,所以做得都比较考究:要有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

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刷,婚书的质地除了有宣纸以外,还有硬本、绢面、毛边纸等等,有的还涂有金粉。

“小武哥”给我看的这份婚书,就难能的可贵了。

先是订婚书:赵水云和郭得萱

后有结婚证书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这张写着如此优美文字的婚书,书写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四周印制着玫瑰花图案。

结婚二人系赵水云郭得萱,均是江苏省镇江县人。赵水云当年22岁,郭得萱当年19岁,证婚人为解震皋,介绍人为赵君明、殷寿山。像这样制作考究的婚书,能完好保存到今天,而且还是镇江本地的婚书,尤属难得。

小武哥介绍:“经考证,这张婚书上的证婚人解震皋名朝东,曾就读当时的陆师学堂,并以优异成绩远赴德国学习5年,归国后曾任江苏都督府军务司副长、江苏陆军小学校长、武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校长、溧阳县县长等高职,这样地位比较高的证婚人,联姻双方的家族地位也可见一斑。”

结婚证书还写着“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三时在大港是亦堂本宅举行结婚典礼”字样。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等等。在镇江大港地区老百姓谈论赵姓家族时,仍然能听到‘某某堂’的称呼,这就是相当不一般的大户人家了。

才看了第一张婚书就这么有故事,接下来的婚书,让人都是叹为观止:

一份印有送子娘娘和和合二仙的婚书。非常漂亮。

02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

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南京齐耀琳致总统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兰州张广达致总统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1915年北洋政府二位民国显赫人物致总统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安庆倪嗣冲致总统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安庆倪嗣冲致总统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

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广东蒋维伊致总统电文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

1915年北洋政府电文:西安刘济坤致总统电文

在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我们一路看,一路认真拍照。

在一件件文物面前迟迟不肯离去,并一一询问每一件藏品的来历,对收藏者的独具匠心的收藏赞不绝口。

这一张张“故纸”花费了馆主“小武哥”20多年的心血,由于故纸时间久了难以保存,所以每一件故纸都来之不易。

在这些古老的故纸堆里,在这些发黄的“纸片上”你会看到许多过去没有见过的,不知道的,或是被人忘却和故意掩盖的东西和故事,它们应该被留存、被记忆、被传承,它们是政治、但更是历史;它们是学说,但更是文化;它们是载体,但更是精神,它们值得我们永久的保护。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私立东吴大学修业证书、私立华东大学修业证明书”

丹阳市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明万历八年归户由贴”

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品:清代光绪二年 1876年管理钱法堂 满汉二种文字毛笔折子一份,内容为分给堂司各各官本年夏季分饭银 数目,呈堂存案展开尺寸长1.12米高32公分。

这些历史文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明代、清代、民国等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社会、宗教事务、经济、文化、赋税、司法、商业、家族事务、婚丧嫁娶、教育、盐务、会社等状况,是研究古代社会典章制度和民风民情的重要珍贵实物资料。

古代契约文书收藏馆馆藏珍:清代光绪二年 1876年管理钱法堂 满汉二种文字毛笔折子一份,内容为分给堂司各各官本年夏季分饭银 数目,呈堂存案展开尺寸长1.12米高32公分

契约文书,隐于民间,见证历史

虽隐于民间,却见证历史。与甲骨文、简牍帛书、敦煌文书一样,民间的契约文书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对于了解当时社会典章制度,风物民情等,具有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