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进京230年了,京剧到底“振兴”了没有?
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
先来看一看30年前那次盛大的徽班进京200周年观摩演出的盛况吧。下面这些图片,是笔者保留的当年纪念演出各场次的节目安排。
到了30年后的今天,我们忽然发现,喊了几十年“振兴”,好像京剧并没有振兴起来。相反,老戏在走下坡路,演出剧目乏善可陈;新戏排了一些,但也没有几出能火起来。所谓“优秀演员”数不胜数,然而能称得上真正的名家、领军各门派的风流人物少之又少。——这就是京剧的现状。
听史依弘讲,剧团演传统戏,就是置办几身行头都困难,团里不给添置。而上面一声令下,排个新戏倒是热火朝天,为啥?上边给拨款了,是政治任务。排了新戏又怎样,热热闹闹演出几场之后也就放一边儿了,一出也保留不下来。地方上的小剧团最惨,角儿都往大城市里跑,团里想排个戏都凑不齐行当。——这就是京剧的现状。
别的事您也知道,这里就甭说了。
还是回忆一下京剧创立之初的盛况吧,也算我们后辈没有忘记祖宗。
清朝光绪年间,画师沈容圃绘制了著名的“同光十三绝”,展现了同治、光绪时期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的风采:
程长庚(饰《群英会》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杨延辉),谭鑫培(饰《恶虎村》黄天霸),徐小香(饰《群英会》周瑜),梅巧玲(饰《雁门关》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陈妙常),郝兰田(饰《行路训子》康氏),刘赶三(饰《探亲家》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闵天亮)。
以上13位,就是京剧的奠基人物。
关于徽班是如何进京,之后京剧的诞生以及如何红火起来的,著名剧作家张永和先生大致讲了这些:
话说1790年乾隆爷要过八十大寿,这可忙坏了文武百官,筹划着叫全国有名的戏班子进京演出,为皇爷贺寿。
扬州城有个三庆徽班在当时特别火,这个戏班进京后的演出可谓盛况空前,“从天安门一直往西到高粱桥,沿途三五里便搭一个戏棚”。
普通老百姓均被允许来看戏,取其普天同庆,与民同乐之意。
这次给皇帝爷的祝寿活动非常成功。活动结束后,三庆徽班留在了京城,在前门大栅栏的几个茶园继续演出他们的看家好戏。
大致到了嘉庆八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这四大徽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只道是:“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
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三庆班里优秀名演员多,阵容最强,经常排演剧情曲折、角色众多、故事性强、头尾相连的连台本戏,如三国戏、列国戏,这些都叫“轴子戏”。
四喜班擅唱昆曲,戏班中有文化的名伶多,常在堂会中演出。
和春班是王府出巨资成立的戏班,以武戏绝技擅长。
春台班的青年演员较多,多演出生活气息浓郁的“三小戏”,富有青春朝气。
历史走到了道光初年,从武汉来了一批唱汉调的名演员,包括名望极高的余三胜。于是,徽调与汉调相结合,形成了西皮、二黄两种曲调。各路戏班在演出中不断摸索,逐渐把昆腔、京腔、秦腔,甚至包括一些地方剧种的音韵也包容进来,最后形成了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腔调,念白以京汉语言为主的湖广音加中州韵的新剧种,这便是我们听到的京剧了。
再往后,京剧三鼎甲、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等,相继出现,流派纷呈,剧目众多,京剧界一派繁荣。
连当时的文人墨客也参与到京剧名家的剧目创作中来,最有代表性的即“四大名旦”各自的创作班底——齐如山之于梅兰芳(合作有《嫦娥奔月》《红线盗盒》《天女散花》《廉锦枫》等),金菊隐之于尚小云(合作有《红绡》《秦良玉》《雷峰塔》《摩登伽女》等),罗瘿公之于程砚秋(合作有《鸳鸯冢》《青霜剑》《金锁记》等),陈墨香之于荀慧生(合作有《钗头凤》《丹青引》《埋香幻》《柳如是》《绣襦记》等)。
民国的戏剧刊物也是层出不穷,像非常有名的《立言画刊》,于1938年10月1日在北京创刊,1945年终刊,共出356期。该刊内容包括新旧剧本、戏剧评论、剧坛轶闻、名伶动态等,知名戏剧家徐凌霄、陈墨香、刘步堂、景孤血、翁偶虹等均为其撰稿。
可喜的是,最近看到了京剧界、京昆界一些务实的“振兴”举措,仅12月份就有几项重要内容,如:12月1日,韩世昌北方昆弋剧目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启动;12月10日,叶盛兰大剧院在北京城市学院顺义主校区揭幕;12月23日,将在梅兰芳大剧院开幕的第三届中国京剧之星推荐演出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