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科学家

张民觉是世界著名的生殖生理学家,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后担任美国麻省渥斯特生物实验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曾三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张民觉第一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早在1950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人口剧增。张民觉研制出了妇女口服避孕药。这种避孕药惠及了世界上数以亿计的广大妇女,对抑制世界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直到现在,张民觉研制的口服避孕药还是世界各国妇女避孕的主要方法。当年,张民觉因为避孕药的发明而荣获美国奥尔索奖,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可是,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张民觉的华人身份,最终与诺奖失之交臂。

张民觉第二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是在1954年。这一年,张民觉发现了“精子获能现象”。张民觉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发现了一个生殖秘密:原来,精子进入阴道后,并不是主动地去寻求卵子,而是在那里等候卵子,然后结合成受精卵,进入子宫。同年,澳大利亚的学者奥丁也发现了这一现象。这就是著名的“精子获能现象”,国际生理学界把这一发现命名为“张-奥原理”。当年,张民觉因为这一重大发现,被美国授予拉斯克尔奖。拉斯卡尔奖被称为是诺贝尔奖的“敲门奖”。凡是获得拉斯卡尔奖的科学家,一般都会获得诺贝尔奖。可是,张民觉的这一重大发现因为宗教的原因,再次榜上无名。

1959年,张觉民在体外受精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用大白兔的精子和卵子,在试管里成功培育为胚胎。然后,他把这颗胚胎放在了另外一只大白兔的体内,借腹生子,生出了一只健康的大白兔。这就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先驱。这项技术迅速普及到动物品种改良上,对于优化动物品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张民觉先生的重要贡献,再次被提名为诺奖候选人。这次,评委会以“可能引起伦理混乱”而把张民觉拒之门外。

2010年10月,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兹因为在张民觉体外受精技术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来,这次张民觉完全可以与爱德华兹一起共同分享这个诺奖的,可惜的是张民觉先生已经于1991年病逝,因为诺奖不授予已经去世的科学家,因此,张老最终与诺奖无缘。(刊发于《中国老年报》2014年12月15日)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