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阉割的战俘,逆袭成为流芳百世的伟丈夫丨马路轶事
轶事者,奇闻也。
以春秋笔法,写常人所不知、述天下之秘闻,或曲折离奇、或诡异惊悚。
总之,要你好看。
列位好,我是钱三儿。
上周末跟我师父王五五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饮至半酣,众人聊到一个话题:什么才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东西?
说什么的都有,有说金钱的,有说事业的,有说家庭的,还特么有人说是爱情。
我瞪了那位跟我一样单身但仍然大言不惭地说爱情的哥们儿一眼,然后说了句我觉得一个男人最起码是要有自知之明。
这时老不修王五五开腔了,他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他指指自己裤裆,说这才是男人最重要的东西,有它你才是男人,否则就是公公。
众人闻言皆拊掌大笑,称赞老王见解精辟。
我冷笑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都把那个精字去掉,他说的就是个屁。
老王也不生气,笑着说既然你不同意为师的观点,那你就得拿出点儿实例来反驳我。
我说这有何难?我就知道一个男人,他虽然没有被男人视作宝贝的两颗卵蛋,但他的所作所为、人生经历,都不枉他能成为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伟丈夫。
只不过他的名字虽然人尽皆知,但他的故事却不见得每个人都知道。
听了我的话,除老王之外众人尽皆面露惊讶之色,问我说的这个男人是谁?
此时,老王一改之前的戏谑神色,很严肃正经地对众人说我知道三儿说的是谁,他这辈子用现在的话说那是真正的超燃、超励志。
想必列位看到这儿也很好奇,我说的这位身残志坚的男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接下来咱们闲话少叙,书归正题,容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一
广袤浩瀚、温热潮湿的印度洋上,有一处被人盛赞为“明珠”的巨大岛屿。它周围的海域盛产光彩耀目的珍珠,岛上陆地还出产各色珍稀的宝石。
另外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离雄踞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古国印度仅仅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成为茫茫大海之上众多往来船只和商队的重要补给站和贸易中心。
这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锡兰,也就是如今的斯里兰卡。
距今600多年前,如今的斯里兰卡还被叫做锡兰山国的时候,他们的国王亚列苦奈儿正在为一件事情发愁不已,一连几天时间都没好好上班,只是躲在宫殿里,跟几名心腹大臣没日没夜的开会。
把亚烈苦奈儿愁成这样的事情,乃是一只规模巨大的船队的到访。
这支船队来自遥远的中国,一个亚烈苦奈儿只在传说和文献中听闻、但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在他的印象里,那个国家古老而又神秘,并且十分的富有。
这一点从船队的规模上就能看得出来——他们船只众多,大小船只足足有两百多艘,所有的水手船员以及士兵加起来超过两万七千多人。
而最厉害的则是船队中那些巨大的楼船,它们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华丽与巨大。
尤其是船队指挥官乘坐的旗舰,体积规模更是大到令人发指。
它的长度足足有100多米,光是水面以上的高度就有好几层楼那么高,甲板上甚至可以骑马奔驰,真乃是名副其实的艨艟巨舰。
这样的船,别说自己之前从未见过,甚至就连做梦也不敢想象凭人的力量能造出如此的庞然大物来。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这些仿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巨大船只,就那么旌旗招展、帆樯林立的停泊在距离自己国家不远处的海面上。
震惊归震惊,但这样的景象对于亚烈苦奈儿来讲其实算不上陌生,因为这已经不是这支中国船队第一次到来了。
和前几次一样,他们在驻锚之后,都会遣人登岸,用他们从那个遥远神秘的国度带来的金银珠宝、瓷器绸缎和茶叶,换取他们船队必要的补给和锡兰山国出产的土特产品。
另外,虽然他们团队规模巨大,而且船上身穿军装、手拿各式兵器的士兵也不少,但他们似乎并没有任何跟自己国家过不去的意思。
确切的说,这些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十分的谦恭有礼,跟自己本国的居民们秋毫无犯,许多的百姓和官员也都对他们十分的友好和尊敬。
亚烈苦奈儿知道,这种发自内心的友好和尊敬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因为那些中国人和自家百姓一样都崇信佛教、诚心礼佛。
他们每次上岸,都会到自己国家的佛寺里敬献金银布帛、灯油香烛等一切礼佛之物,甚至还捐钱兴建了一座规模恢弘的佛光寺。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这只船队的到来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坏处。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到来为自己国家凭空多加了一个狂欢的节日,老百姓和达官贵族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来自遥远异国的奇珍异宝,实在没有任何值得犯难和发愁的理由。
但这只是对一般人而言,作为国王的亚烈苦奈尔自然不是一般人,因为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野心与贪婪。
作为一国之主,高居万人之上,一呼百应,可每次这支中国船队的到来都会抢自己的风头,另外他们的出手实在太过豪阔,就拿他们每次到佛寺礼佛时所拿出的那些流水般的金银香烛,就可以知道这一整支船队所运载宝物的价值有多么巨大。
虽然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他们毕竟远离故土,孤悬海外,而且在他们那个遥远的国度还有一句俗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自己才是这一亩三分地儿上真正说了算的主儿。
如果自己倾尽全国之力,集齐精兵良将,还是能够组建成一支5万多人的军队的。
而他们的船队虽然有两万七千多人,但这些人并不都是作战部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水手以及随船人员。
只要筹划得当、布局精妙,一举把这支船队拿下、把所有的金银财宝以及精良先进的船只据为己有,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能做一国之君,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亚烈苦奈儿虽然贪婪残暴,但他和一众心腹智囊们却并不是草包。
经过几天的秘密策划,他们终于设计了一个几乎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作战计划。
应该说,如果这个计划能得到顺利实施,哪怕这支船队的规模再大上一倍,也最终将会成为他亚烈苦奈儿的囊中之物。
而事实上他的作战计划也确实得到了严谨细致的执行,并顺利地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但是——凡事就怕个但是——这位亚烈苦奈儿的运气实在是不好,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挑选了一个错误的对手。
只不过在贵为一国之君的亚烈苦奈儿看来,这个对手充其量只是一支远洋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无论身份地位还是手中所拥有的实力,跟自己相比都相差十分悬殊。
然而正是这位似乎在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对手,让他付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代价。
亚烈苦奈儿的计划是这样的。
他先是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带上自己亲笔写的一封信,乘船来到中国船队的旗舰,亲自交给了船队的指挥官。
亚烈苦奈儿在信中热情洋溢地邀请船队他再多留几日,自己将亲自陪同他好好地游览一下锡兰山国的风土人情。
这是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邀请,而中国船队的指挥官也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下来,并组织了一支两千人左右的外交使团,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礼物,驾驶小船随着亚烈苦奈儿的使者登陆,一路迤逦,向王城进发。
然而在他们上岸之后不久,出乎所有人意外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前来给他们送信的锡兰山国使者不见了踪影,而在他们的周围则突然杀声四起,数不清的锡兰山国士兵仿佛幽灵般从地下冒出来,挥动着武器朝队伍冲来。
船队指挥官沉着冷静,他勒令队伍迅速做出防御阵型,然后步步为营向后撤退。
然而没过多久突然从队伍末尾传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坏消息,他们退往船队锚地的水道被人用乱石和巨木堵塞,根本无法通行。
而他们带来的小船也被焚毁大半,也就是说他们不但中了敌人的埋伏,而且彻底的被困死在了这一片陌生的土地上。
这时更要命的事情出现了。
大家发现在不远处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无数锡兰山国的军舰,它们帆樯如林,黑压压像一群食人蚂蚁一般扑向了自己的船队。
归途受阻,又陷入重重包围,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有死无生的绝境。
但这位当时还不到四十岁的船队指挥官却并不是一般人,这种刀兵相见、命悬一线的战斗场景对他而言也绝对不是第一次。
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整肃队伍,并且针对当前的形势做出了精准的判断和部署。
根据海面上锡兰山国舰队的规模,他推断敌方的兵力应该在五万以上——这说明他们是倾举国之力而出,对自己的船队是志在必得。
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他们的王城肯定守备空虚,即便是守城兵力仍远多于自己的两千之众,但只要自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能有极大的获胜可能。
他马上传令下去,从队伍里挑选了几名身手好、绝对忠诚的手下,让他们想办法用最快的时间返回船队给船队的副指挥报信,告诉他们自己的作战计划,让他们务必坚守,等待自己袭击王城得手,然后再跟自己配合,首尾夹击,打败敌人。
这是很正确的一次军事部署,但无论怎样看来,战况都不太可能按照这位指挥官的设想获得胜利,因为敌我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了。
还是那句话,这位指挥官不是一般人。
他做了简短有效的战前动员,然后将队伍迅速化整为零,人人衔枚(古时行军为防士兵出声,而在口中咬上一根木棍),并派人找到了当地人当向导,抄小路夜袭王城。
此时的亚烈苦奈儿正志得意满地坐镇王宫,等待着前线传来的捷报,而对于已经上岸的那两千多人的队伍,他压根儿没放在心上——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即便不被自己的部队全歼,此时怕也早已四散奔逃,成不了气候。
还是那句话,他的运气不太好,挑了一个错误的对手。
夜半时分,正当亚烈苦奈儿抱着他漂亮的老婆、做着一夜暴富的春秋大梦之时,那支仅有两千人的中国队伍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王城之外,并迅速发起了无声但有力的攻击。
经过一番浴血战斗,中国人犹如天将神兵一样攻破城门,长驱直入、直抵禁宫。
愤怒的中国人都杀红了眼,但在船队指挥官的约束下,他们并未展开屠城、也没有将王宫付之一炬,而是将国王亚烈苦奈儿和一干大小妃嫔以及王公贵族通通变作了俘虏,并且故意留下活口,好让他们有机会去向攻击自己船队的主力部队报信。
紧接着,这两千人的队伍押解着亚烈苦奈儿国王等一干俘虏,且战且走、向岸边撤退。
接到“王城被攻破、国王被俘虏”消息的锡兰山国主力部队指挥官,顿时吓得魂不附体,急令部队停止攻击,迅速回兵,返回王城救驾。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一看敌军撤退,船队的副指挥马上下令全力追击,与陆地上的两千人形成夹攻之势,最终大败敌军,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
古来以弱胜强之战例很多,但中计被困孤岛、仅凭二千之众轻取敌国王城、生擒国王的壮举,纵观中国历史,怕也只有唐朝使臣王玄策堪与之比了。
(王玄策的故事我之前写过,点击蓝字链接可收看)
作为大唐使臣的王玄策官职不高,而指挥了这场漂亮战役的中国船队指挥官的身份也很特殊,他是大明王朝的一位太监。
他的名字叫做郑和。
率领大明帝国的远洋舰队、七下西洋、建立不世功勋的郑和。
而这次仅凭一己之力就灭了锡兰山国的传奇经历,正是发生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返程途中。
二
无论后人在郑和的名字前加上怎样的头衔,有两个字一定是少不了的,那就是“伟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郑和的伟大同样也不是一天就成就的,他的人生绝对堪称一部超燃、超励志的史诗。
不了解他的人,永远无法想象他是如何从社会最底层、从死亡边缘一步步走进深邃神秘的大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的。
郑和本姓马,名叫三保,云南人,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在他十岁的时候,他的幸福童年却因为战乱彻底走到了尽头。
明太祖朱元璋的西征部队势如破竹,一路征战占领了云南全境。
战乱年代刀兵无眼、战火无情,小小的马三保因为战争落得家破人亡,而他自己也变成了明军的一名战俘。
像他这般年纪大小的儿童战俘有很多,很显然他们并不能够拿刀持枪、上阵杀敌,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用处,那就是被阉割后送进宫里做太监,以残破之躯服侍皇帝,了此残生。
十岁的马三保并没能逃过此劫,他被俘虏后不久就被净了身,具备了当太监的资格。
但在交通主要靠走的古代,加上当时明朝初建,帝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战火狼烟,准太监马三保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快就安定下来,而是在简单养了几天伤、刚刚能够下地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大军开拔,去往下一处战场。
如今十岁的孩子,无论是吃饭、出行还是上学,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还要父母操持,但对于马三保而言,战军之中没人会把他当孩子,他不但得不到任何照顾,而且还得像最卑微的奴隶一般去服侍别人。
所以我实在无法想象,在那些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小小的马三保是如何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还茁壮成长、拥有了比许多正常的同龄人更为优秀的素质。
此时的马三保可能并不知道,不久之后他将会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而那个人的出现,将使得他的命运再一次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这一切对当时的马三保而言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必须要活下去,而且要努力的活,活出个人样来,告慰自己父母的在天之灵。
这不仅是支持他走下去的动力,更是他能有别于其他同龄的准太监、脱颖而出的关键。
终于,在经历了五年多的战火历练之后,马三保辗转进入了燕王朱棣(也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永乐大帝)的府邸,成为了燕王府里的一名不起眼的服务员。
然而一个人之所以优秀,从来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道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和人的聪明才智等先天条件其实并没有什么云泥之别,最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后天努力。
马三保虽然生来聪明,但他后来的机会和成就还是得得益于自己的家教和个人的不懈奋斗。
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马三保从小就十分的勤奋好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年幼时期形成的好习惯,往往可以令他受益终身。
对马三保而言,这一点在他进入燕王府后不久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聪慧好学、勤奋努力的他很快就引起了燕王朱棣的注意,并让他做了自己的近侍,这对时年尚幼的马三保而言,从此以后无疑比其他的小太监有了更多的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机会。
当然,要想成为后来伟大的郑和,年幼的马三宝仅凭自己的聪明机敏和乖巧伶俐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他也特别的勇敢血性,虽然自己的身体有残缺,但他在战斗意志和勇敢精神上一点儿都不输那些正而八经的须眉男性。
在跟随燕王之后,马三保跟随着年轻的朱棣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于两军阵前经历了无数战斗厮杀,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战功,进一步令朱棣对自己更加青眼有加。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皇帝位。
在朱棣看来,父死子承、兄终弟及,这才是符合封建王朝皇位继承的法律程序的。
可是自己老爹竟然把皇帝的宝座让给了他的孙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这让素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燕王朱棣十分难以接受。
于是他带自己的亲信谋臣姚广孝的支持下,发动了历史上著名“靖难之役”,从自己的驻地北京起兵,一路南下进攻首都南京。
然而起兵容易、获胜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朱棣虽然是朱元璋能力最为突出的儿子之一,也手握重兵,但他跟坐拥皇权、广有天下的建文帝朱允炆而言,实力还是太弱了。
靖难之役先后打了四年多,朱棣无数次的失败并面临被团灭的危险,但他在自己的努力和一众能臣谋士的支持之下,最终还是攻下了南京,抢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帝宝座,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
而在靖难之役四年艰苦卓绝的历程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凶险的无疑是郑村坝战役。
而就是在这场战役中,朱棣最为宠信的近侍之一马三保,不但作战勇猛顽强,而且还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干,主动向朱棣献计献策。
眼看战役进行到决胜阶段,朱棣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马三保的计策,一举大败朱允炆手下大将李景隆,最终获得了郑村坝之战的胜利。
也正因此,战后朱棣感叹马三保的军功,亲自赐他郑姓。
从此,那个从云南边陲一路走来的可怜的小男孩儿马三保消失了,而郑和的名字,注定要在未来的历史天空中,留下耀眼夺目的熠熠星光。
三
提起郑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
他的壮举史无前例,不但充分展现了明朝的大国风度,还与沿线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并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历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考试的时候这也是标准答案。
但历史书上并没有告诉大家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以及他每一次下西洋所经历的波涛汹涌、风诡云谲。
说到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还得从永乐大帝朱棣身上说起。
公元1402年,朱棣的大军攻破应天府,也就是今南京市,兵临城下,但并不派兵进城。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说到底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亲叔叔,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如果冲进宫去杀了自己的亲侄子,那势必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
朱棣是不会这么干的。
他打的如意算盘是——只要自己包围皇宫,那走投无路的朱允炆最终的选择只能有两个,一是主动下台,让位给自己;二是自尽身亡。
但是这一次精明强干的朱棣却大意了,自己的这位小侄子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软弱无能。
在重兵围困、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朱允炆竟然在宫内放起一把大火,然后就神秘地从皇宫大内消失了,而且消失得无影无踪、犹如人间蒸发。
朱棣得知宫内起火,心知不妙,赶紧派出亲信搜索队率先冲进宫内,一路挨个儿房间的搜索,地毯式查找朱允炆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一波又一波的人在经过挖地三尺般的搜寻之后,回来向朱棣报告的都是同样的结果——他们并没有发现朱允炆的下落。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明朝历史上最大的谜团就此诞生。
不过朱棣还是从被俘获的宫女太监们的口中侧面获知,朱允炆在最后的关头并未自尽,而是带着自己的亲信,通过外人不知道的秘密通道潜逃出宫,不知所踪。
这让朱棣追悔莫及,哪怕自己已经身穿龙袍、坐上了皇帝宝座,也是终日寝食难安。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个皇帝无论是从法律程序上,还是人心道义上都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朱允炆死了还则罢了,但凡他要是瞅个机会重出江湖、昭告天下我还活着呐,那自己这个皇帝瞬间就成了冒牌货,是不能得到天下人心的。
自己这四年来多来所有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于是朱棣在谋臣姚广孝的建议下,秘密派出了两拨人,展开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寻找。
这两波人的首领,一位叫做胡濙(音赢),另外一位就是郑和。
凭此也能看出,郑和在永乐大帝朱棣心目中的地位。
寻找废帝朱允炆,本就是朱棣内心最见不得光的秘密,所以能够让他委以重任、放心托付之人,在他心中的重量自然非同一般。
按照朱棣的绝密指令,胡濙负责在国内寻找朱允炆,而拥有丰富航海知识的郑和则被委以更大的重任——组建一支规模空前的帝国舰队,万里伏波、远下西洋,为朱棣寻找心腹之患。
因为据不可靠消息,朱允炆在逃出皇宫之后,知道自己在国内难有立足之地,所以率众出海、远避重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插一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身处内陆,郑和为什么会有着丰富的航海知识呢?
这一切得从郑和家族的宗教信仰说起。
郑和一家笃信伊斯兰教,和所有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一样,在他们的心中圣地麦加永远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一生之中如果能去一次麦加朝圣,那将是无上的荣耀和福报。
对于身居云贵高原的郑和家族来说,从陆路跨越千山万水去圣地麦加,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一路南下,穿越东南亚,由印度洋出海西行,反倒是更容易的选择。
郑和的爷爷和父亲都有过乘船出海、去麦加朝圣的经历,所以郑和从小就听父亲讲述他们家族朝圣途中的航海经历,耳闻目染,无形当中获得了许多的航海知识。
再加上他谦虚好学的习惯,在成为燕王朱棣的亲信近侍后,更是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博览燕王府群书,进一步巩固和学习到了更多的航海和天文地理知识。
四
所谓的成功永远都不是偶然的,而且在成功的道路上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四个字。
世人皆知郑和七下西洋,但却不知道其实他的每一次远航都伴随着极大的危险和兵祸。
就拿郑和第一次次下西洋的经历来说,那就是相当的险象环生,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外交政治军事方面的巨大失利,更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毕竟他们所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从来没有任何的前人经验可供借鉴,个中艰辛与困难,非常人所能想象。
当郑和舰队离开祖国,行驶到爪哇国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惨剧突然发生了。
当时的爪哇国正处在内乱之中,国内有东、西两个国王,双方正在内战。
最终还是西王更为厉害,打败了东王,并一举占领了对方的领地。
好巧不巧,郑和的舰队此时正好途径站区,驶入了原本属于东王的势力范围。
爪哇西王的军队不问青红皂白,悍然攻击了郑和的舰队,杀害了170多名随行人员。
郑和麾下的士兵们愤怒了,他们纷纷向舰队总指挥郑和请愿,自愿杀进城去,一句荡平弹丸之地爪洼国、将爪哇西王大卸八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大明天威。
但郑和并没有下达作战命令,而是选择了外交手段。
他深知自己此行的目的,无论是寻找朱允炆、还是为永乐大帝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都必须坚持和平的原则。
灭掉爪哇小国不过举手之劳,但这样一来也会让沿线诸国得到错误的信号,以为明朝的这支船队乃是为征讨而来,那么未来所有的使命都将会无法完成了。
郑和在这样群情激愤的时刻,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外交官所应该有的理智。
而他的隐忍换来的是爪哇西王被吓得魂飞天外,不但点头哈腰向郑和反复解释,还用最快的速度派人去中国南京,向朱棣请罪。
因为他深知自己这颗脑袋之所以还长在脖子上,是因为这位郑和大人给了自己活路,如果再敢造次,那滚滚而下的,可就不知道是多少颗人头了。
在关键时刻能够克制愤怒、保持理智固然难能可贵,但是郑和在遇到真正的贼人时所流露出的威武霸气以及杀敌的手段和智慧,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当郑和的船队从印度的古里返程,并来到三佛齐旧港时(也就是如今的印尼马六甲海峡附近),他遇到了长期盘踞于此地的著名海盗王陈祖义。
陈祖义是中国潮州人,因为在朱元璋时代犯了重罪,不得已逃到南洋当了海盗。他纵横南洋水面多年,兵强马壮、势力很大,到最后甚至取代了当地一个名叫渤林邦国的国王,自立为王。
陈祖义能把海盗这份职业做到如此地步,自然也非等闲之辈,深知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在明朝是挂了号的,明成祖朱棣更是悬红高达七百多万两白银要自己的脑袋。
所以陈祖义选择了向明朝纳贡称臣的政策,只不过他纳贡的方式很特别,还是靠自己的老本行当海盗。
他每次派遣使团前往明朝进贡,都是空着船一路抢过去,见什么抢什么,等到朝贡结束返程的时候,再一路抢回来,两不走空。
所以看到郑和船队的到来,尤其是那满载金银珠宝,准备返回国内的宝船,陈祖义体内贪婪的神经受到了严重的刺激,贪欲战胜了理智,他竟然决定把郑和这支远洋特混舰队也给抢了。
说干就干!
陈祖义为人奸诈多谋,他知道来明的来硬的自己是干不过郑和的。于是他给郑和写信说自己要投降,希望他能向朝廷美言,宽赦自己的罪过,并且在信里跟郑和确定了投降的日期和具体细节。
作为久经沙场的郑和,他的对敌经验和军事手段自然是像陈祖陈祖义这种海盗出身的小瘪三所无法比拟的,他一眼识穿陈祖义的诈降奸计,然而却不动声色,而是将计就计、暗中安排。
陈祖义见郑和毫无防备,以为自己奸计得售,于是志得意满的他在约定的投降时间,率领船队,并在船舱中暗藏武器,大摇大摆地开进了郑和船队的锚地。
眼看郑和旗舰越来越近,陈祖义突然下令,他所率的精兵驾驶快船突然加速,朝着郑和旗舰发起了冲锋。
就在陈祖义以为将要大获全胜之际,突然发现郑和旗舰上所悬挂的红灯变为绿灯,一时间杀声四起,无数只小型战船从那些高大的宝船背后出现,载着着明朝精兵,将陈祖义一帮乌合之众团团围住,并用最快的时间结束了战斗。
此战明军斩杀陈祖义帮众五千余人,并击沉、缴获战船多艘,而海盗王陈祖义也被活捉,并由郑和船队带回国内,最后由朱棣亲自签署了斩首的命令。
五
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学到明朝历史,知道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但是并不知道这一壮举背后的许多故事。
而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不断的学习,才慢慢了解到历史故事的精彩以及历史人物的伟大。
其实,这正是学习历史的妙处所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沉迷于历史故事本身,而是更多地通过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去追寻参与并推动这些历史事件演进发展的一个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
纵观他们坎坷多变的成长历程,剖析他们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动机与选择,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与智慧,从而得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才是我以为的历史之妙。
贤相魏征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明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古人诚不我欺!
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网络上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到,我们不再一一赘述。
而我为列位朋友讲述郑和的故事,只是想带领大家纵览郑和极为励志的一生,感受他的力量,知晓他的不容易。
当然,也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显得他的人生更为励志。
要知道,郑和前半生所经历的种种事件,无论放在哪一个年代,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而言,都可以说是严峻的灭顶之灾。
但是郑和人在逆境,却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不断地努力前行,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并最终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人生,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再有几天,2020年就要结束了。
这一年每个人都十分的不容易,尤其临近年底,许多朋友往往发些牢骚,抱怨生活的艰辛和困难。
这可以理解,所以我在这里也很想通过今天的故事,为列位读者朋友们加加油、打打气。
人生短暂,生命有限。
但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汗水,决定了你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
加油!与列位共勉!
PS:
郑和下西洋的一些有意思的小知识。
1、郑和的宿命
他第一次下西洋,最远去到了印度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并在古里刻了一块碑。
碑文曰: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而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返程时,病逝于古里。
2、郑和宝船
宝船的吨位,按史料记载,最大的旗舰“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
按明代度量衡换算,此船长达一百四十多米,甲板面积几乎赶得上一个标准足球场。
船上不但可以驰马,而且各项生活设施十分周全,还能种菜养猪,船员生活条件十分舒适。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明代造船厂遗址曾出土一根长达11米多(三层楼高)的木杆,经鉴定乃是宝船的舵杆。
按此推算,郑和宝船在当时,妥妥的无敌巡洋舰,后世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坐船与之相比,小得就像艘舢板。
以至于后来的麦哲伦船队到达北非时,当地的黑人老哥们见到欧洲人自认为先进得不得了的舰船,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你们这些破船有啥好牛的,中国人的大船早就来过了!
3、郑和船队的武器装备
即便在如今看来,郑和船队的武备也足够强大,能够发射火药的大炮和火枪已经普遍装备。
凭借这样的武备,发动一场规模以上的战争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虽然多次动用武力,但都是在受到攻击的前提下,从不像后世西方的那些“探险家”们一样主动攻击和抢掠。
所到之处,所有国家无不被来自遥远帝国的威望和仁德所征服。
4、郑和的收获
郑和七下西洋,不但带回诸多番邦宝物,更是为永乐大帝带回许多珍禽异兽。
就比如传说中的瑞兽麒麟,不过根据明代画稿显示,所谓的麒麟乃是长颈鹿。
5、郑和航海资料的佚失
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大帝去世之后,奉新皇帝朱瞻基之命进行的。
但是在此次出行之前,他前期下西洋所有的航海资料全都不翼而飞。
据传郑和航海资料的被毁是因为当时的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因为在他看来郑和下西洋乃是前朝“弊政”。
不但耗费巨大,而且对国家和百姓并无好处,所以他为了明宪宗朱瞻基不再组织下西洋劳民伤财,自作主张毁掉了所有资料。
6、郑和的未卜先知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前,在江苏太仓天妃宫刻了一块《通番事迹记碑》,记载了自己大半生的航海事业。
考虑到太仓离都城南京很近,自己将来死后很有可能招人嫉恨,将此碑毁弃,于是他又命人在远离南京的福建长乐天妃宫刻了一块同样内容的石碑,作为备份。
长乐的这块碑名为《天妃灵应之记》,郑和死后,太仓的《通番事迹记碑》果然不知所踪,而未记载于文献的长乐石碑却被后世考古所发现。
7、郑和的使命
建文帝朱允炆自然是没有找到的,其实到了后来朱棣皇位坐稳之后,他已经不太担心朱允炆再出现了。
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郑和所负的真正使命的痕迹。
也就是文章开头他和锡兰山国王的那场战役。
按照锡兰山国历史记载,他们的国王之所以敢于向郑和舰队发起攻击,是因为中国人太过豪横,非要夺走他们佛寺里珍藏的佛牙舍利。
关于佛牙舍利这一点,明史中也有记载,但双方是不是因为这颗舍利才开战的,那倒不一定。
我是这么看的,建文帝朱允炆出逃时,传说他是落了发,穿上了僧袍,假扮和尚跑掉的。
而且建文帝信奉佛教,所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郑和才会在下西洋的途中逢佛寺就进,其目的自不必说。
——分割线——
今天的故事就是这样,喜欢的朋友们别忘了点赞在看打赏素质三连。
更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咱们下期再见。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