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肿瘤医院唐丽丽教授:中医药为癌因性疲乏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治疗思路
在肿瘤医院,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患者在无声的痛苦着。通过梳理近两个月来对专家的采访和分析每位专家对疲乏的评价与描述,我从心底感受到,疲乏虽然不像癌痛那般难以忍受和痛彻心扉,但这个看似“不痛不痒”的症状,却如同水滴石穿般的冷酷而又煎熬,一点点侵蚀着癌症患者的精神,让本就千疮百孔的身体和心灵,更加雪上加霜。
唐丽丽 教授
癌因性疲乏,也叫癌症相关性疲乏(简称CRF),是临床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医学上将该症状描述为“一种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续的身体、情感和/或认知方面的主观的疲劳感觉及精力衰竭感,并且该疲劳并不能通过休息有效缓解,干扰日常生活及功能”。日前,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作为大会官方战略合作媒体,《医师报》在主会场设立“新闻会客厅”,特邀肿瘤领域专家就热点话题和肿瘤医生关心的内容进行探讨。我们,有幸邀请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教授做客《医师报》新闻会客厅现场,针对肿瘤患者的高发症状——癌因性疲乏的现况和治疗现状进行讨论。
这个几乎100%会出现的症状正在被忽视
“癌因性疲乏在癌症患者出现的症状中发病率最高。不夸张地说,癌症患者出现疲劳症状的发生率几乎接近100%,这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癌因性疲乏。”
—唐丽丽教授唐丽丽教授从事多年肿瘤社会心理学工作,在临床中遇到了大量的备受CRF折磨的患者。她告诉记者,临床中约70%~10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而75%的患者有重度疲乏。“临床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癌症患者说,我一点儿劲都没有,我完全没力气下床,我的腿都提不起来。甚至很多患者不仅仅表现为体力的缺失,还有情感和认知上的疲劳,主要表现为对治疗不积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等。这类患者从整体上来看,表现为从身到心的疲劳状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唐教授说道。我们知道,肿瘤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体能下降,是患者感觉到疲乏无力的因素之一。同时,这种疲乏反过来又导致患者活动量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有的肿瘤患者在未诊断癌症时,莫名的出现疲乏、无力,即使什么都不做,还是会觉得很累,整天都想昏昏欲睡,于是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不幸患癌;有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癌后,常常唉声叹气,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情绪持续低落,甚至有厌世等消极心理,对待治疗也不积极。这都与疲乏密切相关。唐丽丽教授介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340例癌症患者常见症状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中,疲乏的发生率最高,比例高达89.4%。还有研究指出,CRF贯穿于疾病的全程,30%的癌症患者每天都感觉到疲乏。而且不同癌种之间CRF的发病率也不尽相同。唐教授指出,尽管数值如此之高,但在现阶段临床上,对CRF的诊断还处于模糊状态,很多医生不重视疲乏的发生和发展,更不重视CRF的治疗,也严重影响临床患者的生存质量。
治疗癌因性疲乏,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疲乏的患者不像癌痛的患者,癌痛的患者‘会叫会哭’,同时又有有效的药物,可是疲乏的患者却叫不出来,他们只能在家躺着,连话都不想说,悄无声息的忍受着疲乏带给他们的无力感,这群患者似乎被遗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唐丽丽教授唐丽丽教授认为,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进步,早期肿瘤患者及肿瘤幸存者越来越多。因此,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症状控制已和肿瘤治疗处在同等重要级别。目前,肿瘤患者癌痛、疲乏、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等症状治疗,已通过一系列的指南和规范纳入到肿瘤患者治疗质控标准中进行管理。
由唐丽丽教授执笔的《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 是我国第一部心理社会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对肿瘤临床医护人员和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就在近日,随着国内外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又有大量研究发表,《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版在我国学界专家的更新和修订下重装问世。此次更新内容指向多个肿瘤心理的薄弱环节,更新内容超过30%以上。
在此次CCO大会期间的肿瘤心理学专场,唐教授特别针对此次新指南更新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表示,近年来,包括癌痛、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癌因性疲乏在内的肿瘤症状管理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的关注,其中尤其是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唐教授明确指出,癌因性疲乏是需要治疗的,而且越早介入治疗越好,其治疗的范围,应从生理、心理、功能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全方位进行。
唐教授介绍,从目前癌因性疲乏的药物治疗来看,主要包含中枢神经兴奋剂、皮质类固醇、甚至抗抑郁等药物。这类药物的特点是短期缓解效果好,但如果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很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药物干预尚处于研究阶段,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没有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支持,包括用多少剂量,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干预,以及患者的一些基础疾病怎么样去做好平衡。同时,老年人和癌症患者使用中枢兴奋药物最佳剂量和使用时机也没有确定,所以,目前全球针对疲乏并没有一致认可且规范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彰显优势,带给患者新希望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医药在这场战疫中的表现,也为祖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其实,在肿瘤患者的症状管理中,老百姓也更愿意接受中医,且依从性较好。”
—唐丽丽教授
唐教授指出,通过临床观察,中医药的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手术、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食欲、躯体和心理疲乏的症状,让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中药开展了癌因性疲乏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一些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改善食欲、增强体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显示,中药配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改善患者疲乏中疗效显著,结果显示,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2018年世界肺癌大会,山东大学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领衔的一项关于观察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多中心研究引发关注。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改善食欲,增强体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唐丽丽教授介绍,目前中药已经纳入《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中,让祖国医学在改善癌症患者的症状方面,发挥应有的效能,为肿瘤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治疗思路。我们愿意把祖国的中医药推到改善癌症症状的轨道上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