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最美古地名探源/之四:从“白虎营”到“百福荣”!
宁远县清水桥镇百福荣村位于佛教圣地阳明山的南麓,它是一个由朱、石、邓、郑、龚、万、李、杨(欧阳)、尹、陈、蒋、房、盘等姓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大家庭。该村现有人口1600余人,朱姓、石姓是村中的大姓,人口占比都达到了村里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其他姓氏合占百分之四十。
村庄东北方与大坝头村相望,西南方与新坝头村相邻。双龙水库左干渠从后龙山上通过,直达柏家坪镇的灌溉区。除新修的通村公路之外,一条光滑的石板古道穿村而过,那是从前的永州府连接舂陵古郡的一条官道。潇湘源头麻石河水紧贴村旁流过,灌溉这一带的良田,让这里成了稻香鱼肥的好地方。
相传这个村子原来是明朝的驻军之地,叫白虎营。遥想当年,大营盘里插的是白虎旗,塑的是白虎神,将士穿的是白虎衣,练的是白虎操,真可谓虎虎生威,豪气冲云霄。这支勇猛的队伍称得上王者之师。
朝廷撤走了军队,白虎营便成了老百姓的家园。一户姓朱的人家首先搬到这里,住进了昔日的营房。时至今曰,村里的这块地方还叫营房村。
紧随朱员外而来的是一户姓邓的人家,他家选择在一处背山临水、条件很不错的地方安了家,这就是现在的上邓家。
多年的勤耕苦作换来了两家人丰厚的财产,安乐的生活。但是对于朱家人而言,这块风水宝地也有它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它只管旺财,不管旺子孙。朱家在白虎营住了两代人,两代都是男丁稀少。这就愁坏了朱员外。朱员外花银子请巫师改改自家的运程,好让子孙兴旺一些。你猜得了好几两银子的巫师做了什么?他呀,只留下一张长长的字条,那上面写到:君姓“朱”,音同“猪”,在虎口,不利居。劝朱君,找石匠。塞虎巢,去孽障。旺子孙,福运长。
看明白了字条里的意思,朱家朱员外马上去请本地的一名石匠,希望他能帮忙“塞虎巢”。石匠来了,吃饱喝足之后,他背着手,在废弃的军营上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的他最后竟然不辞而别。为什么?他认为白虎营里还有虎神盘踞,那是不能得罪的,一旦触怒了它,你会罪责难逃、噩运缠身呢!
石匠逃之夭夭,头也不回。朱员外可谓是一筹莫展。有一天,一位姓石的员外从冷水滩石家坝那边回石家洞老家去探亲,路过白虎营。朱员外热情地招呼了他,留他在家里吃晌午饭,并请来了邻居邓员外作陪。三杯酒下肚,石员外说起石家坝那边人多地少,自己想搬家。朱员外也倾诉自己的心事,把找石匠打石条镇石虎而人家不肯帮忙的苦恼说了出来,还叹了一口气。邓员外插话对朱员外说:“我们这里地广人稀,何不请石员外搬过来跟我们做邻居呢?请他做邻居,那就应了巫师所说的以‘石’镇虎、‘石’塞虎巢呀!”
邓员外的话点醒了朱员外,朱员外当即叫他一起陪石员外出门走一走看一看,让石员外对地方上的自然条件有所了解。石员外见山上草木丰茂,山下多的是可以开垦的土地,灌溉又有河水提供的便利,便动了心,风风火火地搬家去了。石员外选择的风水宝地就是现在的石家老屋场。
有石家人来到了白虎营,虎神就被镇住了,变老实了。一二十年下来,朱家男丁兴旺,迅速开枝散叶。石家创业有方,迅速繁衍壮大,成了一个大家族。三个大家庭中的朱、石两家住得近,经常互帮互助,后来结成了儿女亲家。彼此相安,可生百福,其他姓氏的人见状,也纷纷搬来白虎营居住。就这样,朱、石两家与其他姓氏共荣共进,让一个旧营盘发展成了人丁兴旺感情融洽的大村落。
虽然有“石”镇“虎”,村子里的人们还是嫌地名带有一个“虎”字,仍然有些犯煞妨主,于是合计商量,改了一个好听好看的地名,叫“百福营”。后来,村民们嫌地名里的“营”字还是没有跟军队战争彻底脱离干系,于是改“营”为“荣”,干脆把村名变成了“百福荣”。意即天公地母赏赐人间百福,村里的各姓氏会共同繁荣。
百福荣这个村名就这么定下来了。
(百福荣村石国旺先生等人参与了本故事的修改定稿,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