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十三年!史上最奇特的《李氏族谱》明朝一直用洪武纪年
梅木塘和大山背《李氏族谱》的特殊纪年方法
我们先一起来看大观岭《李氏族谱》十分特别的谱录纪年方法。谱录中出现“洪武三十七年”、“洪武四十三年”、“洪武壬子”等纪年方法。
谱录中有“洪武三十七年、洪武四十三年、洪武壬子”的明确记录
谱中记录:“第三世祖:德兴公,原命生于洪武三十七年甲申四月初四日未时,殁于甲申年三月二十三日巳时,安葬地名婆婆落山……”“祖妣彭氏凤娘,原命生于明洪武四十三年己丑正月十六日亥时,殁于明四月初四日未时,殁于甲申年三月二十三日巳时,安葬地名婆婆落山……”
我们再来看看较此份记录晚一些的纪年法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省略了皇帝年号,直接用了天干地支纪年法,而实际上是承袭前文“洪武”纪年法。因为,该大观岭《李氏族谱》,凡记录清朝出生或死亡的,则都有清朝皇帝的年号。
天干地支纪年法前别无“洪武”,但承前文仍为洪武
大观岭《李氏族谱》的这种纪年方法,类似于朝鲜在明朝灭亡后,一直用“崇祯”来纪清朝年代。“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开国年号,一共只有三十一年,为啥这里却出现了“洪武三十七年”、“洪武四十三年”、“洪武壬子”(实为“洪武六十四年”,即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
我们知道:朱棣夺取建文政权之后,就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也就是说,大于洪武三十一年的年纪年数值实际上是代表建文帝当政年号,朱棣不让建文年号出现,所以,这些建文粉丝们就这样换着法子来纪念建文皇帝。而这种纪年方法,我们是在宁远县大山背和梅木塘的族谱中看到的。
无独有偶,我们在今新田县龙池寺所在的村,也见到了这种纪年方法。
新田洞心村《胡氏族谱》也可见这种特殊纪年方法!
《胡氏族谱·龙池寺记》
在新田县洞心村的《胡氏族谱》中,有一篇文章叫《龙池寺记》。有这样一段记录:“距族左数武之龙池寺者余先公居安福时与僧大德所建寺基简陋禅房萧条。迨大明洪武先师复与僧善坚重修庵院备置鼓钟规模为之一振……”这段文字可以有三种断句法。
断句法①“距族左数武之龙池寺者,余先公居安福时,与僧大德所建,寺基简陋,禅房萧条。迨大明洪武,先师复与僧善坚重修庵院,备置鼓钟,规模为之一振……”
断句法②“距族左数武之龙池寺者,余先公居安福时,与僧大德所建,寺基简陋,禅房萧条。迨大明,洪武先师复与僧善坚重修庵院,备置鼓钟,规模为之一振……”
断句法③“距族左数武之龙池寺者,余先公居安福时,与僧大德所建,寺基简陋,禅房萧条。迨大明洪武先师复与僧善坚重修庵院,备置鼓钟,规模为之一振……”
其实断句法②和断句法③的断句意思是一样的,它们所表达的是“洪武先师”与僧人善坚重修庵院。断句①则把“大明洪武”直接看成了时间。那么,究竟那种断句法对呢?
龙池寺由铁峰(大明皇朝先师)重建于明永乐三年(也有说永乐二年的),这在《永州府志》中记录得清清楚楚,同时,也以这位铁峰先师为始建祖。虽然,铁峰之前有宋僧人大德建在前,但铁峰重建龙池寺时,龙池寺只余寺基,所以把铁峰视为龙池寺始祖。
龙池寺的《缘化袈裟记》中,明显可以看出,铁峰和师祖梅是同一个人。而梅则是梅木堂村的开村祖,就是这个梅将梅木塘李氏从大山背请到梅木塘后,梅木塘和大山背李氏的谱才开始一直用“洪武”纪年。
那么洪武先师是谁呢?如果不是朱元璋,那只能是建文帝了。由于永乐年间,朱元璋已经去世,而建文帝则二、三十岁年纪。固此,这里的洪武先师实指建文帝朱允炆。
也就是说,用洪武纪年,实际是为了纪念建文帝。
为啥要用洪武纪年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梅即梅母堂的开村始祖铁峰,临终前立的一块碑《乐善堂章程·后补章程》。碑文写道:“誓词 维皇上御极之 年岁次 月 日 等谨以牲醴香楮之仪致誓于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块碑要求永远以这位皇上御极的时间来作为纪年方法,然后每年祭祀。这此一句话中,出现了“皇上”和“二帝”一词,说明此皇帝即明二帝。而明二帝就是建文皇帝。所以说,用“洪武”纪年,其实是建文帝临终前的安排!因为,这里的人受到了他很大的恩惠!正所谓“远近咸叨厚福,新宁均感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