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拜谒中山陵】◆王瑞松

作者简介
王瑞松,山东青岛人,汉族,笔名:鹤松。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於《中国散文网》《青岛新闻网》《巴渝文化网》《风光网视》 《商南文旅》《老年生活报》《青岛早报》《作家报》《齐鲁文学》《文学百花苑》《中国文艺家》《鸭绿江》《参花》《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及平台。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收入多种文集中。
拜谒中山陵

南京,我来过多次,这里虽然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唯有“中山陵”对我最具吸引力,是我每次来南京必去的地方。

这次,是在南京城里跟着一个旅游团到中山陵。大巴穿过喧闹的市区,进入陵园路,忽然想起80年代初第一次到南京,那是个晴朗的五月天,那时我还年轻,兴致所致,从玄武湖徒步走到了中山陵。陵园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遮云蔽日;山坡上草木茂盛、绿意浓浓。那时路上汽车少,人也少,整条陵园路笼罩在静谧。肃穆的气氛中。

车到中山陵,大气恢宏、气势磅礴的中山陵,又一次展现在我的面前。

据说,中山陵墓址是孙中山先生生前亲自选定的,在他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首先来到一个半月形广场。若从空中俯瞰中山陵就像一座“警钟”图案,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钟摆锤。这“警钟”的图案,好像是在警示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广场上游人如织,来自四面八方,有南腔也有北调,还有远渋重洋的金发碧瞳。孙中山先生虽然逝世多年,但他反帝反封建的不朽一生,永远活在世人的心里。鲁迅先生说的:“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

中山陵的入口是一座花岗石牌坊,中门横楣上镌刻着先生手书 “博爱”两个鎏金大字,这牌坊称为“博爱坊”。“博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核心。

中山陵,南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墓道两边的雪松树、桧柏树、银杏树,高耸、挺拔,两两相对,就像两列忠诚的卫士守卫在墓道的两边。每次行走在这条绵长的墓道上,我的心总是不能平静,脑海里断断续续地浮现出中山先生革命的人生:

先生早年在香港学医,并成为医师。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做为半的屈辱,于是他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决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他首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提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期望世间充满充满“博爱”。他在革命的道路上历经磨难,领导了多次起义,多次失败,多次流亡,但他不屈不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他的《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了他心中的中国宏伟蓝图。其中的《实业计划》,提出修建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并进入青藏高原,来促进商业繁荣;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等项目。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癌症在北京逝世。在他弥留之际,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孙中山先生先知、先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殚精竭虑,不愧为中国革命的先驱。

……

墓道的尽头是像天梯一样的层层石阶。仰望着石阶高处中山先生的祭堂,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油然而生。石阶共有392级分八段,每段有平台相隔,共有十个平台。据说这392和10这两个数字都有一定的寓意。

沿石阶上去,依次有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筑。陵门是三拱门,正门上刻“天下为公”四个鎏金大字,这4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天下为公”而奋斗。

登上了陵墓的最高处——第十层平台。我站在这陵墓最高的平台上放眼望去,山下一片林海苍茫,远处隐隐可以看见南京城里的身影。我脑海里不由地翻开了中国历史:南京城,"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这背后有多少的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南京城又是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

如今的南京一派繁荣,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色汽车川流不息……如今的中国,东方睡狮已醒来,积弱积贫的东亚病夫已成历史,中国的铁路、公路已经四通八达,早已进入青藏高原直通拉萨;三峡大坝也早已建成发电,中国的高铁已为世界瞩目,中国的钢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祭堂就位于平台的正中。祭堂的屋顶为重檐九脊,三拱门上分别刻着“民族”、“民生”、“民权”6个大字;门楣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所书的“天地正气”4个金字,

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底座上刻有孙中山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大理石护壁上刻着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

祭堂与墓室相通,祭堂后有两重铜制的墓门,门框是由黑色大理石砌成,门额的横匾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字。

墓室是圆形的,地面铺着白色的大理石,中央是长形墓穴,安放着大理石的石棺,棺里仰卧着孙中山汉白玉的卧像。先生身着中山装,安详而眠。墓穴周围筑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

前来瞻仰的人很多,我随着人流默默地沿卧像绕行一周,心里暗暗地向中山先生的卧像三鞠躬,致以我的敬意。

孙中山先生,安息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