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㭠与鞠敬伟|一美一民《九里里山圪垯十里里沟》
唱过同一首歌的李㭠和鞠敬伟,两位女高音的交集是中国音乐学院。
在声乐教学上,中国院和中央院有所分化,这是公家的安排。中国院干洋为中用的活儿是正差事。上世纪中国院建立的时候,一大批西洋技法的歌者到这个学院来搞教学。李㭠女士(1932-1977)就是其中之一。
李㭠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也是一位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她195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系,留校做教师了。她跟我说,因为从小就在教堂的唱诗班里唱歌,天生就是个洋嗓子,所以,很顺利地就考进了音乐学院,以西洋声乐为专业。 李㭠留下的音响资料并不多,但是,都是些有特点的歌曲。作为洋唱法来说,她留下的音响有电影《复试》中的声乐练习曲,那是一段很地道的西洋唱法的示范。她还留下一些民族风格的歌曲,如电影《英雄儿女》中说唱风的《歌唱英雄炊事员》“说老李,唱老赵……”;还有电影《青松岭》中的“长鞭一甩叭叭地响”那一段脍炙人口的二重唱,那是她和王秉锐一起唱的。她留下了劫夫的《摇篮曲》,唱得非常细腻动人,在中国作曲家所作的摇篮曲中,是很精彩的一首;吕远作的《九里里山圪垯十里里沟》也是她录的唱片,至今,我还是觉得这支歌属她唱得最好。
《歌唱的燕子》作者 孙玄龄
文章收录在《声响年华》(孙玄龄著,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发行)
因为早逝,李老师被关注的程度受到影响。她那首《英雄炊事员》以及首版《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男声合作王秉锐)由于长影流程的陋习,造成了无可避免的信息混乱。当下很多传媒仍把这两首歌的女声歌者名字分别安在张映哲和韩溪头上。
李㭠是一个学美声的人,或许由于工作职责的框定,在美声服务中国味儿的实践方面她起步很早,我个人认为也有成就,上面提到的电影插曲算是这些实践的成果,她探求民族声腔如何在这个西洋“管子”中进行生动的表达,《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这支民歌风鲜明的歌曲又是一例。
李㭠表演《秋收忙》,1963年于山东文登
《九里里山圪垯十里里沟》(多数歌本写成《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个人认为“圪垯”更准确,老唱片上也是这么写滴)创作于1960年,在中国音协组织的采风中,《诗刊》编辑部许敏歧把一首刚刚写好的歌词交给吕远,得到作曲家的高度认同,熬了一夜,吕远伏在窑洞的土炕桌上谱成了曲。这支歌融合了山西陕西民歌的元素,对黄土坡上朴实生动的风情充分表达了出来,旋律流畅舒展。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段旋律大起大落,开阔畅亮。第二段转到下属调,热情奔放,很有动感。结束处十一度大跳,将歌词主旨突出了出来。这支歌最早的演唱者,李㭠是之一,或许是最早灌录唱片的人。我记得郭兰英歌曲集(书籍)中也印了这支歌,表明郭兰英也唱过,但是没见到录音。这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土洋”皆宜的女高音独唱歌曲,也很早就进入了学院派在校习唱的曲库。
借鉴西洋唱法的技术演唱中国民间歌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中国音乐高校声乐教学的一大课题,且在“文革”前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果。某些不着四六的作者把“土洋结合”的起点指针拨到金铁霖先生的教学季是无知,但有些以讨论声乐为名头的公号刊发的文章中或多或少地也宣扬这种观点便是心瞎(又或许,运营公号的人本是卖保健品转岗的营销咖,点击率是王道,瞎说也是一款工具)。我说这些话并不是不满金铁霖先生哈,我的意思是铁霖先生是结合理念传承脉络中的一截儿,之前之后都有在教学能力与之比肩的老师,不能因为他有优秀弟子那啥了,就非得那样子的扬腕儿。金老师的优秀弟子,我认为不能忽略的一位,叫鞠敬伟。当下有个靠医美换脸上位的流量妹子鞠婧祎(yī),有些人念错第三个字,就跟鞠敬伟搭上了勾。这俩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啊!鉴于订阅本号的有不少小朋友,我特地说一下这个“错误”。我个人认为鞠敬伟是金家班里天赋极好的一位,但是毕业赶上民族声乐与流行歌曲别风头的日子,正儿八经在民族乐队伴奏下的录音我印象她就没有一例。又因为她毕业她去了谷一阿姨的中国轻音乐团,所以一迈腿就是要走“融合”之路,在民歌和唱“大歌”方面的才华就不太高光了。
三盘盒带画页中的鞠敬伟,我抠像合成在了一张图上
1986年录音
胡炳旭指挥中国芭蕾舞团乐队伴奏
音频分享 lidifa
鞠敬伟这录音,要是好好地搞一个民乐队编曲,多好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