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什么输给了朱棣?值得每个人深思
摘自网络:
朱元璋:"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说完,朱元璋笑了,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陷入沉思中;
良久,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运筹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难道自己的儿子还不能相信吗,他沉默了很久,居然也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呢?"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来,......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一直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只可惜英年早逝;
几经考虑之后,朱元璋决定册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未来帝国的继承人;
洪武年间,天下大定,
朱元璋在收拾完那些“良弓”和“走狗”之后,就有了开篇祖孙俩的一番对话。
朱允炆虽合法的继承了皇位(即建文帝),也成功预测到他的叔叔们会有异心,但最后还是输给了朱棣,不禁让人唏嘘。
为什么既合法,又早有预测的建文帝会失败呢?
今天笔者就其失败之原因分享一二,与君共勉。
一、冒进
冒进,主要指两方面:首先是对洪武帝朱元璋所定制度“修正”太急。
朱元璋最大的手笔是取缔了丞相制,架空了文官集团。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可能不是问题,因为他有足够旺盛的精力,足以处理各种军国大事。
但朱允炆不行,但他发现了取缔丞相制带来的弊端,于是重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使他们三人成了名义上的丞相。
除此之外,朱允炆还修改了大量朱元璋时期制定的律法,使一个原本严厉苛刻的政治变得相对的“仁”了一些。
这些相关的改动,已经从根本上违背了朱元璋的“祖训”,同时也是给篡位者最好的口实:违反了祖训,还配做皇帝吗?不打你打谁?
另外一点,就是削藩太急。
朱元璋建国初期,对自己的儿子实行分封制: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帝国周边,守卫疆土。
这就导致这些藩王拥兵自重,朱允炆对此颇为担心。这在开篇祖孙俩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于是朱允炆毅然决定:削藩!
只是这个削藩有点太急躁,刚登基就想灭掉所有藩王,这是要直接逼反自己的叔叔们。
改制度和削藩,这两件事都急躁了点;
如果能徐徐图之,甚至先徐徐削藩,再图改制,试问谁还能造的了返?
二、妇人之仁
其实靖难之役之前,朱允炆是有可能杀掉朱棣的。
朱允炆登基之时,各藩王应入朝觐见皇帝,燕王朱棣肯定也来了,但朱允炆并没有杀朱棣;
次年,朱元璋忌日,朱棣自己不敢前去,就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去。魏国公徐辉祖力劝建文帝扣留朱棣的三个儿子,以牵制朱棣。但最后朱允炆还是放走了他们,据说朱棣因此高兴的从床上跳了起来...
后来朱棣真的造反,朱允炆对将士们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句话等于给了朱棣不死光环,众将士即使有机会,也没胆量对朱棣下手了。
双方已经兵戎相见了,还说这些“虚情假意”的话,妇人之仁最误事!
三、缺乏经验
朱元璋在创业之际南征北战,但朱允炆并没有参与,所以他毫无作战经验。
而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是什么?祖训录、各种大诰、明初四大案、各地藩王......
为了避免权臣造反,朱元璋把几乎所有的武将都清洗掉了;
为了防止外敌扣关,朱元璋分封了自己的儿子们在帝国周围做藩王;
为了规范臣子、王子,发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这些看似是在为新皇帝着想,但每一举措都是一个祸根。其中让最让新皇帝无奈的,可能就是所有能战善战的武将都被清洗掉了,以至于朱棣造反时,朝廷无人可用。
建文帝最倚重的人是谁呢?方孝孺、黄子澄、齐泰。
这三人都是儒之大家,说白了就是书生。
书生治国最大的问题是:有方向没战略,有战略没执行。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执行时总会出问题。
如,削藩好不好?好,但操之过急只会失败。
没有可用之武将,没有总控战略之谋臣,建文帝岂能不败?
如上三者,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