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家庭肠外营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参与编写及讨论者(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安友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蔡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曹伟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迟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龚剑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韩春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胡俊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蒋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康维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梅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彭南海(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秦环龙(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石汉平(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谈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田伟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田字彬(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王凤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烈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王为忠()
王新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韦军民(北)
吴国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吴健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伍晓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许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杨桦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于健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张有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周岩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周业平(北京积水潭医院)
朱明炜(北)
朱维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执笔作者:吴国豪,谈善军
通信作者:吴国豪(prowugh@163.com)
原文参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37(4):406-411.
家庭肠外营养是指在专业营养支持小组的指导下,让某些病情相对平稳,需要长期或较长期依赖肠外营养的特殊患者在家中实施肠外营养。家庭肠外营养包括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性肠外营养两类,常用于慢性肠衰竭、恶性肿瘤梗阻或胃肠道不全梗阻等患者【1】。家庭肠外营养是无法正常进食或肠内营养障碍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疗法。合理的家庭肠外营养能满足患者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器官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体力及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减少医疗费用并节省医疗资源【2,3】。欧美国家开展家庭营养支持非常普遍,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以及经验【4,5】。我国家庭营养支持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不少成绩【6,7】。随着医学水平日益提高,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社会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家庭营养支持。为对家庭肠外营养加以规范和指导实施,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部分国内专家,通过相应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文献发表时间起自2000年1月1日,截至2016年12月31日),根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结果及专家经验,结合家庭肠外营养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成人家庭肠外营养中国专家共识》,以期为国内家庭肠外营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意见,科学合理地实施家庭肠外营养。
1 家庭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家庭肠外营养适用于可以出院治疗但又无法通过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的患者,通常是病情稳定的住院患者出院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延续。实施家庭肠外营养不仅需要满足肠外营养的基本条件,还要求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出院继续治疗,同时能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以及有合适的实施肠外营养的家庭环境。因此,无论是良性疾病还是恶性疾病,符合以上基本要求,都可以考虑实施家庭肠外营养。家庭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包括:
1)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出院,但存在肠功能暂时性或永久性障碍,无法通过正常进食、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或维持液体平衡,估计须通过肠外途径供给营养及液体来维持生命的时间>2周【8,9】。临床上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对象主要为短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瘘、肠系膜血栓性疾病、放射性肠炎、恶性梗阻或消化道部分性梗阻、各种原因所致的营养不良或营养素缺乏等病例【10】。
2)患者和家属均渴望并要求出院在家中继续治疗,且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家庭肠外营养的相关培训和教育,能学会和掌握肠外营养的配置和输注等基本操作以及家庭肠外营养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初步处理。
3)患者的家庭居住条件较好,具有特定的房间可供肠外营养液配置,或者附近医院能够配置和提供患者所需的肠外营养液。
对于预期生存期较短的恶性肿瘤患者,其死亡原因主要是原发肿瘤疾病而非营养不良,且该类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较差,因此,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指南均不推荐对预期生存期较短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家庭肠外营养【11-13】。有些学会虽然没有将该类患者列为家庭肠外营养的禁忌证,但却明确提出该类患者是否适合行家庭肠外营养应综合考虑患者肿瘤后续治疗的反应性、生活质量以及结局等因素【14】。因此,家庭肠外营养是否应用于预期生存期较短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原发肿瘤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特别是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积极听取患者及家属对家庭肠外营养疗效的期望值,权衡利弊。
推荐1:对于无法正常进食、肠内营养有障碍或无法满足机体需要,需长期依赖肠外营养支持维持生命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使用家庭肠外营养。
2 家庭肠外营养的组织管理
家庭肠外营养的实施涉及多个学科,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合理、全面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服务。营养支持小组是一种团队医疗模式制度,用于临床营养支持管理。营养支持小组主要由医师、营养师、药剂师和护士组成。同时还可包括社会工作者、营养专业科研人员等其他专业人员。营养支持小组负责科学地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和调整家庭肠外营养具体方案,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监控和随访,指导患者及家属防治家庭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15】。此外,营养支持小组需要评估及核实患者的家庭情况,包括住房条件、卫生情况、经济状况、心理素质等。开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家庭肠外营养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无菌操作原则、肠外营养制剂选择、肠外营养配置操作流程、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肠外营养输注管理、并发症的监测及发现,帮助建立营养制剂的供应渠道以及与营养支持小组医师及小组成员的联系方法等。一项系统评价显示,具有营养支持小组指导的肠外营养患者,肠外营养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代谢性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更容易获得合适的能量摄入【16】。
不同于住院期间的肠外营养,家庭肠外营养的安全实施对患者和负责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家属或指定人员的要求较高,要求患者和负责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家属或指定人员的认知能力和日常行为能力无明显障碍,可胜任家庭肠外营养的日常管理。患者准备出院前,营养支持小组的医护人员须对患者和负责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家属或指定人员作家庭肠外营养技术和相关知识的专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营养支持疗法的目的和目标、无菌操作基本规程、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和输注、导管护理、输液泵的使用和维护、常见并发症的识别及防治、以及营养支持疗效评价和自我监测等。须在具有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监督下反复独立实践家庭肠外营养的全部操作过程,做到准确、熟练地掌握,并通过视频或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宣教,直到医护人员评估其完全合格后患者方可出院,必要时须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实施家庭肠外营养初始阶段,患者所用的全营养混合液可以由医院药房统一配置后送到其家中,帮助其在家中建立营养液配置设备和场所,在家中配置每日所需的全营养混合液。随后在家庭肠外营养的实施过程中,由专门的医生、护士上门作定期随访和监测,对家庭肠外营养实施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访,必要时对患者和负责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家属或指定人员进行家庭肠外营养技术和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从而保障家庭肠外营养的安全有效实施。有条件的地区,患者所在的社区医疗机构有关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参与家庭肠外营养实施、随访和监测。
推荐2:家庭肠外营养的实施应在营养支持小组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小组负责并参与家庭肠外营养的全过程,包括肠外营养方案制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随访和监测,以及并发症防治等。
推荐3:营养支持小组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须对患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家庭肠外营养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及教育,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基本规程、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和输注、导管护理、常见并发症的识别和防治等。
3 家庭肠外营养配方
肠外营养底物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素组成,并采用全营养混合液或称为全合一的方式将各种营养素混合后输注。临床实践中,不同的个体对营养的需求不同,肠外营养的配方也不尽相同。家庭肠外营养的配方应根据患者实际的代谢需要、营养状态、器官功能、输注途径、方便配置以及治疗目标来制定。营养处方须考虑与其他药物或液体治疗,营养素之间以及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配伍与禁忌。营养配方必须易于混合和输注,以方便患者和医护监护者实施家庭治疗,避免使用过多添加剂,尽可能采用经济简单的配方。
根据体重计算机体每日的液体及能量需要量,简便实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对于病情稳定需要完全依赖肠外营养的家庭肠外营养患者,每日的液体需要量约为30~35mL/kg,18~60岁患者每日液体需要量为35mL/kg,>60岁患者由于机体的代谢减慢,每日的液体需要量为30mL/kg。每日能量推荐量约为20~35kcal/kg,而在发热、感染等应激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摄入量来满足代谢需要【11,14】。临床实践和经验证实,长期家庭肠外营养患者能量供给不宜太大,否则容易发生代谢性并发症和器官功能损害【7】。如果患者能够进食,通过肠道尚能吸收部分营养素,则家庭肠外营养的供给量应适当减少。
碳水化合物是肠外营养主要供能物质,应占总非蛋白质热量的60%~75%。家庭肠外营养患者每日葡萄糖的供给量约为3~6g/kg,输注期间应将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以防止由于高血糖风险而加重代谢紊乱及脏器功能损害【5,11】。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理想的供能物质,可提供25%~40%的非蛋白质热量(严重高脂血症除外)。传统大豆油来源的长链脂肪乳剂中亚油酸的含量过高而抗氧化物质含量较低,长期应用可抑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生,影响炎性调节反应。研究表明,中/长链脂肪乳剂、含橄榄油脂肪乳剂或鱼油脂肪乳剂在代谢、省氮、防止氧化应激、下调炎性反应及维护脏器功能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大豆油来源的长链脂肪乳剂,因而是长期家庭肠外营养中更理想的能源物质【17】。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家庭肠外营养预计使用>6个月的患者,每日脂肪乳剂供给量以甘油三酯不超过1g/kg为宜,但必需脂肪酸的供给量应至少为甘油三酯7~10g/d或每周1g/kg,以避免必需脂肪酸的缺乏【5,11】。
适当的蛋白质供给有利于机体合成代谢及组织、器官功能的维护,对于大多数病情稳定的家庭肠外营养患者,蛋白质供给推荐量为0.8~1.4g/kg/d,可满足机体代谢需要【7】,但对于存在额外蛋白质丢失的肠瘘等患者,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复方氨基酸溶液是家庭肠外营养配方中蛋白质的主要供给形式。目前认为,平衡型氨基酸溶液能满足大部分患者对氮的需求,可达到较好的营养支持疗法效果。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肠外营养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维护各种酶的活性和神经、肌肉的激应性以及营养代谢的正常进行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肠外营养配方中应适当添加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测,准确合理的给予,避免机体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紊乱。
需要注意的是,应在患者出院前制定家庭肠外营养的配方,并通过住院期间一段时间的观察,证实符合患者的实际代谢需要后方可最终决定并出院实施。实施家庭肠外营养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营养需求可能发生变化,家庭肠外营养的具体配方需要根据患者实际代谢需要、营养状态以及器官功能等及时调整。由于家庭肠外营养通常需要长期应用且不方便随时调整,因此,在制订配方时一定要非常慎重,每一种营养产品的选择及其用量都要认真、仔细衡量,要考虑到长期使用该配方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尽可能选择副反应最小的产品,保持配方的相对稳定性,以保证其能较长时间地使用。一般情况下,在刚开始实施家庭肠外营养时配方中各种营养底物的供给量宜从低剂量开始,应用2~3周如无任何不良反应,再相应增加摄入量。此外,对于病情稳定营养配方变化不大,或者仅需要进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患者,可以采用标准化、工业生产的肠外营养产品,这些标准化多腔肠外营养液在常温下保存时间长,既简化了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又可避免家中配制营养液的污染问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规格的标准化肠外营养产品,需要时可添加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推荐4:根据患者实际的代谢需要、营养状态、器官功能,准确、合理地给予机体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
推荐5-1:对于病情稳定的家庭肠外营养患者,每日液体需要量约为30~35mL/kg,能量需要量约为20~35kcal/kg,蛋白质需要量约为0.8~1.4g/kg。
推荐5-2:预计家庭肠外营养使用>6个月患者,每日脂肪乳剂供给不应超过1g甘油三酯/kg,必需脂肪酸的供给量不少于7~10g甘油三酯/d或每周不少于1g甘油三酯/kg,以避免必需脂肪酸缺乏。
推荐5-3:家庭肠外营养配方中应适当添加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避免机体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紊乱。
4 家庭肠外营养的操作实施
家庭肠外营养采用全营养混合液方式实施,既有利于营养物质更好地代谢和利用,又避免了多瓶输注时的操作和可能发生污染等并发症的机会,基本上是“一日一袋式”的输液方法,使得家庭肠外营养更加简单易行且更安全。家庭肠外营养液的配置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房间放置配置营养液的超净工作台,房间内有防尘设备、紫外线或电子灭菌灯或电子空气消毒器等装置。此外,还需要有放置药品、器械及相关材料的空间。肠外营养液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家庭人员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范的配置操作流程完成。超净工作台需要定期检测、更换初效过滤器,配液前先清洁配液间台面,后用洗必泰(或其他消毒液)擦抹,再用紫外线或电子灭菌灯照射60分钟。有条件的家庭应定期作配液室内空气、净化工作台台面及有关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配置好的营养液应当天使用,不宜在常温下长时间储存。
家庭肠外营养静脉输注途径的建立首选通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上腔静脉途径,也可选择经周围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途径。中心静脉管径粗、血流速度快,对渗透压的耐受性好,不易产生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适合长时间家庭肠外营养使用。对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甚至是终身依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生命的患者,推荐采用隧道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置管,即将导管从锁骨下穿刺处再向下在前胸壁做20cm左右的一皮下隧道,使导管通过皮下隧道从前胸壁引出,这样不仅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又适合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在家中操作、实施,护理方便,不影响日常活动。PICC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另一个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其优点主要是可以避免因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导致的并发症,可以较长时间留置,感染发生率较低,短期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可考虑使用PICC途径。由于PICC途径的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患者自己操作不方便等原因,故不推荐长期家庭肠外营养患者使用【5】。无论是通过颈内静脉途径、锁骨下静脉或是PICC途径,均应将导管的尖端放置到右心房和上腔静脉的交界处水平(相当于右第3肋骨上缘水平),以进一步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18】。
静脉导管应选择硅胶或聚氨酯为材料的高质量导管,导管质地柔软,组织反应小,导管内壁光滑,有较好的抗血栓性能,溶液中的成分、血凝块及细菌等不容易沉着或附壁,降低了导管阻塞或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可以较长时间留置和使用。家庭肠外营养应选择单腔静脉导管,不宜选用双腔或多腔的导管,避免静脉导管被多用途使用,可采用新型的有缓释抗生素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以减少导管表面细菌定植,降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此外,中心静脉导管长度应该至少45~50cm,以便于有足够的长度做皮下隧道。
家庭肠外营养的输注通常采用循环输注法,即选择每天某一个时间内输注营养液,而一天内有一段时间不输液,一旦输注时间确定以后,患者和家庭成员须一起帮助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这样有利于患者能够参加正常日常工作或活动,改善其生活质量,营养液输注的速度应快慢适宜。但在刚从医院转入家庭进行家庭肠外营养时,建议给予患者约10d左右的过渡期,逐渐由持续输注转变为循环输注法,逐步缩短每日输注时间,同时监测机体对葡萄糖和液体量的耐受情况,避免血糖波动变化过大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防止无营养液输注期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现象。一些患者的营养液输注时间可选择在夜间,输注持续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一般在入睡前开始输注,待睡醒后液体基本上输完,应用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一旦出现故障或液体输注完毕,仪器会自动报警,保证了输液的安全。
推荐6:家庭肠外营养采用全营养混合液形式使用,需要建立营养液配置室,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及配置流程在家中配置营养液。
推荐7-1:家庭肠外营养静脉通路首选通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途径置入上腔静脉导管,短期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可考虑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推荐7-2:长期家庭肠外营养或终身依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生命的患者,推荐采用隧道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置管。
推荐8:选择高质量的单腔静脉导管,可降低导管阻塞或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推荐9:家庭肠外营养的输注通常采用循环输注法,应用输注泵控制营养液输注速度。
5 家庭肠外营养的随访及监测
家庭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发现任何异常应该及时通报医生。自我监测项目包括:
1)是否有高热、畏寒、甚至寒战。
2)是否有心悸、胸闷、气急的征象。
3)是否有舌干、口渴、浮肿,以及尿量过多或过少等表现。
4)是否有明显乏力或肌肉抽搐,以及食欲明显减退、巩膜及皮肤黄染、皮疹等症状。
5)是否有与导管同侧的上肢突然肿胀。
6)是否有导管堵塞、移位、脱出等迹象。
7)是否有较明显的体重变化。
此外,营养支持小组的专业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通过系统、全面、持续的监测了解患者的代谢情况,及时发现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通过即时的监测能了解营养支持的疗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处方,进一步提高肠外营养支持效果【19,20】。一般而言,在家庭肠外营养初始阶段,应每日监测出入液体量、生命体征,每周至少检测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和尿糖等项目,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和利用及电解质平衡等情况。随着家庭肠外营养的持续,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每个月至少需要进行1~2次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内脏蛋白质浓度、血脂浓度等项目的实验室检查,以了解营养支持效果以及营养支持对机体电解质平衡、血液系统和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定期进行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等项目的人体测量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条件的地区或单位,需要检测患者血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浓度,以了解是否存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某些微量元素超载。对于长期实施家庭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应定期行肝、胆囊超声检查和骨密度检测,及时了解肝胆系统是否受损,是否存在代谢性骨病。
推荐10:家庭肠外营养患者或家属应学会自我监测,与医护人员形成互动,发现任何异常及时告知营养支持小组医护人员。
推荐11:营养支持小组专业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了解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时发现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6 家庭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防治
长期家庭肠外营养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家庭肠外营养的维持,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与住院患者肠外营养相同,家庭肠外营养具有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以及脏器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但临床上主要以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导管堵塞或感染、肝功能损害,以及胆囊结石等最为常见【2,5,11】。众多研究显示,家庭肠外营养患者经常会出现体内各营养素成分低于正常值水平,而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D、维生素E等)和微量元素(锌、铜、锰、硒、铁等)等营养素的缺乏最为常见【5,21,22】。一般来说,在日常的家庭肠外营养配方中提供生理需要量的各种营养素即可防止相应营养素缺乏的发生;但是,当机体存在异常代谢时可出现营养素的缺乏,需要根据检测结果给予补充。另一方面,少数长期家庭肠外营养的患者也会发生一些微量营养素过剩【7,23】。我国一例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行家庭肠外营养30年的患者,出现机体铁含量的异常升高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摧毁,导致机体反复的感染,最终危及患者生命【7】。因此,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营养配方可减少或避免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导管感染是家庭肠外营养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每例长期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患者都会发生。一旦发生静脉导管感染,有时不得不拔除导管,这就会迫使家庭肠外营养中断,后果严重。临床实践发现,严格的无菌操作及认真的导管护理在预防导管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4】。此外,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部位以及导管的质量也是影响导管感染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经皮下隧道由前胸壁引出可明显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选用单腔导管、避免静脉导管的频繁操作、有效地预防导管堵塞等,均能降低导管感染风险。
导管堵塞是家庭肠外营养另一个常见并发症,导管的质量、输液后的导管护理、以及营养液的成分在管壁内沉积等均是引起导管堵塞的重要因素。目前,预防导管堵塞的方法众多,但实际效果差异较大。传统的方法是每次结束家庭肠外营养输注时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冲洗导管,以防营养液沉积而致阻塞,冲洗完毕后再用肝素加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浓度为1mg/mL)约2mL将导管腔充满,防止回血在导管内沉着、凝结【5,25】。但近年来的文献和临床经验报告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封管以预防导管堵塞【5,7】。对于已经堵塞的导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法,既能防止导管阻塞,又能使大部分已经堵塞的导管再通。具体方法是通过定期向导管内注入1nmoI/L氢氧化钠0.5~0.75mL,保留2小时后回抽,再用等渗盐水冲洗导管,即可消除导管内壁上的沉积物。长期家庭肠外营养者每3个月使用1次,能使导管保持通畅,可有效延长导管使用时间【7】。
长期实施家庭肠外营养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在成人称之为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淤胆和肝脂肪浸润。临床上表现为胆汁淤积、肝酶谱升高和黄疸,严重者可导致肝脏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可引起肝衰竭及死亡【26】。家庭肠外营养所致的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原发疾病影响,胃肠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胆汁淤积,长期过高的能量供给、葡萄糖、脂肪与氮量的提供不合理、胆汁淤积及某些营养制剂中的某些成分有关【5】。为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应避免长时间过高热量及过量葡萄糖摄入,适当调整营养液成分或营养素的比例,包括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剂,含橄榄油脂肪乳剂或鱼油脂肪乳剂【27,28】。同时,在允许情况下尽可能保持经口进食或使用经胃肠道喂养,均可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推荐12:家庭肠外营养应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营养配方以减少或避免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13-1:严格的无菌操作及认真的导管护理可有效预防导管感染的发生。
推荐13-2:家庭肠外营养输注结束时,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后再用2mL肝素生理盐水或单用生理盐水封管可以预防导管堵塞。
推荐14:避免长时间过高热量及过量葡萄糖摄入,适当调整营养液成分或营养素比例,尽可能保持经口进食或使用经胃肠道喂养,可减轻或避免肝脏、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推荐15:长期实施家庭肠外营养的患者除注意钙、磷的补充外,还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防止代谢性骨病的发生。
家庭肠外营养作为肠内营养障碍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疗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与住院患者的肠外营养不同,家庭肠外营养是患者在家庭中实施的肠外营养,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加需要医患双方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方可保障家庭肠外营养安全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Cederholm T, Barazzoni R, Austin P, et al. ESPEN guidelines on definitions and terminology of clinical nutrition. Clin Nutr. 2017;36(1):49-64.
Wanten GJ. Parenteral approaches in malabsorptio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16;30(2):309-318.
Brandt CF, Hvistendahl M, Naimi RM, et al.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testinal failure: the evolution over 4 decades in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6 Jun 20. DOI: 10.1177/0148607116655449. [Epub ahead of print]
Dreesen M, Foulon V, Vanhaecht K, et al. Guidelines recommendations on care of adult patients receiving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global practices. Clin Nutr. 2012;31(5):602-608.
Pironi L, Arends J, Bozzetti F, et al. ESPEN guidelines on chronic intestinal failure in adults. Clin Nutr. 2016;35(2):247-307.
杨秀芳, 高琦, 简芳, 等. 家庭肠外营养的实施与护理.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3;20(1):62-64.
Wu GH, Jiang Y, Zhu X,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mplication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short bowel syndrome receiving long-term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6 Sep 2. DOI: 10.6133/apjcn.082016.08. [Epub ahead of print]
Mirtallo J, Patel J. Chapter 14: Overview of Parenteral Nutrition//Gottschlich MM, ed. The A.S.P.E.N. nutrition support core curriculum. Silver Spring: ASPEN. 2007:264-276.
DiBaise JK, Scolapio JS. Home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7;36(1):123-144.
Brazilian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Home-based nutritional therapy. Rev Assoc Med Bras. 2012;58(4):408-411.
Staun M, Pironi L, Bozzetti F, et al. ESPEN guidelines on parenteral nutritio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HPN) in adult patients. Clin Nutr. 2009;28(4):467-479.
Kovacevich DS, Frederick A, Kelly D, et al. Standards for specialized nutrition support: home care patients. Nutr Clin Pract. 2005;20(5):579-590.
ASPEN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Clin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in adult and pediatric patients.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2;26(1 Suppl):1SA-138SA.
Gillanders L, Angstmann K, Ball P, et al. AuSPE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patient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utrition. 2008;24(10):998-1012.
Kumpf VJ, Tillman EM.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safe transition from hospital to home. Nutr Clin Pract. 2012;27(6):749-757.
Naylor CJ, Griffiths RD, Fernandez RS. Does a multidisciplinar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eam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4;28(4):251-258.
Edmunds CE, Brody RA, Parrott JS, et a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V fat emuls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 Care Med. 2014;42(5):1168-1177.
Verso M, Agnelli G, Kamphuisen PW, et al. Risk factors for upp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central vein catheter in cancer patients. Intern Emerg Med. 2008;3(2):117-122.
Siepler J.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monitoring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Nutr Clin Pract. 2007;22(3):340-350.
Hendrickson E, Corrigan ML. Navigating reimbursement for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Nutr Clin Pract. 2013;28(5):566-571.
Bharadwaj S, Gohel TD, Deen OJ, et al.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response to oral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long-term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Nutr Clin Pract. 2014;29(5):681-685.
Hwa YL, Rashtak S, Kelly DG, et al. Iron Deficiency in Long-Term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6;40(6):869-876.
Dastych M Jr, Senkyrik M, Dastych M, et al. Trace element status (zinc, copper, selenium, iron, manganese)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Ann Nutr Metab. 2016;69(2):120-124.
Santarpia L, Buonomo A, Pagano MC, et 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 patients o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Prevalence, predictive factors, therapeutic outcome. Clin Nutr. 2016;35(6):1394-1398.
Dibb MJ, Abraham A, Chadwick PR, et 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alvage i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Long-term safety and efficacy data.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6;40(5):699-704.
Luman W, Shaffer JL. Prevalence, outcom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deranged liver function tests in patients o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Clin Nutr. 2002;21(4):337-343.
Mundi MS, Salonen BR, Bonnes S.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fat emulsions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Nutr Clin Pract. 2016;31(5):629-641.
Jones CJ, Calder PC.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travenous lipid emulsions on fatty acid status and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adult patients receiving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 Nutr. 2016 Dec 31. DOI: 10.1016/j.clnu.2016.12.026. [Epub ahead of print]
Dray X, Joly F, Reijasse D, et al.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 of cholelithiasis in patients with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J Am Coll Surg. 2007;204(1):13-21.
Lawinski M, Jachnis A, Ukleja A, et al. Cholelithiasis in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HPN) patients--complications of the clinical nutri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Pol Przegl Chir. 2014;86(3):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