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济南市获得金银铜奖分别有1095、888、2586人,合计4569人。
两年评选一次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是国家对无偿献血者的最高奖励,也是众多献血者关注的话题。我更希望能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谢谢您的赏读,5分钟,听听这些奖励背后的故事。
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的起步次数是40/30/20次,这个次数不是扎针的次数,而是以献血量计算,全血每200毫升按1次计算;机采血小板每1个治疗量算1次(献血日期在2010年1月1日之前按4次计算,好古老的数据,大概用不上了吧!)。按照献全血半年间隔期计算,每年2次各400毫升,要获得金奖,最少要10年!而这众多的获奖者中,很多人走了快速通道,捐献血小板,最少间隔期14天!坚持一年,每次献双份,一年就可以获得金奖。统计评奖有些复杂,说是表彰2018-2019年度的,但之前的也算数。而且如果你没有拿过金奖,这些次数可以一直累积到你拿金奖为止;如果你获得过金奖,再次申报时,献血总次数减去40乘以获得金奖次数,剩余次数重新申报金、银、铜奖。截止2015年献血21次,截止2017年献血32次,截止2019年底献血44次。他会获得:铜奖(2014-2015),银奖(2016-2017),金奖(2018-2019)。如果他继续献血,假定到2021年底累计62次,在2020-2021年度他还可以获得铜奖,计算依据是他又累积了62-40*1=22次。前几天,省血液中心和济南市血站都公布了获奖的初步名单,据统计,济南市获得金银铜奖分别有1095、888、2586人,合计4569人。济南市人口890万人,获奖率大约万分之五,每个人的生活圈里,都可能遇见一两个熟悉的名字。而对我来说,是一大批熟悉的名字,其中有我的学生,我的同事,我的跑友,他们也都是我的板友。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要是挨个讲下来,怎么也讲不完。今天我们来个简化版,选取一屋、一班、一家、一人,听听他们的故事。
这个献血屋,曾经在人声鼎沸的长清大学城荒废了6年,2018年初重新开张,改为专门采集血小板。开张在冬季,大学城进入寒假,人去楼空,孤零零的献血屋主要依靠当地跑友的支撑,熬过了艰难的一月二月,蹒跚起步。到了3月,齐鲁工大化工学院在这里设立了志愿服务岗,此后,齐鲁工业大学和周边的高校学子,纷纷汇聚于此,加上张元明、段跃武等一些资深献血者的频繁现身,这个献血屋在春风里开启了新的一页。一条马路相望,大学城献血屋和齐鲁工大充分互动,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周边高校的学生也来了,献血屋变得人声鼎沸。2018年,全年采集2800份,贡献率占省血液中心的1/6;2019年,全年采集4800份,贡献率占省血液中心的1/4。这个献血屋有最高的水准。“山东好人”、献血360次的吴育南说:“我去过国内28个省44个城市参加无偿献血,大学城献血屋No.1”这个献血屋有最好的服务。这里工作的齐鲁工大无偿献血服务队在2019年获得山东省表彰。这个献血屋有最美的文化。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板友们都爱写文章,发圈圈,《爱在大学城献血屋》征文汇编,大冰的美篇,洪哥的雷语,讲述着献血者的故事,诉说着献血者的心声。这个收获的时刻,刚刚两岁的大学城献血屋,走进来1200余名献血者,走出了34个金奖,22个银奖,56个铜奖获得者。
在大学城献血屋的照片墙上,很容易找到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18-1班同学的身影。张云飞,部队复员的小兵哥哥,这个班的班长,身先士卒,累计捐献血小板35个治疗量,获得银奖。李晨阳,团支部书记,这个富有活力的大男孩,累计捐献血小板26个治疗量,铜奖。刘鹏,这个曾经的胖男孩,开始时血液脂肪太多,不合格,靠跑步减重47斤,如果已帅得不成模样,边跑步边献血,累计捐献血小板20个治疗量,铜奖。6人获奖的背后,是全班39人有7成同学献血,两年累计折合献血量5万余毫升。有人说,这个班献血,是受我这个学院书记的影响,但回想起来,我只是给他们简单分享过自己的献血经历,带他们来献血屋参观,指导他们在这里建了志愿服务点,从未说过“你们来献血吧!”但有的同学来了,看别人献了,就自觉加入了,回去后一宣传,又带着其他同学加入了。追随着他们的,是能动19-1班,这个班在入学刚满一月的那个周末,就有17人不约而同地来献血屋献血,他们说,是受18级学长影响主动来的,可以说,热血文化在能动学院已经成为自觉的传承。
家长周鹏翔已经57岁,1990年开始献血,2008年开始捐献血小板,单单血小板就捐献了256个治疗量,这是他第五次获得金奖。夫人史存荣,跟他差不多,90年代开始献全血,2010年在先生的带动下开始捐献血小板,至今已捐献血小板156个治疗量,这是她第3次获得金奖。女儿周子君,受父亲的影响,18岁开始,直接从捐献血小板起步,到吉林上大学期间也没有间断,28岁的她已经捐献血小板135个治疗量,这也是第3次获得金奖。而这一次,也是一家三口同时获得金奖,大概也是绝无仅有吧!周鹏翔还是一名志愿者,有空闲的时候,他就会来到省血液中心机采科,要么献血,要么服务献血。
一人,我们不讲那些几百次的献血者,讲讲机采科的负责人陈元锋。老陈原先在检验科,转战机采业务,跟我献血小板几乎同步。首先,他是一名献血者。不声不响地,献血量已经达到45次。他的血小板计数偏低,每次只能献一份,所以奖项来的慢。这次获得金奖,我们都为他高兴,而他的获奖,更能回应“采血者不献血”的质疑。更重要的,他是一名组织者。老陈对于无偿献血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机采血小板一体两翼的布局,带领机采业务走出了困境。一体为省血液中心的机采科,这里有最多的设备,采集的数量也最多。东翼为高新献血屋,开业刚刚半年,走了一条与大学城献血屋不一样的路径,汇聚了一批从全血转过来的资深献血者,又吸引了一批周边新鲜的献血者,即便是疫情期间,微信群里,每天仍然非常热闹。一体的精心打造提升,两翼的从零起步齐飞,一路走来,机采血小板业务进步显著,这凝聚了老陈和一众采血工作者的功劳与辛苦。而这一个个数字,都见证了更多的一个个脆弱的的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