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事告诉你:做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善于忘记一样东西
做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善于忘记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是恩怨,因为余生太快,要学会释怀,善于忘记那些恩恩怨怨,以下分享的两个故事就会告诉你其中的道理。
故事一
有一个叫陈岩的人,看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认为是一位男子,其实却是位饱经世事沧桑的女子。她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只身离家出走,到了北京,成为一名“北漂”。
陈岩后来曾对她的一位挚友讲起来北京的原因:她的母亲是个善良而软弱的传统妇女,她的父亲曾与别的女人有不轨行为,她的母亲为此事心生郁结,以至于早早的就病死了。陈岩很爱她的母亲,为此怨恨她的父亲,所以就跑到了北京,最开始的想法很极端,准备终生不再见她的父亲,也不原谅她的父亲。
后来,陈岩在北京漂泊了十几年,可还是对父亲耿耿于怀,以至影响了她自己的感情和婚姻生活,因为她对家庭充满了厌恶心理。好在她后来认识了一位好朋友,朋友劝她忘记那些不愉快的往事,那都是长辈间的恩怨,轮不到她去管,有道是“父母无过”,况且父母之间的事很难说出个是非短长,不如忘掉那些往事,直面将来。
在朋友的开导下,陈岩渐渐从过往父母的恩怨中退了出来,纾解了她的怨愤情绪。她说感谢朋友把她从那个恩怨的泥潭里拉了出来,她现在已几乎淡忘了过去的恩怨,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十分的开朗。
故事二
有一个读书人,他生长在一个小山村。在他的少年时期,有一天,村长强令他们家砍掉门前的树,并出言不逊,骂了他的父亲。虽然是读书人,但毕竟是年少气盛,他当即在言语上予以反击,狠狠地骂了村长一句。这无疑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村长于是命令手下人将他给教训了一顿,还让他写下一份悔过书,虽然教训得并不重,但对少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忘的侮辱。
后来,这位读书人发奋苦读,终于学有小成,他们家的处境也有了起色。结果,村长一家以为他肯定会报复,诚惶诚恐,经常在他的父亲跟前说好话。
其实,这位读书人早已经将那一次侮辱忘记了。在他看来,连记住这种小的无礼都不值得,还值得去报复这种人吗?那岂不是拉低了自己的下限。那样的侮辱,虽然当时十分的难忍,但时过境迁,随着自己眼界和地位的提升,彼此的距离越来越大,再去记着,再去抱负,那不是小人得志便猖狂吗?
人生是很短的,余生更是太快,要学会释怀,忘记恩怨。要知道,人活着就难免会有一些恩恩怨怨,但大部分恩怨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不是非要报复的,学会释怀,善于忘记,才是大智慧之人的选择。相反,假如你心里面装满了怨恨,对恩怨始终难以释怀,总是选择予以报复,那就难免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了,而自己的生活,也会因此充满灰色,难以享受人生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