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几度醉春光
来源:现代散文网
其他平台转载请标注作者和来源
桃红几度醉春光
一一 节选自《蚩尤大帝的圣殿》
作者:鸿书生
壹: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思维像极了一条洄游的鱼,他在东西方两条不同的文化河流中,游刃有余地自在穿梭。贝先生的作品中,最令我折服的有两个:一个是法国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这件被百分之九十的法国人诟病为"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的假钻石",最终曜日生辉风靡全球,电影《达芬奇的密码》也将其演绎成《圣经》中抹大拿的玛丽亚的圣杯;还有一个是日本的美秀美术馆,该馆藏品谈不上多么惊艳,出彩的地方是贝聿铭先生仿照东晋名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古桃花源的场景,专门设计了约300米长的弧形隧道,隧道的尽头传来的光亮与隐约可见的美术馆正门,犹如《桃花源记》描述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房舍俨然”的经典再现。
在惊叹建筑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之余,我一直在寻思一个萦绕脑海多年的问题,为什么《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不仅受到中国人的追捧,在日本和东南亚甚至全世界,桃花源同香格里拉一样都成为理想王国的文化符号,成为人类毕生追求和向往的人间天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直被中国历代隐士当作顶礼膜拜的理想楷模。同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他的操守也不折不扣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坚固堡垒,成为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粮仓,千百年来养活书生千万千。但是这些都超越不了他笔下桃花源的魅力和价值,都不足以抗衡《桃花源记》中诡谲又真实的故事,缘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是隐士的向往,"不为五斗米折腰″无非是士大夫的信条,惟有那个虚无飘渺而又真实可见的天堂一般的桃花源,不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王侯将相,不论你是富可敌国还是贫无立锥,都透过千年鲜活的文字,心趋神往这块神秘的净土!
贰:
我们心趋神往的美丽桃花源,到底在哪里?陶渊明笔下神秘、好客、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是否真实存在?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在叩问和寻找,但答案无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种,《桃花源记》是古代穿越小说,武陵渔者沿溪打鱼,凑巧穿越时间虫洞,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另一平行宇宙的桃花源;无独有偶,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也描述了晋代樵夫王质在浙江衢州的烂柯山中砍柴,不知不觉进入另一世界,观人下棋,一局刚完准备离开,发现木头的斧柄已经腐烂了,等他回到家中,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这两件事都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但有鲜活文字记载的桃花源,在现实世界中难寻只柱片瓦,就像巫山云雨、海市蜃楼,看似真实其实根本不存在。目前官方通用、高考必用的说法就是:陶渊明运用虚景实写的手法,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说法正统堂皇,但缺少说服力。
第二种,桃花源指阴曹地府。持此观点的人,估计连编鬼故事的蒲松龄老先生也大惭形秽,这么优美的《桃花源记》也被他们细思极恐,个中文字牵强附会阴曹地府:①“屋舍俨然”:在古代战乱频繁,乡下的房屋不太可能整齐规划。而在中国死者为大,所以一般坟地都会整齐规划,以表对死者的敬意。②“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开始很狭窄,行走几十步才宽敞,这很符合坟墓的构造,所以桃花源是个古人的墓地。③“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木可以辟邪,用桃花林把桃花源围起来,就是为了隔绝阴阳两地。按此理论推演,奈何桥、摆渡船和孟婆的碗,大概率都是桃木制成的。④“阡陌交通”:“阡”喻意“通往坟墓的道路”,而“陌”喻意"祭奠所烧的纸钱"。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人出去后,即使做了标记也找不到,因为桃花源里的人其实就是死人,死人的地方活人怎么能找到?总之,桃花源喻意阴曹地府这种说法很有创意,但必遭枪毙!
第三种,桃花源在人间。准确地说,桃花源在中国。国外应该可以忽略不计,武陵渔者的舴艋舟不是核动力的航空母舰,划不了多远,出不了国。中国到底有多少桃花源呢?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个地方在对桃花源进行“据理力争”。不过,大部分仅仅是为了旅游开发,找不到依据。不妨釆取古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从如过江之鲫的莘莘学子中,选出确实具备实力的进士。经过层层筛选和硬碰硬比拼,目前有据可考、有迹可寻、有理可恃的进士级别的桃花源,全国有十个:
一是湖南常德桃源县桃花源。入围理由:《太平御览》中《武陵记》记载:“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寻水,号桃花源。”
二是河北盘山桃花源。入围理由:《三国志》记载:田畴入盘山之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田畴其人其事与《桃花源记》近似,陶渊明慕其为人,曾来此寻访遗踪。
三是湖北竹山县桃花源。入围理由:《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者”,到底是武陵县人,还是武陵郡人?如果是武陵县人,历史上称为武陵县的有两个,一个在湖南的常德市,一个在湖北的竹山县。而《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湖北竹山。
四是江西星子县桃花源。又称康王谷,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入围理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罢官隐居之地就在江西庐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就是庐山。另外,据宋《南康军图记》记载:秦灭六国后,楚康王熊绎被秦国大将王翦追杀,逃进谷中,顿时雷雨大作,阻断追兵,康王才得以逃脱,从此深居谷中。此说与《桃花源记》中“先世避秦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的描述近似。
五是重庆大酉洞桃花源。入围理由:清《酉阳州志》称此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洞壁题刻诗句为证:“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阑干。”
六是安徽黟县赤岭村桃花源。入围理由:赤岭村是陶渊明次子陶俟一脉的迁居地,陶氏在此地悠闲安宁地生活了千年之久。此外,赤岭村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相似,要进入村子,必须沿着一条溪流到渔亭,穿过绝壁下桃源洞,方能到达。
七是河南南阳青杠树村桃花源。入围理由: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组成,景色宛如仙境。
八是云南坝美村桃花源。入围理由:地理环境近似《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九是江苏连云港宿城高公岛桃花源。入围理由:陶渊明《饮酒》诗云:“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东海隅”就是指宿城的高公岛,陶渊明在任镇军刘牢之的参军期间,曾参加高公岛之战。还有,清两江总督陶澍向道光皇帝讲述高公岛、宿城一带的“太平景象”时,道光帝曾问道:“此境与桃花源何异?”皇帝金口玉言此地像桃花源,陶澍于是就在宿城法起寺旁建了“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祠堂”,在祠堂门前种下了五株柳树,并栽桃花。
十是贵州铜仁桃花源。入围理由:从地形地貌看,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武陵山起至湖南省西北部及湖北、贵州两省边境。《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是湖南常德人,那么,“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结果,可能会到达属于武陵郡的铜仁。
桃花源版的十位进士,个个实力不俗,脱俗超群,谁才是殿试钦点的状元郎呢?摒弃地域偏见和"护犊情深″,答案显而易见,非湖南常德桃源县桃花源莫属。它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极为相似,连《辞海》和《词源》中都添加注释为《桃花源记》原型地,当之无愧风光无两的状元郎。
叁:
文章写到这似乎要结尾了,其实是倒啖甘蔗,渐入佳境。最似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常德桃花源,一定是武陵渔者发现的神秘桃花源吗?答案似乎出人意外又好像意料之中,其实我们离真正的桃花源仍有一段距离,但这段距离不远,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武陵渔者费尽心机做的记号虽然凭空消失了,但真正桃花源的美景不会褪色,尽管它不为人知却顽强鲜活在红尘僻壤太久太久。为了寻找真相,我们拨开重重历史迷雾,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跳跃的文字,胜过武陵渔者褪变的记号。有了这些字字珠玑的文化符号,我们才能正确导航,不会迷失寻迹之路。随着湖南卫视《乡村发现》等多家媒体,对湖南新化奉家山古桃花源进行探访、追寻和报道,人们终于找到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
找得好辛苦呵,原来它在这穷乡僻壤已经沉睡了千年,满怀沧桑的房梁,风雨中破碎的残砖青瓦,却掩饰不了《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生动场景,掩饰不了古桃林开花时的灼灼与夭夭,掩饰不了叱咤风云的秦赢之后的淳朴善良。古桃花源就是为陶渊明的千古绝唱而生的,也因为陶渊明的文字而鲜活千年!
为什么新化奉家镇下团村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原型?凭什么呢?凭灼灼与夭夭的桃林吗?不是。桃花盛开的地方多如牛毛,古桃林也很多,如果光拼桃花,刘关张结拜的涿州桃园最似古桃花源;凭陶渊明及后裔的生存轨迹吗?不是。古桃花源居住的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后裔,而陶渊明及后裔居住的是栽种五棵柳树和东篱黄菊之所;到底凭什么?我们寻找和印证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必须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让文字作最后的神圣裁决。
决定谁是《桃花源记》原型有两个关键性条件:一是地形地貌必须吻合;二是有"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先世。这两个决定性因素,常德桃源县桃花源都差强人意,而新化奉家山古桃花源则完美胜出,不仅其地貌特征及古文化特征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貌合神符。还有,奉家山族人之所以姓奉,因其鼻祖是秦献公次子季昌,因反对其兄长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遭迫害而改姓奉,潜隐于此。始修于元朝大德年间的湖南新化奉家山《奉氏族谱》中清晰记载:“吾族本姓嬴,自吉公而易姓,至弼公……递传献公生二子,长名渠梁,即秦孝公也,次名季昌,乃吾易姓之鼻祖也,因孝公用商鞅,坏古制,开阡陌,私智自矜,刑及公族,我祖睹权臣之乱政,痛旧典之沦亡,逆鳞累批,爰鞅犯禁,效采药遗踪,由桂林象郡徙江吉永丰,潜隐于濠,易姓为奉,更名吉。敛迹韬光,以避其难。为纪念祖宗,不忘根本,将嬴秦的秦字除掉下面两点为奉氏”。嬴季昌在奉家山居住了四十多年后,才将身世告知儿子,其后裔子孙中,有回复嬴姓者,但多数仍沿袭先祖所更之姓,称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诗人鸿书生读完这篇文章后,千里迢迢欣然前往,回京后诗意盎然地告诉我:“‘春来处处桃花水,已辨仙源此处寻’,兄弟呵,那位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武陵渔者,迷失的不是桃花,而是自我,他不配再次寻找到神秘的桃花源。”还写了首诗,以飨桃花,灼灼与夭夭。
《古桃花源》
奉家先祖嬴季昌,寻得桃源避秦鞅;
王族举迁无谣地,甘作未化梅山蛮。
武陵渔者沿溪行,豁然开朗鸡犬闻;
五柳先生赤岩山,摘得桃花换酒香。
陶令不知隐何处,桃红几度醉春光;
世人均怀强秦梦,人世岂闻桃花芳?
今世桃花前世种,前度刘郎今又还;
欲踏琼瑶水云间,陪君醉卧古桃源。
【现代散文网】
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