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之十 农场购物
【总第123601期】
作者:魏瑞金
一九七七年,农场职工家属的粮油,还是凭粮油供应证购买,人人设置定量。未成年人按年龄段定量:如20斤至30斤不等;成年人按工种30至45斤不等。食用油按人口,每月半斤到一斤。节日还可上浮。
粮油门市部在老俱乐部的北侧,门口对着南北路朝东。粮食分细粮和粗粮,除小麦面粉之外,其他都是粗粮,包括大米、小米、玉米、及小杂粮等。价格嘛,记得面粉是一毛八分五一斤,玉米面是八分一斤,豆油价格忘了,大概是7毛钱左右。
买粮时先到窗口,递上粮本登记上,交钱开票后再领。农场产的面粉是40斤一袋。面粉袋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把面粉抖搂干净后收回。
面粉都是农场面粉厂加工的。用的是农业连队自产的春小麦。因支链淀粉少,吃着不够劲道。除包水饺易煮破外,蒸馒头,擀面条,烙油饼等和冬小麦差别不大。
打豆油,除用油提子外,还有一个“手压式计量的油泵”,把手提到顶提压一次,出一斤油,提压杆上有限位卡锁,卡在几两,就压出几两。感觉很神奇。
买粮的运输工具,也是八仙过海。一般是自行车,冬春季在冰雪的路面上则用爬犁。
油条一般去招待所买,一斤粮票加七毛钱,给称一斤七两油条。
豆腐好像是劳动服务公司卖,还有一些单位食堂也卖。东北大豆磨浆,用蒸汽加热至一百度,卤水点制。豆腐压制好后。用木板做的尺,割成正立方体,一块一张票,不称重,这和山东不同。
东北的豆腐,点的嫩,压的松,不管咋吃,口感上佳。卖不掉的豆腐,冬春季直接放到室外冻起来,卖冻豆腐。
场部有三座商店,属于商业科管,只是功能有区分。
坐落在十字街东北角的是日用品商店、卖服装鞋帽、布匹毛线、洗化用品、锅碗瓢盆、文具玩具等。
在十字街的西南角是副食品商店,卖油盐酱醋干鲜货,罐头奶粉麦乳精,饼干桃酥江米条,冰糖红糖绵白糖等。
上图为真实背景!
在日用品商店的北侧,朝西门,有一个早晚小卖部。既卖日用品也卖副食品,只是时间和大商店错开,早上小店关门,大店开门,傍晚大店关门,小店开门。小店也有特色,主要卖水果,各类罐头及烟酒糖茶。也有日用小商品。
那时,因路途运输太远,有些水果出现烂斑。玻璃柜台上总有几个脸盆放苹果和橘子的,这里的苹果都被刀削过或被钢勺挖过,橘子也是去掉烂瓣继续卖。
我记得好苹果都两块钱一斤,而当时的排骨才七毛钱一斤。
早晚小卖部就两三个营业员,有个男的,胖胖的,为人很和蔼,记得姓付,不知记得是否准确。
农场没有卖蔬菜的商店,蔬菜都是自家产或单位种,那时家家都有自留地,户户前后小园子。冬储大白菜、土豆、萝卜等,农副队、连队都种。
按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农场的商业物资充裕,能保障供给,可满足全场万余干部职工及家属的生活需要。
2020.09.19
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赏,是一种情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