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活
品着淡淡的香茗,手握一卷书,指腹轻轻划过每一个字迹,那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如从遥远的夏季海边吹来的风令人无线伸展,让人如痴如醉,翻阅那收尽人生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那真挚的情感,绚烂的意境,仿佛只在片刻被我捕获。着迷于书香,难以言语,却又让你爱不释手。
记得小时候,面对着橱柜中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本我都会感到神秘和向往;渐渐地,我长大了,认识了汉字,对绚丽多彩,五花八门的书籍产生了好奇与兴趣;现在,我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对蕴含着世界文化的书籍有着浓浓的热爱。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过:“读书对于繁忙的人来说,是一种休息;对于闲暇的人口来说,是一种工作。从书本的书走出来,你将变成一位哲人;你从大自然的书本走出来,你将变成一个孩子。”是啊,书可以给予我不同的心境,当我伤心时她会是我开心;当我气愤时,它会使我平静;当我犯错误时,它会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它会教导我虚怀若谷……每当我捧起一本书,我总会体会到不同的情感,每当我捧起一本书,绚丽的风采。
从《诗经》到《论语》,从《史记》到《上下五千年》,从《窦娥冤》到《哈姆雷特》……我伴随着书籍哭过,笑过,怒过,悲过,有泪有恨。也学会了品评,学会了联想,学会了咀嚼,学会了欣赏。我完全沉醉在这个充满书香的美妙世界里了,懂得了铭记与忘却,工作与休息,重视与淡泊……
阅读在于反复品味。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西游记》时,我惊叹于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次欣赏《西游记》时我嬉笑于悟能的老实憨厚,第三次品味《西游记》时我感动于悟净的任劳任怨,第四次读《西游记》时我敬佩于玄奘的慈悲为怀……每一次读书都能够拥有新的见解,新的收获,新的认识,新的观点……
今年以来,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大面积停课,部分地区至今无法返校,这一现实令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暴露出很多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疫情胶着时期到后疫情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家庭关系、教育方法、学习方法、普遍性焦虑等均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期名家直播课特邀请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谢倩霓与《文学报》记者张滢莹做客直播间,围绕“疫情期间家庭面临的焦虑和教育的难度”“从教到育,被置于聚光灯下的文学阅读”“从非常态向常态的过渡”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文学阅读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话题。近年来国家正在积极地实施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进步。比如上海市教委在疫情期间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就把阅读放在了首要位置,鼓励家长和孩子一同阅读。直播互动中有网友非常精妙地总结到:“智者微调,引领文化教育风尚,践行新时代。”在这个特殊时期,阅读发挥着它独特的功用,增进亲子间的了解,稳固家庭关系,就像一味良药,一定程度上起到“为社会定心”的作用。
书籍带给我的不止是知识,更多的还有乐趣。书籍令我着迷,特别是每当读到书中精彩部分的时候,我就无法控制住自己,深深地沉浸在其中,仿佛周围的事都与我无关,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记得好几次,我都因为深夜时,躲在被窝里“挑灯夜读”;或是在饭点时,捧着我的“精神食粮”正津津有味,而被妈妈责骂。
阅读更是可以成为我“炫耀”的资本。每当我遇到难缠的“熊孩子”时,给他们讲述着书中的鬼怪故事,便能“制服”他们,使他们不再吵闹;亲戚来家中时,给他们背诵几首唐诗宋词,便能收到无数赞赏;上课时,老师谈到的历史时政,我也能侃侃而谈,从而受到同学的敬佩。
在阅读时,书中常常会有绝妙精美的.句子让我惊叹不已,于是阅读对我来就远远不够了,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更是我的乐趣所在。摘抄下这些句子,再去细细品味,体会其中的意境,这简直就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更重要的是,摘抄得多了会发现,写文章也会愈发通畅流利,并且会下意识地用上这些好词好句,使文笔也变得娴熟,这也便成为了我写作文的“法宝”。
一个人阅读有时也太过孤独,我最享受的是和同伴一同阅读。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品味完同一本书,再相互交流着其中故事情节与自己的感受,有时兴味正浓,还会提出问题考一考对方,看看是不是各自都对书里的人物故事理解通透了。
人若不读书,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因为精神是空虚的,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而这“知识”正来源于书籍。书,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对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让我们用阅读打开智慧与力量的大门,品味属于自己的书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