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一个平台“撬动”千亿级产业,让更多进博“救命”器械从展品变商品

一顶神奇的“帽子”可将恶性胶质瘤的5年生存率从不足5%,提升至30%;全自动床旁快速免疫分析仪,不仅能提供完整的心脏标志物检测,同时可检测凝血、感染和早孕标志物;全球首款采用导管技术的微创二尖瓣修复系统,不需要打开胸腔和心脏,不需要心脏停跳......

11月18日,外高桥国际医疗器械展示交易中心(以下简称i-SPACE)、外高桥生物医药共享实验室(以下简称U-LAB)同时在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内启用,在2250平方米的区域内,已经汇集了多款进博会新品。

作为千亿级的外高桥医疗器械专业贸易平台的新组成部分,它们将成为引进海外新品、技术和孵化生物医药企业的重要基地,推动外高桥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

让本身“不赚钱”的平台  撬动千亿级产业在保税区域内集聚
第三届进博会落下帷幕不到十天,部分刚刚在中国上市或正在加速审批的进口医疗器械展品已经“转战” 外高桥国际医疗器械展示交易中心。小布在交易中心内看到,罗氏诊断、再鼎医药、罗林等知名企业的125件最新产品已在此“安家”,其中43件为进博会同款。
如丹纳赫旗下运营公司赛沛一套9月底刚刚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的快速分子检测试剂盒,就是第三届进博会上的“热门”展品。该款产品可利用单个试剂盒在患者样本中高灵敏地同时检测出症候群相似的四种病毒,实现新冠、甲流、乙流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定性检测。
“只需36分钟即可出结果,能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诊断依据的同时,大大减轻医疗系统压力,规避疫情传播风险。”丹纳赫(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共关系及传讯副经理任宇佳介绍说。
以医疗器械这一专业平台为支点,保税区域积极发挥全产业链服务优势,借力进博会等与各国优质企业深度对接,助力展商变客商、展品变商品、采购商变贸易商、参展商变投资商,推动更多高能级合作项目在区内落地、升级,撬动千亿级产业在保税区域内集聚,也推动外高桥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
“平台的作用在于为全球企业提供展示空间,让新品尽快与国内市场‘见面’。” 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说,“专业平台其实是不赚钱,但平台与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撬动千亿级效应的集聚,比如带动海外公司把总部设在外高桥等。”
贸易带动研发  推动更多高能级合作项目落地
当天,丹纳赫、罗氏诊断、再鼎医药、桥锋科技、欧世盛、罗林等一批国际企业正式成为i-SPACE与U-LAB战略合作伙伴,其中U-LAB主要聚焦生物医药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生态。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闻大翔在会上也带来了让企业振奋的消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家药品审评和国家医疗器械审评长三角中心很快在上海落户,预计年底前将完成两个分中心的挂牌、启动、运营。随着这两个分中心在浦东的落地,对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会有很好的助推作用。”闻大翔说,“国内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比原来都有突破,这也将更加有利于进口产品尽早在国内上市使用。”
最新数据显示:医药健康产业在外高桥已积累了极具优势的产业基础与业务规模,区域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700家,全年产业经营收入超2000亿元,贡献税务部门税收超百亿,医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额分别占到了全国同类商品进口额的30%与26%。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表示,将以贸易带动研发,聚焦生物医药科创企业的孵化培育,推动企业积极开展世界领先生物医药领域的本土化研发。同时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开拓国内市场,并更好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促进保税区域产业的动能转化和优化升级。

信息来源:浦东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