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原 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释 文:孔子说:“民众对于仁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水和火,我看见有人死在里面,却没有见过有为实行‘仁’而死的。”
今 解:看问题,要用生态圈的思维来思考。真正能够灭火的不是水和灭火器,而是道,是仁德。因为,当人们没有放火的心思,人祸也就不可能出现。如果人们有放火的心思,再多的水和灭火器都灭不完。水和火都是外在元素,合适的时候对人有用,多的时候却会伤人,因为有多与少的分别。大道能救人却不伤人,因为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会有对比,有对比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有伤害。
相关推荐
-
人死后为何要停放三天,与迷信无关,是古人智慧的讲究
古代有很多习俗都是今人需要遵循的,例如古人说人死后要停尸三天之后再下葬,是为了死人的灵魂能飘荡回家.虽然这听起来像封建迷信,但细琢磨不难发现,这里面蕴藏着古人的聪明智慧.要知道在古代,各类医学条件并不 ...
-
#每日学论语#15.35【2017-8-31】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 孔子说:"人们对于仁德的需求,远远地超过了对水与火的需求.我看见过因为赴汤蹈 ...
-
【第384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34章》“民之于仁,甚于水火”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34章>"民之于仁,甚于水火"是何意? 15·34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
-
火与人
火与人 文丨贺万春 火是人的伙伴,人就十二分地看好火.自从人类懂得火的重要和必不可少,就想方设法获得火.我们的老祖宗燧人氏钻木取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火花. 人类 使用起火使人类开始摆脱蒙昧,走上物质文 ...
-
阴阳五行与汉字——灵
灵,在现代有很多的含义,总体是表示聪明.敏捷.神奇的意思.在天地之中可以被称为灵的事物,那一定是深谙天地之道.而天地之中最为神奇的莫过于水与火,水是生命之根在下在后,火是万物之变在上在前,就好像是植物 ...
-
“论语、老子、庄子、孟子”有多牛?王蒙:写给年轻人的智慧
35岁之前的年轻人,是最有干劲也最容易感到迷茫的一个群体. 所以有很多年轻人在迷茫.焦虑的时候,会选择读书来提升自我.改变人生. 但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利用了年轻人的这种心理,使得市面上的各种&qu ...
-
《论语》经典智慧,只读一遍,就受益不尽!
什么书能让你哪怕一生只读这一本,也可以受益终生? 答案肯定是<论语>. <论语>被誉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自古以来,它被诸多名家推崇: 教育家钱穆认为:< ...
-
《论语》的智慧: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李炳南居士在<论语集解>中告诉我们,这里的"求"字作"责"字讲,君 ...
-
《论语》的智慧: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识人识面不识心",孔子的这句话,就是专门教导我们如何去识人的. 这句话里的& ...
-
说文解字:王阳明《传习录》,源自《论语》和《易经》智慧
众所周知,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一本著作,命名为<传习录>. 关于<传习录>书名的由来,一个公论是来自<论语>曾子的一句话: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 ...
-
人生最后的目的是什么?这里有答案#孔子#论语#国学智慧#国学经典
人生最后的目的是什么?这里有答案#孔子#论语#国学智慧#国学经典
-
从来真伪是水火——《论语》悟读【133】
自古正邪同冰炭,从来真伪是水火. <论语>第六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日:"人之生也直(正直),罔(迷惘的人)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人凭着正 ...
-
《论语》教你说话的智慧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制动之主.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这是<周易>中记载的孔子说过的一段话. 孔子将言行的重要性比喻成个人的枢机 ...
-
学《论语》智慧,促企业管理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林霖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这部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中,不仅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还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理念.识人技能等多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