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英国(1)

时隔两年,再忆英国,有些新的体会,当时没有写游记,现在还想得起来,正好补上。英国很丰富,起笔很困难,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英博物馆,也就从这里开始吧。

大英博物馆藏品超千万件,我特意花一整天时间来参观,早晨八点半就到。博物馆的大门宛若希腊神殿,应该有寓意,不及细想走入中庭,巨大而现代的玻璃穹顶非常惹眼,从这里可以走进四面众多的展厅,利于游人的参观和疏散。展室要九点开门,我换好语音导览,还有时间,先在中庭看雕塑,古埃及的法老、古希腊的石狮,古罗马的骑士,古印度的卧牛和中国的儒生……世界文明,共处一室,果然有意思。

(古埃及)

(古希腊)

(古罗马)

(古印度)

(古代中国)

我按照兴趣,首先看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面貌年轻,形制巨大,展现着古埃及强盛时的气派。对帝王和神祗的崇拜,维系着古埃及的统治,所以他们的形象固定到有些僵化。今天能看到的埃及文物多与墓葬有关,死亡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古埃及人对它的解释是期待重生。木乃伊、陪葬动物和人偶都为了这个目的,即便是墓室壁画,也将所有的生活场景清晰描绘:渔猎、种植、宴饮、歌舞,准确到每一种当时的家禽和作物。埃及在后期受古罗马的统治,审美发生变化,棺椁上绘制的人像趋于真实。比实物更能了解历史的是文字,古埃及晚期的罗塞塔石碑是打开象形文字的钥匙,其上的三种文字:象形文字(古老的祭祀文字)、通俗文字(日常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当时受希腊影响的官方文字),相互对照,终能破译,原来象形文字除了表意还有表音的作用。此外从石碑上发现帝王的名号会被特别圈出,从而解读出其他碑刻中的帝王序列。通过文字,才能真正了解古埃及人的精神世界,著名的《亡灵书》便是一例,这些在莎草纸上传承千年的文字和图画要比木乃伊更有价值。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木乃伊)

(猫的崇拜)

(内巴蒙墓葬壁画)

(早期木乃伊覆面和棺椁)

(晚期木乃伊覆面和棺椁)

(罗塞塔石碑)

(帝王世序碑刻)

(亡灵书)

有一种说法,两河流域的文明可能比古埃及还早。苏美尔人的乌尔旗两面都有镶嵌图案,均分三层,一面是城市的景象——收税,一面是战争的画面——受降,早期城市的主要功能不过如此。后来崛起的亚述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都城巨大的青铜门和人首翼牛(马)像,以及丰富的浮雕多以展示战争、狩猎为主题,展示着强权即真理的主题,帝王是画面上唯一的主角,代替了神的位置。到了波斯帝国,其统治似乎要柔和一些,一辆黄金的马车体现着交通与沟通带来的统治便利,人们的穿着也更包容。

(乌尔旗)

(人首翼牛)

(青铜门柱)

(亚述石刻)

(波斯金马车)

(波斯人浮雕)

希腊兴起的米诺斯文明与古埃及和小亚细亚脱不开关系,克里特岛发现的跳牛飞人是用青铜失蜡法制成便是证明。通过博物馆中大量的古希腊墓葬陶罐,可以了解当时人的信仰、生活和战争情况,奥德赛被绑缚桅杆,抗拒海魔女歌声的传说也有表现,说明荷马史诗当时已是脍炙人口。希腊人对完美人体的追求随处可见,即便墓碑上也有仆人为主人身体抹油的场景。众多的神在希腊人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即使一个黄金花环,用不同的树枝编织即意味着不同的神,橡树、月桂树、常春藤和橄榄树分别代表宙斯、阿波罗、阿佛洛狄特和雅典娜。帕台农神庙雕刻是希腊艺术的精华所在,曾经涂满颜料的雕塑如今只有石头的本色,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的美,矫健的身姿、细密的衣褶、奔跑的马队、献祭的人流。原本高高置于三角门楣上的神祗雕塑,如今就摆放在游人面前,可以直接感受女神们的动态,即便是角落中代表日落的马头,也能体会其疲惫的状况。真实的,可以体验的美极具魔力,随着希腊化的脚步遍及地中海沿岸,利西亚的哈比墓、涅瑞伊德斯纪念碑,安纳托利亚的毛索洛斯墓庙便是代表,塞浦路斯的带胡须的男子则融合了波斯和希腊两种艺术风格。亚历山大的东征西讨更推动了希腊文明的传播,他的头像出现在马其顿银币上,长着羊角,这可是希腊化的埃及神祗——宙斯·阿蒙的形象。

(米诺斯跳牛飞人)

(古希腊陶罐)

(贵族涂油墓碑)

(黄金桂冠)

(帕台农神庙雕塑)

(伊瑞克提翁女像柱)

(雅典娜女神盾牌)

(哈比墓)

(涅瑞伊德斯纪念碑)

(毛索洛斯墓庙雕塑)

(塞浦路斯人像)

(亚历山大银币)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众多文化遗产,神还是那些神,只是名字换了换,很多雕塑是希腊名作的复制品,新的作品也一脉相承。各种工艺上进步明显,拱的应用突破了希腊神庙直线廊柱的局限性,宝石雕刻、金银器、玻璃制作都相当精湛,细腻、繁复、奢侈,充分体现着古罗马的昌盛,也彰显着贵族们的骄奢淫逸,例如沃伦杯的题材就极其露骨,展现着成年男子和少年之间的同性欢好。帝国会没落,人也会死亡,罗马人对死的态度比较平和,说视死如生也不为过,墓碑可以出现在花瓶上,棺材上的人像也很轻松自然。

(维纳斯)

(克丽泰半身像)

(安东尼半身像)

(波特兰花瓶)

(奥古斯都宝石雕像)

(双色玻璃酒杯)

(海神银餐盘)

(沃伦杯)

(以墓碑装饰的蜗耳罐)

(棺盖人像)

我不食不休、浮光掠影地参观,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和古罗马已耗去5、6个小时,腰酸腿软,不得不停。我的记录也休息一下,接下来的中世纪、东方、伊斯兰和新大陆就留到下一篇吧。

(0)

相关推荐

  • 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 | 一块被忽视的瑰宝

    上个星期去佛罗伦萨新开的Innocenti博物馆(点"阅读原文"查看Innocenti的帖)排队,瞟到了隔壁的佛罗伦萨国立考古博物馆(Museo Archeologico Nazi ...

  • 走过——英国(2)

    沿着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这条西方文明的主线,展品布置得很细致,欧洲其他支流和中世纪之后的发展则简略许多.威尔士出土的莫尔德黄金披肩让我眼前一亮,没想到四千年前的青铜时代就有如此精美的黄金制 ...

  • 走过——英国(3)

    对英国的好印象从绿色开始.在飞机降落希思罗机场前,我就被机窗外满眼的绿色打动,这与想象里的大都市很不相同.走在大街小巷,见到很多花园,精心养护,各具特色,连窗台上的小小空间都没遗漏,并非统一的市政绿化 ...

  • 走过——英国(4)

    一条泰晤士河,穿伦敦而过,多少历史和古迹都在岸边,汇聚起这座城市的精神. 说起伦敦,有大.小两个概念.广义的伦敦有32个郡,看地铁线路图分成一至六,乃至七八九区,甚为广大:狭义的概念则指伦敦城,它只是 ...

  • 走过——英国(5)

    在我看来,英国可以分成伦敦和伦敦之外两个区域,完全不同.印象中的英国就是伦敦之外的样子,非常传统,一成不变:伦敦却如万花筒般,每一个侧面都是不同.除了精心点缀的绿色,无处不在的历史,伦敦是个充满矛盾和 ...

  • 走过——英国(6)

    只把牛津和剑桥当成景点逛,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读书,终究会遗憾. 牛津没有特别显眼的风格,与英国许多小城差别不大.第一眼被黄色石材的建筑吸引,这是科茨沃尔德地区典型的风格.时间太短,只能从殉道纪念塔出发转 ...

  • 走过——英国(7)

    (停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有时候还得努努力,那就加油吧.) 在一个有国王的国度,我很希望看到真正的王室生活.白金汉宫只在暑期开放,所以我就去温莎城堡碰碰运气.走进大门,看到中央圆堡顶端有旗帜在 ...

  • 走过——英国(8)

    离开万花筒般的伦敦,飞往童话之城爱丁堡,时间并不长,遐思却很多.总听说英格兰精致,苏格兰豪放,可以亲身体验,想想都很快活.飞机降落已是晚上十点,可这里足够北方,此时晚霞正好. 爱丁堡有旧城和新城之分, ...

  • 走过——英国(9)

    都说苏格兰高地不错,心向往之,我在爱丁堡参团前往天空岛一游.国外包车很贵,在公共交通不便的地方,参团是个选择.早晨出发的团组非常多,一路排开很壮观,我签到的车上有十几人,一半来自中国,一半来自印度.这 ...

  • 走过——英国(10)

    再次从爱丁堡出发,我开始独自背包旅行.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几番权衡取舍,还是计划出一条长长的线路,从北到南再向东贯穿整个英格兰,说好听些是珍惜时间,说难听点就是贪心作怪.交通首选是火车,路网发达,提前订 ...

  • 走过——英国(11)

    伦敦.湖区和高地都很棒,但我来英国最想去的还是科茨沃尔德地区,体验最经典的英国乡村.其实地图上找不到一个城镇叫科茨沃尔德,这是整个区域的名字,由牛津(东).巴斯(南).切尔滕纳姆(西)和埃文河畔斯特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