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392期:危机不可怕,危机带来的恐慌混乱才可怕,精彩都是安排出来的,火烧赤壁之后有一次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392期#
三国时期曾有过三次重大战役,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这个夷陵之战又叫“火烧连营七百里”。少年将军陆逊用火攻打败了刘备的军队,刘备部队损失惨重,最后退往白帝城,之后就是著名的历史故事《白帝托孤》。
大家仔细查阅一下《三国志》的史料会发现,实际上夷陵之战有两次。在这次“火烧连营七百里”之前还发生过一次夷陵战役,这次战役对于东吴政权打败曹操、稳固防线、占领荆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次战役东吴方面的主将是周瑜,战斗过程中有三位明星式的将领,分别是吕蒙、甘宁和凌统。特别是青年将军吕蒙在这次战役当中表现得有勇有谋、广受认可。
按照史料记载,周瑜和黄盖定下诈降计,火烧曹操的战船。曹操在赤壁吃了败仗之后全线撤退,在全军北撤的过程中,曹操专门留下大将曹仁镇守江陵,而周瑜率领得胜之兵乘胜追击,围攻江陵。当时大将甘宁就提议,由他率领一支部队去占领战略要地夷陵,这个夷陵就是现在的宜昌。甘宁认为一旦占领这里,就能切断江陵和西川的联系,并且可以从侧翼对江陵形成威胁。
主帅周瑜接受了甘宁的建议,甘宁率领本部人马很快就占领了夷陵。不过就在他立足未稳之际,曹仁派重兵将夷陵团团围住。当时甘宁身边本部人马只有800多人,算上城中的降卒,总人数也不过是1000多人。而曹仁派来的部队有骑兵,有步兵,数倍于甘宁。攻城的曹军架起塔楼,昼夜攻击,箭如雨发。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甘宁谈笑自若,从容不迫。
凭借这种从容镇定的表现,稳住了军心。这个里边的规律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险所带来的紧张和混乱”。所以关键时刻领导者带头人一定要镇定,一定要从容。凭借这样的表现,就可以避免紧张和混乱的发生,从而稳住军心。这就是所谓的“每临大事有静气”,对于古往今来的领导者来说,这一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到甘宁的求救报告之后,周瑜需要做出一个重大决策,要不要分兵去救甘宁?此时将领们发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如果再分出重兵去救甘宁,万一曹仁乘虚而入占了我们的大本营怎么办?
在争议之际,吕蒙给周瑜提了一个建议,他建议周瑜安排一半部队去救甘宁。大营这边怎么办呢?可以交给少年将军凌统来把守。吕蒙说凌统守大营守上十天肯定没有问题。我们那边速战速决,然后曹仁不知虚实,他未必肯全力进攻大营。只要我们援救甘宁速战速决,速度快就可以。周瑜接受了吕蒙的建议,留凌统守大营,然后带着吕蒙去救甘宁。
在援军进兵的路上,吕蒙又给周瑜献了一条计策,这个计策有点奇特。他让周瑜安排士兵,用木柴把狭窄的进军道路都给堵塞住。很多人都觉得奇怪,这好好的路为什么要堵住呢?本来就不好走,拿木材堵住了以后,我们回来怎么走啊?吕蒙是这么分析的,我们援兵一到,英勇作战,曹军肯定会崩溃。
在曹军溃退的时候,我们的来路就是曹军的退路。用木柴把这路封住之后,曹军在败退的时候,骑兵就只能下马步行撤退,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他们的战马。战马是我们最缺的宝贵的战略资源,周瑜就采纳了吕蒙的建议。果然援军快速到达,令曹军措手不及。在周瑜和甘宁还有吕蒙的内外夹击之下,曹军全线崩溃。撤退的时候由于道路狭窄,堆满了木材,曹军的骑兵只好弃马步行,这样东吴的部队获得了300多匹精壮的战马,军威大振。
而在大本营方向,凌统果然牢牢的守住了大营。在取得夷陵大战的胜利之后,周瑜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曹仁一见形势不好就引军北撤,于是周瑜就占领了江陵。可以说火烧赤壁,让东吴有了胜势,而夷陵之战才让东吴得了实地。而在这次战役当中,青年将军吕蒙有勇有谋,有上佳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通过这次战役我们也可以看到,做事情就一定要做提前的分析和提前的安排。即使资源有限,只要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安排,一定可以创造奇迹,创造精彩。确实精彩都是安排出来的。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 咱们明天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