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企的危与机

2018年9月27日,是中国创新药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天。明星CAR-T公司南京传奇的母公司金斯瑞股价中途接近腰斩(盘中最大跌幅47%)后致紧急停牌。

来自市场方面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南京传奇在ASCO上发布的CAR-T临床研究数据造假,另一种声音则由于《阎火研究》发布的研报被蓄意做空。

如果是前者,金斯瑞的股价下跌罪有应得,在监管尚未能跟上节奏的情况下,市值下滑是对造假者最好的回应;但倘若是后者,当前正是生物科技公司密集赴港IPO时机,一言不合就做空的港股金融体系则将会让创新药企开始观望,甚至是瑟瑟发抖。

中国医药工业现代化的进程较西方国家晚了几十上百年,医药产业本身发展也是存在一些先天不足。近年来被推向“风口”的创新药产业,更是喜忧参半(见:行业顽疾尚未攻破,医药创新任重道远)。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无论是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重视还是在药品审评审批政策简政放权方面,国家都做了积极的鼓励和改革。

正是来自监管层面的正向反馈,加上庞大的市场吸引,引来了各路资本的蜂拥而至,以致于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XX资本投资了XX药企的消息,风险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接过了举国之力,支持创新药研发。

同时也不得不认识到,创新药企业的掌门人多以科学专业且海归身份背景出身,他们在产品后期商业化(含注册性临床试验及上市销售)进程中,除了来自资本市场的挑衅,可能还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仅做几点分析,欢迎大家补充拍砖。

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靶点少。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目前中国的研发还是处于紧跟国际发展潮流的状态,原创性技术很少也是另一个事实。

试想,无论是扎推开发的小分子替尼药物,还是当前热门的单克隆抗体、CAR-T疗法,它们背后的c-Met、PARP、EGFR、BTK、VEGF、HER2、PD-1、CD19……有几个靶点是中国基础研究的产物?纵使拥有4万亿的创新药市场蛋糕,本土药企真正做大做强、分享市场的同时有将面临怎样的“保护费”(主要是指专利诉讼带来成本)?

2. 生产CMC及GMP与国际的差距。

《阎火研究》发布的报告中有一行话:传奇生物采用了工艺极其复杂的双特异性抗体设计,且公司GMP生产工艺目前尚未摸索清楚、中国GMP厂房建设进度远低于预期。

咱们姑且不谈报告中内容是否真实。但放眼整个大行业,“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也不过近两年会被产业反复强调,此前的多数企业更是以一种为了应付GMP检查开进行GMP建设。中国制药界跨学科、跨领域的“产业专家”的奇缺,是公认的事实。

具体到以CAR-T产品生产为例。在美国,从事CAR-T细胞生产的企业都必须先和无菌车间的建筑设计、施工公司以及仪器设备供应商协商好,按医政相关要求制定设计、施工、验收方案,然后向FDA申请召开Type C会议,在FDA审查并认可方案后,才可以开始施工。施工完成后,根据今后生产的不同用途,是支持临床早期实验生产,还是支持晚期及商业化生产,FDA会有不同的验收要求。

而国内,不仅现有的CAR-T公司技术特色不明显产业分工合作意识薄弱,几乎所有CAR-T原创公司都是从质粒到载体到CAR-T细胞全部由自己生产,此外国内企业对细胞治疗GMP生产中心设计、施工、和验收的经验有限,很多GMP工厂的设计只能较多依赖于GE、赛默飞等国外企业提供的整套服务。

3. 优质临床研究资源紧俏,初创企业推进临床试验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位药企医学部的负责人告诉医药魔方记者,目前所有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真正具备领衔临床研究能力的PI不超过600人。而中国的药厂的数量(大约5700家),大概是在这个数字10倍。

每个PI的研究精力也有限,尤其是随着某些领域某些项目的扎推开发,PI资源供不应求。正因为顶级PI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前从未打个交道的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想要获得PI一席信任也堪比蜀道难。

记者通过走访CSCO调研发现,即便是再鼎医药、百济神州这样在投资圈和产业圈知名的企业,在肿瘤医生群体中的认知度并不如预期所高。医生们既要忙着看病,同时又需要配合药企开展临床试验,对新成长的企业关注度自然有限。因此,即便是产品还处于较早期阶段,去CSCO等医生参与的会议,不惜重金吸引KOL的关注(见:【回顾】2018年CSCO大会之“最”)。

《阎火研究》报告中也抓住了国内创新药企的尴尬,特别指出:承接南京传奇临床试验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业内的实力较弱,数据可信度较低。坦白地说,对于一些不知名且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的创新药企业,能够找到愿意承接临床试验的医院已属不易,若想找到知名医院的知名医生,更是难上加难。

4. 商业化:上市了就能卖得好?

在业内,有一句广泛流行、经久不衰的行话:医疗行业,医生稳赚不赔;医药研发,CRO稳赚不赔;新药研发,me too是稳赚不赔;真搞新药的,大概率是赔的。

正所谓“在商言商”,创新药企也不是做慈善的。同时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不像汽车,有钱人坐奔驰,没钱人可以开夏利,药品承担治病救人的责任,事关生命,从我国的体制理论上讲富人吃好药、穷人吃差药这种做法行不通。在“前有猛虎后有饿狼”的环境中,在具有多种治疗方案可选的情况下,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建立“护城河”,还真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且需要读懂执政者用意的关键环节。

伟大的产品皆是来源于创新。一系列“危”中也有“机”。

1. 在自主开发、转让引进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新药开发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过程,再加上企业的生命周期有限,只有先“活下去”,才有可能谈创新,否则一切的愿景都是画饼或是纸上谈兵。幸运的是,在当下的环境中,究竟是走“技工贸”,还是“贸工技”,企业可选择的路线越来越多。

从国家每年拨款的经费以及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上看,中国在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投资经费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院校将科研成果卖给企业甚至是建立产学研基地。

对于一个能够在引进(转让)和自主研发找到合适平衡点的企业,生存已经不是大问题。

2. 弄清一流PI的真实需求。

至于到了产品注册开发阶段,当前也不乏一些初创企业找到了业内最顶级的PI进行临床试验。这一方面有赖于产品本身早期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这些企业愿意携手临床PI国际化,树立国际权威的视野。

3.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记者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业“迷”之般沉浸在自己的权威、学术或专业中。人民已经不是此前的人民,韭菜也已经不是此前的韭菜,患者更不是此前的患者。过多地对患者强调靶点、机制、细胞通路,在患者身上真的行得通?

中国有句古话叫“久病成良医”,患者日益增长的医学信息需求,同当前药企提供不对称的信息俨然已经成为星星之火般的矛盾。甚至有人戏言,目前的专科药品开发,更像是“以医生为中心”。

欣慰的是,业内已经有一些令人敬佩的企业家,在见天见地的同时,也看见了众生。在药品无法治愈的疾病上,他们通过公益、语言和行动陪伴着患者,也让世界看到了制药企业理性背后的温情。

更多参会嘉宾正在确认更新中。参会或赞助咨询事宜,可联系医药魔方工作人员(微信号newdrug_bu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