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治磐、吴䍩木《行书、山水》双挖轴

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任江苏政府主席、江苏绥靖司令的丁治磐不但官做得大,并擅书法、精篆刻、能文章,可谓“既是秀才又是兵”者也。
丁治磐1950年6月定居在台湾,按说在下是没有机会与他结缘的,但他有幅书法作品配诗堂于吴䍩木的山水画上,成双挖立轴投拍至上海道明第九届联谊拍卖会中,被在下拍了回来。
丁先生此诗堂书法28×47cm的尺幅,书写诗句是一首五言绝句,可能是丁先生专为吴䍩木的《山长日静》山水画题的诗句,因为吴氏山水画中有三间错落在山涧林木中的房屋,丁氏把它们比拟成“三家村”了。提及“三家村”,不妨展开一笔加以赘述。
在上世的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开辟了一个专栏“三家村札记”,该专栏邀请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市委统战部长廖沫沙三人合写,他们约定,文章以一千字左右为限,每期刊登一篇,三人轮流写。写至1964年7月,“三家村札记”共发表了60多篇文章。文章内容大部分以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的形式,谈论思想修养、艺术欣赏等问题。其中也有文章批评当时生活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对时弊有所讽喻。但这种批评和讽喻后来被认为是当作了“有步骤有组织有指挥”的政治行为,遭到了以江青为首的派系集团批判。从此以后,“三家村”被认定为是“反党集团”,邓拓、吴晗等被迫害致死。
在台湾方面,中广(国内称之为“敌台”)最有名的广播节目首推《三家村夜话》。节目开头,先是一句男声“要知中共派系斗争的原因,请听三家村夜话”,接着一句女声“要知中共派系斗争的原因,请听三家村夜话”,然后是一出长度约10分钟的广播短剧,内容不外乎“八卦”些中共高官不为人知的丑事,或是“倒行逆施,祸国殃民”的政策等等,虽然很“样板”,但在政治风声鹤唳的无聊苦闷时代,的确吸引了很多大陆民众去偷着收听。
扯完闲话,下面来叙说丁治磐的这堂书法。书法行书,北碑、六朝的底子,也有些许唐朝大书法家李邕的神韵。用笔清挺,结字平实,没有故弄玄虚的花里胡哨,也不事张扬,官做的这么大,能把字写的如此平静内敛实属不易。偶或带几笔侧锋用笔,则为书法增添了逸趣,但仍没有放纵的意思。总之,此堂书法说不上有多么好,但也是件不差的一堂书法,比起当代高官的书法何止天壤。书法上署创作时间“壬子春初”,“壬子”是公元1972年,晚于吴䍩木山水画的创作时间“乙巳”七年,一定是玩家在收藏到吴氏此帧山水画后,拟装池成轴,想请名家配诗堂,于是辗转找到丁治磐挥题,于是才有这轴《行书、山水》双挖的作品流布。署名“丁治磐题”,钤印“丁治磐印”白文和“似盫”朱文。“似盫”是丁先生的字(有辞书称是号,又作“似庵”)。

吴䍩木《山静日长图》33×47cm

吴䍩木的《山静日长》山水画的尺幅横也是47cm,纵稍高于丁先生的书法尺幅,为33cm。设色纸本,为浅降山水。图上近景山峰坡石用笔短披麻皴,水墨和花青交替着笔,润色则皴 染花青和赭石,树干枝叶,是水墨双勾的枝干,赭石填色润染,花青夹杂着水墨点写枝叶。枝繁叶茂,应是夏日之景色。山崖下、树丛中间的三间房屋有几分工细,却是用水墨勾勒屋形和门窗,留白作墙,赭石铺顶。不着人迹,显得尤为清静。远景是被云雾横断的崇山峻岭,用笔斧劈皴,爽直出笔,更显山势的高耸入云。墨色也为水墨和花青交替施笔皴擦,敷色花青和赭石。树木的点写也是水墨夹杂着花青。吴䍩木山水承家学,从祖父吴滔那里学得山水上的苍秀沉郁和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志;从父亲吴徵那里讨得峰峦浑厚和草木华滋,虽未能太形成自家面目而侧身大家之列,然而能脱去甜俗之气,有超远绝尘之致,这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画上题名“山静日长”,落创作时间“乙巳夏月”,署名“吴东园”,钤“䍩木”朱文长方形印。“乙巳”是公元1965年。“东园”是否吴   䍩木之别号?
下面分别来叙说丁治磐和吴䍩木的生平行迹。
《民国人物大辞典·丁治磐》云:

丁治磐(1894—1988)字似庵,江苏东海人。

1894年1月(清光绪十九年)生。初毕业于江苏讲武堂,继毕业于陆军大学第十二期。

1912年在陆军第十六师赵念伯旅任排长。

1914年8月后,历任营长、团长、参谋等职。

1925年任陆军第二十三师参谋长。

1926年任第六军司令部参谋长、第二路总指挥部参谋长、第六军干部学校教育长。

1927年授陆军中将,任第七方面军参谋长,兼前敌司令部参谋长。

1929年任第十军参谋长。

1931任陆军第四十一师一二一旅旅长。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陆军第四十一师师长,陆军第二十六军军长,远征军第四方面军副司令官,均兼中国国民党特别党部党务特派员。抗战胜利后,任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兼行政长。

1946年兼胶东地区党政军联席会报主席。

1948年9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主席,江苏绥靖总司令,江苏省保安司令,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主任委员。迨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成立,兼任政务委员。1950年6月去台湾。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1988年3月8日病逝于台北。

终年94岁。著有《补闲斋集》。

吴䍩木生于民国十年(1921),浙江石门(今桐乡)人。生于嘉兴,寓居吴县(故有作吴县人)。名彭,字养木(早年见用),后以䍩木行,号小  (以父号袌   居士而取)。

194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后任职于中共银行国库局。自动喜绘画,随祖父、父亲习画。不到10岁时,即作《长江万里图》长卷,一时驰名。后遂承父衣钵,以画为生。

1958年入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任教。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书画研究会会长、吴门画派研究会会长、苏州国画院副院长。有论其山水:“超乎象外,思古人之未思者。”著有《中国画技法概论》、《画甄》等。

此轴《行书、山水》双挖之作者,要么江苏人、要么久居江苏。于是我把此轴割爱给了江苏彭城的陈忠贤弟,由他把玩珍藏去了。

2009年9月6日于不歌楼晨窗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博古图》

于建华部分著作

于建华书法

于建华朱砂书法

于建华篆刻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文/不歌楼@自由书画谈

本文系自由书画谈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