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寇振朝 || 永远的150

永远的150

作者:寇振朝

150是个数字,它其实是我1984——1987年在新乡地区汲县师范学校上学时的班名。我们那一届共八个班。班名是按数字从149到156。前六个班是普师班,155班是音美班,156是体育班。我们班主任是张元庆老师,一位文质彬彬,知识广博而又治学严谨的老师。

张老师很务实,讲课细致认真,引经用典,一板一眼的。在我们上师范三年级时,北京讲师团来汲师支教。讲师团老师意气风发,激扬文字,大有上可揽青天日月,下可入海激龙腾蛇舞之气势。他们活泼新颖的思想观点,深深吸引着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青春少年。

为此我们还暗暗笑张老师的小心翼翼,循规滔距地上着文选课,他不会发一句愤世嫉俗的言语,更不会拍案而起,直击风雨人生。他就只管埋下头,一丝不苟地做着学问。三十六年过去了,我早已懂得了张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们的150班音体美均不健长。文艺汇演活动,排蓝球比赛等,均与奖牌无缘。我们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学习成绩,记得班里有一位叫谢萍的同学连续几个学期都得的是学校一等奖奖学金,甚慰师心。

因我年龄较小,长的又太清瘦。三年中多蒙张老师关爱,这些一直记在我。我也曾少年不识愁滋味,常为赋新词望西楼。也因调皮执拗暗暗叛逆张老师,可张老师宽厚的性格,常常轻轻一笑,便风清云淡。

张老师喜欢集邮。他创立了汲师集邮协会,吸收了汲师出版了二十多期油印小报《邮苑》。可以想象当时印刷条件较差,戴着五六百度近视镜的张老师用刻笔,在蜡纸上刻印一张又一张精美的小报,该需要付出多少的精力。如今我还保留着二十余期小报:字体娟秀,插图得体,版面和谐统一。

150班学生班风纯正,积极上进,学生虽分别来自新乡五个县,但彼此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辉县有位同学,是个孤儿,生活较为困难。我们全班同学就一起,每月为他捐助一些生活费,直至毕业。

还曾记得女同学多次到男寝室,为男生洗衣服献爱心。虽然也有如我一样的好几个怕羞“封建”的小男生把衣服藏起来,不肯给“巾帼“红颜”们展示才能的机会,但总显现出那时同窗情深谊长。

张老师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班里成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有数理化兴趣小组,音体美兴趣小组,历史兴趣小组等等。在张老师支持下,我还创办了文摘兴趣小组,参加的帅男美眉同学还不少。

150班的第二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与149班的象棋比赛热火潮天;每天出刋两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竞显风流;班里举办的诗歌大赛也精彩纷呈;师范三年级时,我们三人曾代表班里参加全校“百科知识大赛”,一路闯关斩将,荣获年级组第一名。记得我还获得了一本书的奖励。

张老师管理下的150班是美丽的,美好的记忆一直珍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生情。我想这些如烟往事早已化为了颗颗璀璨的星,照亮我们生命的前程。

忘怀不了我们永远的150,忘怀不了150班58名学生在一起同窗共学的三年时光,更忘怀不了班主任张元庆老师春风化雨,润泽桃李的伟岸身影。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推荐几篇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

【中师生-专栏】往期文章    精选
哦,渐行渐远的:中专生们!
【中师生-专栏】小 弥 / 文:牛耕
记我永远的母校“永登师范” / 满庭奎
那天,我没敢接过他伸手递来的信!
20多年前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1990年,我考上了民权师范 / 文:醉卧籣亭
20多年前的中师、中专生:当年的学霸,如今却沦为学历的最底层!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英语学习|儿童文学|教育教学;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131125;

收稿邮箱:

zhongshisheng2018@163.com

稿酬说明:

请联系微信(Yf131125)领取。具体参见本刊《征稿启事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

作者简介:

寇振朝,笔名苍雪无语,新乡市延津县丰庄镇后王庄学校教师。1984年考上了河南新乡地区汲县师范学校。1987年参加工作。1991年开始创作,先后在《新乡晚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通讯、消息等20余篇。2018年10月,第二次进行文学创作。在《日课LIve》、《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教师文苑》、《大豫出版》等公众平台发表散文30余篇。其中《赏月中秋》一文荣获大豫出版社组织的2019年第四期“豫见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