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对粟裕说:陈毅不回华野了,华野今后你来搞!粟裕很意外

战神粟裕系列4
作者:桅杆
粟裕性格刚毅,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敢于坚持正确意见,从来不是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对于他认为不合适、不合理的指示,会反复思考,反复权衡,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但由于资历相对较浅和长期远离中枢,粟裕在提出不同意见之前,顾虑很大,慎之又慎,按他自己的话说叫“斗胆直陈”。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先后有三次重要的“斗胆直陈”。一次是在1946年6月,坚持内线作战;一次是在1948年4月,建议3个纵队暂不过江;一次是在1948年9月,建议举行淮海战役。这三次“斗胆直陈”,打出了苏中、豫东和淮海三个经典战役,对整个解放战争产生巨大影响。粟裕有关淮海战役的建议,已经众所周知。这里重点说说粟裕前两次“斗胆直陈”。
【江苏句容,陈粟首长塑像】
第一次“斗胆直陈”:打出解放战争的战略初战
1946年6月下旬,总部设想了一个南线作战计划,并三次致电陈毅等,指示山东军区南下,调动歼灭徐州之敌。6月26日,总部指示华中分局并陈毅等,要粟裕和谭震林率不少于15个团的华中野战军主力,从泰州附近地区西进,占领蚌埠至浦口段,策应山东部队南下作战。27日,新四军军部命令华中野战军主力向六合、天长之间集结。
当时,粟裕正在海安布置作战事宜,准备应对蒋军对苏中解放区的进攻。接到新四军军部命令后,粟裕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敌人已在苏中地区集中了9个旅,如果主力西移,苏中根据地必将失守;华中野战军远赴津浦线作战,后勤保障非常繁重,加之津浦线敌军比苏中敌军更为强大,西进作战难度更大。为此,粟裕于27日当天回电总部和新四军军部,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慎重起见,粟裕随即赶回华中分局驻地淮安,与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诸等华中分局领导共同商议。商议的结果是完全赞同粟裕的意见。6月29日,华中分局领导联名上报总部和新四军军部,建议华中野战军先留苏中,依托内线作战,后续视情况再加入蚌浦线作战。
陈毅拒绝了粟裕的建议,主席则指示粟裕于7月13日发起了苏中战役。但陈毅仍然不认可粟裕的意见,4次致电粟裕并报总部,仍坚持“粟部迅速西调”。粟裕多次申辩,坚持留在苏中作战,招致陈毅的强烈不满。不仅如此,由于华中地区兵力严重不足,自7月25日至8月5日,粟裕三次致电陈毅和总部,要求将淮南第5旅调往苏中参战,甚至在第三次用了“斗胆直陈”一词,但陈毅仍不同意。但主席支持了粟裕。
粟裕这次“斗胆直陈”,与其直接上级陈毅的意见完全不符。苏中战役可以说是在违背新四军军部指令下打的。争论的焦点,是内线作战还是外线作战。当时,解放战争爆发之初,部队不适应正规战,后勤补给也是重大问题,依托解放区内线作战无疑更为有利。粟裕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即便到了一年以后的1947年,刘邓大军和华野转入外线作战,虽然战略上取得主动,但部队损失很大。好在主席支持了粟裕的意见,进而在敌我4:1的兵力对比下,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的大胜,并成为解放战争的战略初战,解决了“如何整体劣势条件下,创造局部优势,各个歼灭敌人”这个重大课题。
第二次“斗胆直陈”:打出了解放战争的转折之战
1948初,总部决定将华东野战军第1、4、6纵队编成第1兵团,由粟裕率领,准备南渡长江,挺进到闽浙赣等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以吸引20-30个旅的敌军回防江南。总部于1月27日将上述决定电告粟裕并“熟筹见复”。当时,粟裕正率领华野外线兵团在黄淮地区作战,接电后,一方面积极开展南渡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思考和权衡这一战略意图的利弊得失。
经过1个多月的反复思考,粟裕认为:3个纵队过江,可能无法调动敌军主力;且远离解放区转战,部队有被拖垮的危险;更重要的,3个主力纵队南调后,会极大地影响我军在中原地区打大仗。4月18日,粟裕将自己的意见上报总部。在电文的最后,粟裕说到“斗胆直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
主席接电后十分重视,立即致电粟裕与陈毅一起前往阜平县城南庄。4月30日,总部专门开会,听取粟裕的当面汇报。会议经研究,同意了粟裕的意见:3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仗。会议结束时,主席对粟裕说:“陈毅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粟裕对此大感意外,反复要求陈毅仍回华野。但总部已经决定陈毅去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粟裕又提出继续保留陈毅的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职务。主席最终同意了粟裕的意见,由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兼政委。总部同意粟裕的建议,并让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兼政委。相当于粟裕向总部立下了“军令状”。豫东战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筹划并实施的。
当时在中原战场上:蒋军有25个整编师,其中13个整编师担负守备任务,12个整编师及4个快速纵队编成4个兵团,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华野有6个纵队并指挥中野11纵,在黄淮地区机动作战。粟裕的战役设想是“攻城打援”,即进攻开封城,调动并寻机歼灭增援之敌。开封当时是河南省会,影响大,攻开封是攻敌所必救。6月17日,3纵和8纵对开封突然发动进攻,经5天激战,攻克开封城。战役发起后,四周之敌果然被调动,纷纷救援开封。
此时,华野为掌握战场主动权,主动撤出开封,一方面以部分兵力吸引邱清泉兵团西进;一方面集中主力于29日突然在龙王店地区包围区寿年兵团。经3天激战,消灭区寿年兵团主力,区寿年被活捉。粟裕余兴未尽,当天即转兵围歼前来增援的黄百韬兵团,战至7月6日,黄兵团被歼3个团。此时,部队已连续作战20天,极度疲劳,弹药所剩不多,加之敌4个兵团已经靠近,粟裕遂下令7月6日晚撤出战斗。
豫东战役共歼敌9万多人,是解放战争开战以来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我军第一次集中主力进行大规模会战。豫东战役的重要意义有两点:一是整个解放战争的转折之战,主席为此曾说过“爬山已经过了山坳子”;二是淮海战役的预演,粟裕晚年在回答有关他提出淮海战役建议时的考虑时说:谈这个问题要从豫东战役说起……豫东战役歼敌9万多人,证明打大歼灭战的想法符合实际。”粟裕逝世后,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在旧笔记本里发现一首《沁园春·淮海战役》,词的上阙也印证了上述两点: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

【征稿】亲爱的军事爱好者,热忱欢迎您加入作者团队,创作领域包括我军军史、国际热点、军情观察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