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历史: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
前不久有一档综艺节目邀约了TVB97版本《天龙八部》的香港地区主演们再聚首,虽说我不太喜欢打感情牌的综艺,但真正触碰到了你内心里最深的地方还是控制不住的。本人看这版《天龙八部》不下五遍,顿时觉得的回忆满满,激动处还流下了眼泪?

一代武学奇才东方不败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为了解决人类间的是非恩怨,才会产生一种技术。你看现在动不动就伪娘萝莉妆,你们要早学会了葵花宝典,还用ps吗?
早在原始部落的战争中就已经有了武术的萌芽。自商朝到春秋时期,车战是当时主要的战争形势,如果有一个车技很好的老司机,再配一个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在打仗的时候就会很有优势。所以那个年代的贵族子弟一般要学习6门基础课程,除了4门文化课以外,还有2门体育课,射箭和开车。所以说男人骨子里爱玩车是有渊源的。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井田制度被破坏,车战被步战所取代,出现了剑术和肉搏技术。比如赵惠文王,也就是战国后期赵国的第7代君主赵武灵王的次子,他养了3000多名剑客,把国家大事放到一边,一连三年以观看击剑来取乐,这些剑客们一年就有100多人在剑下伤亡。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高富帅们明显不够用了,于是大量屌丝进入了军队,军事武艺开始在民间普及,产生了一个以武艺谋生的群体--侠。魏国的宰相李悝,为使军民提高射箭技术,下令以射箭决断诉讼案的判决。规则很简单,射中的的胜诉,而射不中的败诉。这道令下来以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击,那是日夜不停息。
霸道总裁嬴政兼并了六国以后,为了保卫世界和平,收缴了民间武器,而与军事结合紧密的一些武艺,开始脱离军事,发展成为娱乐活动。而且秦始皇还在全国实行了菜刀实名制,还强行规定每个家庭只能共用一把菜刀,用完以后交给武长,由武长保管。到宋明时期,热兵器大量取代的冷兵器,武术在战场上的作用就更加削弱,但健身表演娱乐的功能开始强化,就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武术套路。而民间武术也正是从军事武艺里分离出来了。

你今天看到这么热闹的武术门派,其实是明朝开始才正式形成。这时期也出现了内外家的分别分野,外家派以少林寺为代表,刚劲威猛,而内家派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包括了武当拳、太极拳、形意拳等等。而让江湖儿女闻风丧胆的易筋经,也是在明朝出现的,成了少林武术家必修的基本功法,武术技击和内功修炼开始结合,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而套路武术的形成,并没有削弱武术的实战功能。
在明代的抗倭战争里,到处都有少林武僧的影子,而到明朝灭亡,少林僧兵还参加了抗清战争。满清贵族入主中原以后,少林僧兵被勒令解散,而大批僧兵流散各地。

一些流散的少林僧众加入了天地会,天地会就把少林寺作为号召和旗帜,并且控制旗下的各群众流派,而这些通通纳入了少林武术的范畴,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就是这么来的。除了天地会以外,还有很多以反清为宗旨的秘密团体,比如白莲教、天理教、八卦教等等,都是以练武为主要手段,流行程度接近现在的广场舞,而武术也就是以反清组织为依托,在民间广泛传播。
等到了清末,随着民族危机深化,无数成了民族自尊心的重要载体,大量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武馆诞生了,黄飞鸿、霍元甲的故事也就这样广泛流传起来了。武术是因战而生,天然带着暴力,但有一群人吸收了武学里优秀的部分,消除暴力,用武术保家卫国,最终孕育了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