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抚今追昔忆秦腔(一)

抚今追昔忆秦腔(一)

抚今追昔忆秦腔(一)

文/愚夫

吾之为文,必然以陈年往事之话题居多,故自知大有“终弗时尚"之感。但许多陈年旧事如鱼梗在喉,似有不吐不快之感,故而还是老来寻乐,冒昧于今之年轻人乃至微信网友,以吐为快了。

提起秦腔,关中秦人总还是应该颇感兴趣吧!且不说今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得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即时即景皆可令人眼花缭乱……但独就秦腔威望霸气之历史渊源来说,尽可以为我关中秦人所骄傲、所自豪的了!焉有不提、不思不忆秦声秦韵之理乎!况且,吾之为文,皆出于对上代老一辈的怀念与感恩之心仪。譬如众多的秦腔老艺人,他们在那文化生活尚不繁荣发达的时代,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我们带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愉悦享受,充实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或者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难道我们在这老来怀旧的时候,能不思念他们的恩施与功德吗?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风吧!故此,犹有必要叙说我今之话题。

我生长于秦地东府谓南老城附近。五十年代初,正值共和国成立之际,初知渭南县城仅有一秦腔剧团,名为“新民社"。大概是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重视,所以这个剧团已经初具规模,生旦净墨丑各样行档还很俱全,很快就活跃在秦东渭南地带。犹为出名的演员当属东府皇后余巧云了,其次则是很正统的须生演员田正武。还有内红老生张全民,文武小生周尚义、老牌花旦演员张彩香等等。对于秦腔,童年时代完全是跟着家乡人看热闹。但非常爱看,只要剧团到家乡来演出,必看无疑(因为年令小常常是混在大人中间逃票就窜进去了)。后来随着年令的增长,就渐渐看出了一些戏的名堂。看得最多的当属余巧云和田正武的主演的《铡美案》、《五典坡》,《法门寺》、《白玉楼挂画》、《劈山救母》等等。其中对张彩香的《拾玉镯》那段戏,印象也较深刻,她那个人身材较胖,但在舞台上喂鸡赶鸡那个作功动作却很灵活、潇洒,招人喜欢;人胖屁股显得稍大,扭来扭去,也十分的好看。她还演过《白蛇传》,与当时观众颇为喜爱的女小生白贞余(饰许仙)搭档,也很不错。不过白贞余听说后来患了什么病,再也不见出演了,很是可惜的!我至今还记得她那富胎漂亮的脸形,很是适合唱小生的。

不过说来道去,余巧云在渭南人的心目中声望最高。主要在于嗓音条件非常之奇特,在那舞台没有扩音设备的年代,她那清脆透亮的声腔穿透力极强,偌大一个可容下数千人的农村戏园子,连园外人都能享受那清脆悦耳的声音,真令人叫绝得玉音绕耳,沁入心脾至三日不用吃饭!而且那高音听不来有絲毫的挣扎腔调,可谓是滿弓满调;从来沒有听过余巧云声腔用什么假声唱戏,完全是纯天然的嗓音。那声腔还柔瓤得让人心里象在吃蜜王浆似的!那声腔对我来说,可谓贯耳穿心到如今一一到终生!永让我口生津液,脍炙爽口!难怪秦东人对这位非常爱戴,切心喜欢的"秦腔皇后"有那么多“垂涎三尺"、“身起鸡皮疙瘩"等等的许多传说!总之余巧云那独特的发音声腔迄今可谓绝无仅有,我至今闻所未闻过。

悠悠人生,总有坎坷。文革十年,凡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之老戏一概被批判。余巧云当然被当作典型受到诛罚,至少被封杀罢演了十年有余。但在那样的恐怖环境下,渭南人民还在时刻期盼着、呼唤着余巧云的重登戏台。

大概是在文革后期七十年代初,有一天晚上,我和几个同志到谓北吝店镇去看戏。那天晚上群众听说戏报上有余巧云的名字,演出的剧目为《红灯记》。所以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去了,戏园里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十分拥挤,大约有三五千人吧。满园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余巧云的出台。结果戏到了中场以后,出现了买粥的场面。余巧云正是在这个场面才出现,然而只是饰演了一个卖粥大嫂,做了几个盛粥卖粥的动作而已。然后用围巾搭肩向后一甩,但就是这么一甩,下边观众立即掌声雷动,直到演员下场,掌声还经久不息。接着,余巧云大约是很理解观众们的心意了,便特意带几个演员走向台前,向观众深深鞠躬致敬,以表谢意。场面实在感人,我也从未经过那样的心灵震撼!所以就为我深深的记忆着。在以后回家的几天里,我还在不平静中思考着:那一个甩围巾的极简单的舞台动作,竟有那么大的轰动效应。那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绝非掌声,那绝对是渭南人民对一个久被罢演员余巧云的强烈呼声!

这个为我所亲历的真实故事过去将四十余年了,非但我深深记忆着,后来我也听到人们在不断的流传开去,还编成一句顺口溜:余巧云一个围巾甩袖,却是值钱不计其数。由此可见,余巧云这个今已是耄耋高寿的明星演员,实在是无愧于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终生奉献给了渭南人民!而渭南人民也决不会忘记这个秦地东府的秦腔皇后。

关于秦腔这样的陈年往事,只此就渭南而言,我还记忆很多。再由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我将还有更值得记忆和怀念者,待后赘叙。望我们这代人乃至下代者,以优秀民族传统之优良作风而继承之。当你们在今天盛世华年中徜徉而过,走向垂暮之年的时候,也一定会因怀旧而忆起许多陈年旧事一一去回忆你们所怀念的事情。

愚夫写于丁酉桂月之日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愚夫,退休老教师,迄今已77岁,养老赋闲之余,多吟老年情趣,聊以自慰,乐度晚年余生,《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投稿邮箱:

LWQWYCZS@163.com  

514895427@qq.com

1259020912@qq.com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0)

相关推荐

  • 【三秦文学】诗里的雨

    渭南学习平台2021-03-06订阅作者:赵宇聪晨起推窗,湿漉漉的天地迎面而来,远处的一树桃花清新妩媚,宛如一位妙龄女子在烟雨中守候,想起<诗经>里的女儿,"佼人僚兮"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抚今追昔忆秦声之(三)

    抚今追昔忆秦声之(三) 抚今追昔忆秦声之(三) (追忆秦声鼎盛期,振兴秦腔辉煌时) 继吾以上凭记忆之嗦啐記叙,建国以后五.六十年代确是陕西秦腔的繁荣发展时期.直到文革开始,秦腔的繁荣景象算是冷落萧条下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抚今追昔忆秦腔 (二)

    抚今追昔忆秦腔(二) 抚今追昔忆秦腔  (二) 文/愚夫 (人到老境,只把怀旧尽忆兴趣之事,方为快乐尔!) 秦人忆秦腔,吾已叙写了一些文字. 多话于自己对吾家乡秦东渭南秦腔剧团之陈年旧事.其中对东府&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换个人间世界(一)

     换个人间世界(一)   换个人间世界(一) 发于爱心坚守,乐善好施,乐度晚年余生.由以下<七夕遐想>游心诗而引写此文: 昔年倾情之源, 怎么也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 敬老诸多育儿女, 调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想不到的激动

    想不到的激动  想不到的激动 一一教师节自省 (外续一首) 一位老师的心声...... 教师节前夕,忽有七十年代初的几个老同学发来祝贺:"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敬祝老师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万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与老友杂记拙诗

    与老友杂记拙诗 与老友杂记拙诗 人在蜗居咫尺,放眼万里天涯 书法老友应邀下江南挥毫,并于闲暇览花都(无锡)美景:发我图文,遂生赏心悦目之感,分享其览物赏景时之诗情画意.不由寄情自由诗如下: 合抱茶树可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游心诗:七夕遐想

    游心诗:七夕遐想 游心诗:七夕遐思 文/愚夫 昔年倾情之源 怎么就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 敬老育儿女 烹调伺病躯 榻前俸陪终未伴 ------ 今已垂暮鹤年 心知肚明 将驾鹤流连 欣欣然一一 走向团圆 魂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闲话我的秦腔情缘

     闲话我的秦腔情缘 闲话我的秦腔情缘 文/愚夫 我已早过七旬之人了,一生教书为业,很喜欢家乡秦腔戏.但从未投师学过,所以尽管经常随心所欲乱唱几段戏,但只能用两句话来总结平价自己:"板路全不懂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杂感三拙诗

    杂感三拙诗 杂感三拙诗 文/愚夫 人生感悟 时光老人是永遠不会老的, 而人却在时光的流逝中老去. 在春去秋来老将至的时刻, 总有一番怀旧在心里, 总要回顾人生风雨兼程的经历. 许多的记忆就罢了去---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游历中引起的思念 一一怀念我的家乡:沋河口渡口

    游历中引起的思念   一一怀念我的家乡:沋河口渡口 游历中引起的思念    一一怀念我的家乡:沋河口渡口 文/愚夫 七月流火的天气,我每天还要骑着我的自行驹,驱驰在吸引我的渭河大堤上,一张风,反倒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