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唐诗解读——李白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吴宫:三国时东吴的宫阙。

晋代:指东晋,南渡后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贵族。

古丘:坟墓。

三山:在南京城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名曰三山。

白鹭洲:在今南京城内,秦淮河流经南京城,白鹭洲正好横截其中,故诗中有“二水中分”。

浮云蔽日:喻指朝廷中的小人使贤德不得仕进。

解读:

李白的律诗很少,且五律多于七律,但这首七律是他七律作品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据说李白第一次登上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遂心潮澎湃,诗兴大发,见崔颢的《黄鹤楼》题诗,遂作打油诗以自嘲:“一拳锤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丛话》上都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李诗与崔诗相比较,李白这首诗显得更为独特,它集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眼前景物以及诗人自己独特感受于一体,抒发了他的忧国思想。全诗意境苍凉,气势雄壮,其中颈、尾二联都是千古名句,后人总把李白的这首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以为难分轩轾。《瀛奎律髓》中认为“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李白曾写过一首《鹦鹉洲》,其体式完全模仿崔诗,倍受后世诟病,这个明天说。

首联从传说着笔,连用三个“凤”,一唱三叹,情韵悠扬,明显摹拟了崔的风格。凤凰从游到去再到“台空江自流”,分明寓有好景难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并为下文怀古做好了气氛的渲染。

三、四两句由凤凰台所在地联想曾建都金陵的吴、晋二朝,借“花草埋幽径”“衣冠成古丘”形象表明,所谓繁华、兴盛不过是过眼云烟,眼前所能看到的,只有荒芜的幽径和累累古丘。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变迁和凤凰台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使景中有事,事中含理。

五、六句笔锋转折,写登台所见之壮丽景色。“半落”有虚有实,半隐半现,突出山势之高大。“中分”将沙洲兀立江中,使江水一分为二的壮观显露无遗。这两句对仗工整,境界雄阔。

联系颈联和颔联,我们不难发现,李白认为,世间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只有大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消失,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反衬而存在。同时,在诗人举重若轻、从容自在的笔下,“三山半落”之茫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构成了雄浑的境界,历史在变迁,时间在改变,但地点依旧,空间不改,人们置身于此,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络跳动与诗人的呼吸,很容易引起深深的思考。

末联写登台所感,气势趋于低沉。诗人开始联系自身,感叹自己的处境,抒发深沉的忧虑和关切。“浮云蔽日”暗示君主为奸臣小人所蒙骗,从中透露出诗人政治遭遇和有志难展的苦闷情怀。“长安不见”不仅仅中人是地理上的距离,更多的是心理的距离,因为“浮云蔽日”,意思是自己远离朝廷,不被重用,非主观努力所能改变,故“使人愁”,这种愁与崔颢的游子乡愁有所区别,各自情感侧重点不同,李诗显得更凝重些,言尽意远,耐人寻味。

李白一生诗作较少受格律约束,然此诗又完全符合整齐的七律形式,这也充分展示了李白诗风“亦庄亦谐”的本领。这首诗据说是诗人要与崔颢一较高下,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这首诗为止,虽是传言,每有贬词,但也从中能体现中李白的性格——有起有落,有放有收,任情写去,于工丽之中别有一番飒爽之气,两首均可以看作中国古代诗歌中登临怀古的双璧。萧士赟认为“此诗因怀古而动怀君之思乎?抑亦自伤谗废,望帝乡而不见,乃触景而生愁乎?太白之意,亦可哀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否模仿了崔颢《黄鹤楼》?

    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和雄奇的景观成为无数诗人词客吟咏的主题. 崔颢<黄鹤楼>一举成名,引发后代诗人的竞相模仿.在众多拟作中, ...

  • 唐诗经典名篇赏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 ...

  • 蒙曼品最美诗词|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 交易担保 红松学习课堂 李白的诗你都知道吗?快来看看老师怎么解读! 小程序 ...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肖旭/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 ...

  • 古诗词日历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金陵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赏,凤凰去后楼台空锁江水依旧奔流. 吴国宫殿里的花草埋藏着幽深小径,晋代豪门世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若隐若现一半落在青天之外,江水从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嵽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注: 蟾蜍:古人以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清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