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伊犁组织工作答卷——人才工作卷
解锁伊犁集聚人才“密码”
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伊犁州党委组织部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和引进人才力度,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贤才,为伊犁稳定发展改革凝聚人才力量。
在激烈的抢才大战中
清华北大学子为何为了伊犁放弃北上广?
“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为什么选择伊犁?
让我们一起
解锁伊犁集聚人才“密码”
▲
(点击查看密码)
体制新,则人才聚;机制顺,则活力增。这一年,我们谋改革促发展,出台人才新政,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升级。狠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一主线,破除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研究出台了《伊犁州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若干措施》《伊犁州本级事业单位“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自治州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奖励暂行办法》等制度措施,将人才工作重点转向为人才打造事业平台、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上来,人才政策从1.0版升级到2.0版。
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等人才评价权限,将卫生、农业、教育领域副高、中级、初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主管局。持续推进农口领域职称评聘分离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同级岗位量化考核、动态管理模式,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霍尔果斯“人才特区”示范引领作用,推行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分配制度,打破身份限制,实现人事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出台《自治州新闻单位工作人员量化考核与激励办法》《自治州新闻单位聘用人才同工同酬管理办法》,解决新闻领域长期存在的行业人才混岗、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和五湖四海的胸襟,广发“招贤贴”,抛出“橄榄枝”,广纳天下英才,持续实施“伊犁英才”计划,人才聚集效益凸显。
克服疫情影响,变走出去为“云”联络,主动与疆内外300余所高校对接,发布网络海报、电子宣传册,变坐等报名为主动宣传争取。开发集信息发布、求职投递、简历审核、信息筛选等功能的线上引才平台,网上报名达8000余人,州县两级组织网络面试近百场,联动引才330人,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人才占比达76.4%。
聚焦服务产业发展,探索紧缺专业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同台招引,伊犁文旅集团、川宁生物等州直重点国企、民营企业引进急需专业人才30余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高效推进“揭榜挂帅”靶向柔性引才,江苏援伊前指、各县市援疆工作组主动靠前,柔性引才由分散引进向组团集中服务转变,引进640人来伊开展智力帮扶活动,组团审计、医疗、教育等领域专家300余人来伊开展短期服务,有力支撑重点行业部门转型发展。
▲
(点击查看密码)
以事业集聚人才,以平台培育人才。这一年,我们抓创新求突破,加大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推动伊犁集聚培育人才载体更加多元,为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集聚人才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筹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970万元,大力实施“伊犁英才”科研创新团队和优秀专家、技能大师、劳模工匠工作室创建计划,着眼州直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打造134个“领衔人+专家+骨干”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
培育伊犁州中草药有效成分应用研发重点实验室等州级科研创新平台7个,推荐打造州友谊医院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建“伊犁英才”优秀专家工作室50个、“伊犁工匠”工作室60个,打造“伊犁馕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
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会同州党委农办,组建玉米制种、树上干杏、薰衣草、新疆褐牛等4个特色产业专家团队,采取“首席专家+产业团队+科研项目”捆绑推进模式,集中开展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每年每个产业专家团队扶持30万元,持续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