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做面包的企业,竟然做出了2家世界500强,凭什么?
来源 | 高维学堂《品类战略》
主讲 | 李亮
编辑 | 高维君
品类是消费者做购买决策时对产品或服务所作出的分类。它是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营销力量,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真正驱动力。
研究品类有三大方法:分析品类、选择品类和评估品类。
今天,我们先分享如何分析品类,分析品类下面又细分了三种可以具体实操的战术,下面一一展开细述。
1
事实上的分化
首先,你必须有“你的行业在分化”这样的概念。
以史为镜,分析相关品类的分化路径。看看现在市场已经分化到了哪个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个层级的容量大概有多少,每一个品牌各自占据了多少等等。
一开始,你需要画一个行业的分化图。
举个例子,在50年前,美国的各个小镇都会出现一个咖啡店,卖三明治、汉堡、咖啡等各种各样的产品,你想要的都有。这是一个什么都有的阶段。
紧接着发生了分化,每一个专业的分支上面都成就了一个品牌,并且这些品牌在发展过程当中还有进一步分化的可能。接下来就是研究历史,看这个行业已经分化到了哪种程度?
比如在美国做餐饮,快餐怎么分化?先按照早餐、午餐、晚餐分开。然后再按照单品分。汉堡可以分为圆形汉堡、方形汉堡,鸡肉汉堡、牛肉汉堡,还有火烤的、油炸的等等。每一种都有一个对应的专业级品牌,处于极度分化的阶段。
画完分化图,你对行业大概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把握一些分化的规律和特性,这就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作用。否则没有作战地图,往哪打都不知道。
再比如这几年崛起的小油种食用油。做市场研究的第一步,要先看一看市场上食用油的格局,画一张分类图。
总体上有动物油、植物油,然后按照植物的品种,有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小油种有稻米油、橄榄油等。
然后你再查一查每一个油种的市场容量,看一看未来的增速状况,从而判断哪一个小油种更有利于你进入。
画完分化图最重要的一点,界定对手。
你的对手应该是在这张图上最邻近你的。不要去找一个离你很远的,你想去打它,而你根本都够不着它。
比如花生油,在这几年的竞争非常惨烈。
如果你作为花生油类别的参与者,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如何和鲁花这种巨头产生差异化,因为你和它在竞争,它是离你最近的、在同一个类别的对手。
2
心智中的分化
当消费者心智中的分化和市场、行业中的事实分化不一致,这时候就要把关键的特性因素找出来,看它在消费者心智中到底按什么在分化。
心智中的分化比较难以理解,它牵扯到主观的判断、消费者的参与等因素。
首先要理解一个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很多品类当中的一些品牌,在起步阶段,或成长速度非常好的时候,都有清晰的定位。
而前期的定位在很大比例情况下,就是因为它的价格,它的差异化并不是因为它的口号。
劳拉·里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被很多人忽略了。
她谈到,其实破坏清晰定位的第一杀手并不是多元化和宣传的宽泛,而是你把价格搞乱了,那么消费者就不知道你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谈价格?
我们在2019年发布了一份《瓶装水行业分析与展望报告》,通过对30多个城市的调研和随机抽样,结果发现第一分类标准是价位。
当然确实有一部分消费者因为知识文化程度很高,对瓶装水要求多,所以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调研主要看的是普罗大众,是大概率的情况。
最早的时候,一元水是庞大的市场,康师傅的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瓶子材料非常薄,把成本压到最低,那款一元水单品的市场量一度是中国国内最大的。
紧接着是两元水,代表是农夫山泉。然后就是三元水。
这两三年,一元水的市场容量慢慢在收缩,因为现在消费升级了,大家不愿意喝瓶子一捏就扁了的水,想喝更有品质的水,所以景田的百岁山这几年的增速特别快,成为了第二个过百亿的瓶装水单品。
按照这一发展规律,下一个发展的可能就是4元水、5元水。
因此在瓶装水创业的过程中,核心关键是定好价位。当然肯定也要产生差异化,但那些都是附属概念,只是你的添加项而已。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企业没有把这个规律用得特别到位,尽管定价到了那个位置,但是时机没掌握好,典型的代表就是昆仑山。10年前昆仑山就是5元水,只不过它早了10年,浪费了一个好的价位空间。
我们曾经预言,在国内,体量百亿级的瓶装水将会有5家企业,现在只有两家,还有三家虚位以待。但是这三个机会绝对不是一元水、二元水和三元水的,价位肯定是向上的。按照规律来讲,预判就是4元水、5元水,甚至可能更高。
另外一点,不是所有行业的第一分类标准都是价位。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有些技术含量的行业,你要看的是属性,也就是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决定因素。
举个例子。消费者买吸油烟机考虑的是什么属性?既然名字里带了一个“吸”字,考虑的肯定是吸力大不大。但是在老板电器推出大吸力油烟机之前,这个行业竟然对这个熟视无睹。
商家们都觉得这个点太正常、太普通了,根本不可能产生多大的威力。
因为在一个行业的时间太长了,已经麻木了。消费者购买油烟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大吸力,而不是静音,不是外观设计,也不是自清洗等,这些都只是附属因素。
对老板电器而言,只需要聚焦发力,把“大吸力”做到位,来引导消费者认知到你的价值,停掉其他那些小吸力的产品,来强化大吸力的这种影响力。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分析,可以得出,本身分化数就是机会数。这其实并没有多高深,只是普通的常识。
但是,往往普通的常识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尤其是你在某个行业里面沉浸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按照行业的范式去思考,结果反而忽略了大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颠覆某个行业的,通常是外行人。因为他把自己当成消费者,就这么简单地去思考。
分析分化,就是把最根本的常识,当成思考战略第一性原理的出发点。
消费者是按照什么在分类,判断这个关键标准将对你的分化有重要的指引。
也就是说,要清晰地判断你的分化是否吻合这个路径,是否在主航道上。
如果你的标准和消费者的标准南辕北辙,没有在主要趋势上,那你的胜算自然就比较低了。
3
分析更高级的市场和品类
世界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个市场上试点成功或有样本的品牌,其实都能够启发我们。
我们要充分将其利用起来,多看看行业和市场以外的东西。
最经典的就是与吃喝用相关的快消品、日化类,我们要看日韩。尽管经济在衰退,但日韩的整体消费观念、消费层级、消费层次是领先的。
举个例子。有一家国内做面包的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了瓶颈,经常和我们讨论粽子、包子和水饺该怎么做。
为什么要放弃更大的市场,去专注并不擅长的呢?
后来就去日韩市场看有没有可参照的对象,于是发现了山崎面包这个全球最大的包装类面包品牌。它非常独特,在日本有十几万家终端门店,但这十几万家店不全是它开的,有些是在便利店,有些是和其他商家联合在开。
山崎的配送系统十分强大。
一家做面包的企业,竟然做成了两家世界500强,一家是做面包的,另一家是做配送的。
它的配送有多牛?
一辆车只配送三个终端,早上五六点发车,中午十点、十一点发车,下午四五点再发,晚上再配送,销售的速度就这么快,以至于现在很多日本的现烤面包店生存不下来,因为口感口味和新鲜度还不如山崎高,山崎已经做到了极致。
有没有可能在我国也做出一个类似的品牌,也靠这种配送方式呢?
桃李面包就是这么做的。它专注于新鲜的、短保质期的面包,根据2020年披露的年报显示,桃李面包去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59.63亿元。
再来看更高级的品类。
在你的品类中,当你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你相关联的品类可能已经进入到了高级阶段,这时候就看看他们的经验能否对你产生启发。
比如白奶市场,之前巴氏杀菌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是纸业包装巨头利乐把牛奶的保质期延长到了6个月,有些甚至12个月、18个月,突破了运输半径,带动了常温草原奶的疯涨,因为“草原奶”的概念在心智当中有天然的认知优势。
如果你属于酸奶这一品类,之前也是放冰箱里面保存,那就要思考有没有可能也通过这种方式延长保质期,突破运输半径,实现常温保存。近年来市场上常温酸奶的成功,就是复制了常温白奶的这种成功,最后也可能缔造出来几个百亿级的品牌。
最近几年打开电视,你还会发现各种“零添加”“不添加”的广告宣传,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概念,因为大家会感觉到很健康。
那么“零添加”有没有可能在其他传统行业推进?在调味料行业,千禾就做了相关实践,推出了零添加的酱油。未来我们肯定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零添加调味品。
最后,总结一下分析品类的三种方法。
第一,事实上的分化,它非常像市场上的分化,你要画一幅分化的图,这是作战的第一步;
第二,认知中的分化,关键点是要在这些复杂的竞争状况中,找到一个关键的分化路径和标准;
第三,分析更高级的市场和品类,看看离自己比较近的品类市场,是否存在可供参照的先进方式,比如一些好的做法、好的品牌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