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八首

 

赠汪伦

峨眉山月歌

望庐山瀑布

夜宿山寺

望天门山

秋浦歌(其十四)

从军行(其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 唐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坐上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送别的歌声。

人们边踏着拍子边唱着歌,沿着河岸一路相送。

桃花潭的水可能有一千尺深,即便如此,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一片深情厚谊啊!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汪伦投其所好,好酒好菜招待李白,最后又邀群众相送。

就是这一送,功德圆满,激起了李白的诗兴,信手拈来这首千古名诗。

汪伦这位普通的村民,也随着这首诗名留青史。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时候的村民,也许个个能歌善唱,不用排练,拉来就能上场。

峨眉山月歌

[ 唐 ]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床前见月光,疑是天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很喜欢用“山月”这个意象。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夜里,半轮明月高挂在峨眉山头。月光照在平羌江澄澈的水里,仿佛随着水波一起流动。

我连夜乘船从清溪出发要去三峡,知道你就在峨眉山上却没有时间相见,不是我不思念你啊,船已经到了重庆啦。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清溪:指清溪驿,在今四川犍(qián)为县峨眉山附近。

渝州:今重庆一带。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望庐山瀑布

[ 唐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香炉峰云雾环绕,在太阳的照射下,云雾呈现出高贵的紫金色。

从远处望去,那道瀑布就像悬挂在山前的一条河流。

走到近前抬头看,水流从高崖上纵出,像飞一样垂直落下,估计有几千尺高吧。

瀑布顶端像是连接着天空,让人不由得怀疑是不是天上的银河掉落下来了呢?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夜宿山寺

[ 唐 ]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危楼不是破败的楼,而是看起来令人担心。

因为楼高,所以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

从“手可摘星辰”句可以判断,诗人的视角应该是在楼外或楼下,而肯定不是在楼里或楼上。如果是在楼上,他会看见星辰依然很高,岂是你伸手就能够得到的?

今夜借住在山寺,推窗可见一高楼。楼高有百尺,我老担心它会被风吹倒?

楼顶与天齐,伸手可摘星辰。站在楼上可千万不要大声说话,怕惊扰了天上神仙们的清修。

天上的神仙跟我们长得、穿得跟一样不一样?是跟中土人士一样还是跟西域胡人相像?

如果他们听到了我说话,会不会低下头来看我?如果他们发现了是我,会不会跟我打招呼?

他们认不认识我,我以前是不是也住在天上,因为某种原因而下来人间历练?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夜?

有月亮可以,但不能是圆月、满月。

正所谓月朗星稀,作者第一眼看见的是满天星斗,

想来月亮只是做了个配角。

望天门山

[ 唐 ]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切开,一分两半,清澈的江水从西向东流到这里,折而向北,澎湃回漩。

两岸对峙的青山双双映入眼帘,我这一叶孤舟披着夕阳的余晖顺流而下。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秋浦歌(其十四)

[ 唐 ] 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大熔炉里熊熊烈火,火光仿佛要将这黑夜照亮,

红色的火星随着热气升腾,在紫色的烟雾里四处飞溅。

在这明月夜里,被火光照得浑身通红的炼铜工人们,

一边劳动一边歌唱,

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赧:nǎn,红。

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一组《秋浦歌》。

从军行(其二)

[ 唐 ]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沙场上大战已数百回合,身披的铁甲早就支离破碎。

城堡的南边已被敌军重重包围。

大将军率领突击队正面扑过去,射杀了敌军头领,

然后折返向北,率领一千多骑兵突出重围。

沙场: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该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拼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像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其内容已基本失去专写“军旅苦辛”的古义,也无法合乐歌唱,因而,有别于汉魏乐府曲辞中的《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一般来说,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边塞”一类而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辞别黄鹤楼西去,

在这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到那繁华的扬州旅游。

我久久地望着他那一片孤帆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留下浩浩荡荡的长江,朝着天际奔流不息。

黄鹤楼:著名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碧空:一作“碧山”。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