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读书就读智慧之书

Spirit Within 传奇乐坊 - 天箫吟唱-世界上最动听的排箫音乐

魏韶华|绘

读智慧书
文:余光中

图:Lilla Cabot Perry

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书,是绝对读不完的,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一味多读也并无意义
古人矜博,常说什么“于学无所不窥”,什么“一物不知,君子之耻”。西方在文艺复兴的时代,也多“通人”,即所谓Renaissance Man。十六世纪末年,培根在给伯利勋爵的信中竟说:“天下学问皆吾本分。”现代的学者,谁敢讲这种话呢?学问的专业化与日俱进,书愈出愈多,知识愈积愈厚,所以愈到后代,愈不容易做学问世界的亚历山大了。
不过,知识爆炸不一定就是智慧增高。我相信,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新知识往往比旧知识丰富、正确,但是真正的智慧却难分新旧。知识,只要收到就行了。智慧却需要再三玩味,反复咀嚼,不断印证。
如果一本书愈读愈有味,而所获也愈丰,大概就是智慧之书了
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生平只熟读一部书:圣经。弥尔顿是基督教的大诗人,当然也熟读圣经,不过他更博览群书。其结果,班扬的成就也不比弥尔顿逊色多少。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叔本华说:“只要是重要的书,就应该立刻再读一遍。”他所谓的重要的书,正是我所谓的智慧之书。要考验一本书是否不朽,最可靠的试金石当然是时间。古人的经典之作已经有时间为我们鉴定过了;今人的呢,可以看看是否经得起一读再读。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就我而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岐王宅里寻常见”,我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却并未读厌;所以赵翼的话“至今已觉不新鲜”,是说错了。
其次,散文、小说、戏剧甚至各种知性文章等等,只要是杰作,自然也都耐读。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遗,却时常一览不尽。相反地,卷帙浩繁、令人读来废寝忘食的许多侦探故事和武侠小说,往往不能引人看第二遍。凡以情节取胜的作品,真相大白之后也就完了。真正好的小说,很少依赖情节。诗最少情节,就连叙事诗的情节,也比小说稀薄,所以诗最耐读。
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选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一定也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一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其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为清晰动人的作家。如果有一位哲学家的哲学与唐君毅的相当或相近,而文字却比较清畅,我宁可读他的书,不读唐书。一位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有道理。
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的“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是那个人不会读书。精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精读,那当然自由得很;二是被迫精读,那就是以该书或该文为评论、翻译或教课的对象。要把一本书论好、译好、教好,怎能不加精读?所以评论家(包括编者、选家、注家)、翻译家、教师等等都是很特殊的读者,被迫的精读者。这种读者一方面为势所迫,只许读通,不许读错,一方面较有专业训练,当然读得更精。经得起这批特殊读者再三精读的书,想必是佳作。经得起他们读上几十年几百年的书,一定成为经典了。
普通的读者呢,当然也有他们的影响力,但是往往接受特殊读者的“意见领导”。
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就算是智慧之书也读不完,何况愈到后代,书的累积也愈大。一个人没有读过的书永远多于读过的书,浅尝之作也一定多于精读之作。不要说陌生人写的书了,就连自己朋友写的书,也没有办法看完,不是不想看完,而是根本没有时间,何况历代还有那么多的好书,早就该看而一直没有看的,正带着责备的眼色等你去看!对许多人说来,永远只有很少的书曾经精读,颇多的书曾经略读,更多的书只是道听途说,而绝大多数的书根本没听说过。
略读的书单独看来似乎没有多大益处,但一加起来就不同了。限于时间和机缘,许许多多的好书只能略加翻阅,不能深交。不过这种点头之交(Nodding Acquaintance)十分重要,因为一旦需要深交,你知道该去哪里找他。很多深交都是这么从初交变成的。略读之网撒得愈广愈好。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深谙略读之道,即使面对千百好书,也知道远近缓急之分。
要点在于:妄人把略读当成深交,智者才知道那不过是点头浅笑有些书不但不宜精读,且亦不必略读,只能备读,例如字典。据说有人读过《大英百科全书》,这简直是以网汲水,除了迂阔之外,不知道还能证明什么。
有些人略读,作为精读的妥协,许多大学者也不免如此。有些人只会略读,因为他们没有精读的训练或毅力。更有些人略读,甚至掠读,只为了附庸风雅。这种态度当然会产生弊端,常被识者所笑。我倒觉得附庸风雅也不全是坏事,因为有人争附风雅,正显得风雅当道,风雅有“善势力”,逼得一般人都来攀附,未必心服,却至少口服。
附庸风雅的人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或是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有人附庸风雅,才有人来买书,有人买书,风雅才能风雅下去。据我看来,附庸风雅的人不去图书馆借书,只去书店买书。新书买来了,握在手里,提在口头,陈于架上,才有文化气息。书香,也不能不靠铜臭。
当然,买书的人并非都在附庸风雅。文化要发达,书业要旺盛,实质上要靠前述的那一小撮核心分子的特殊读者来推波助澜。一般读者正是那波澜,至于附庸风雅的人,就是波澜激起的浪花,更显得波澜之壮阔多姿。大致说来,有钱人不想买书,就算“买点文化”来做客厅风景,也是适可而止。反过来呢,爱书的人往往买不起文化,至少不能放手畅买到精神的奢侈得以餍足的程度。
亚历山大恨世界太小,更无余地可以征服,牛顿却叹学海太大,只能在岸边拾贝。书海,也就是学海了。逛大书店,对华美豪贵的精装巨书手抚目迷,“意淫”一番,充其量只像加州的少年在滩边踏板冲浪罢了。至于海,是带不回家的。我在香港,每个月大概只买三百元左右的书刊,所收台港两地的赠书恐怕也值三百元。这样子的买文化,只能给我“过屠门而磨牙”的感觉,连小康也沾不上,遑论豪奢?要我放手畅买的话,十万元也不嫌多。
看书要舒服,当然要买硬封面的精装本,但价格也就高出许多。软封面的平装本,尤其是胶背的一种,反弹力强得恼人,摊看的时候总要用手去镇压。遇到翻译或写评时需要众书并陈,那就不知要动员多少东西来镇压这一批不驯之徒。台灯、墨水瓶、放大镜、各种各样的字典和参考书,一时纷然杂陈,争据桌面,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时,真恨不得我的书桌大得像一张乒乓球桌,或是其形如扇,而我坐在扇柄的焦点。
我曾在伦敦的卡莱尔故居,见到文豪生前常用的一张扶手椅,左边的扶手上装着一具阅读架,可以把翻开的书本斜倚在架上,架子本身也可作九十度的推移,椅前还有一只厚垫可以搁脚。不过,这只能让人安坐久读,却不便写作时并览众书。
有时新买了一部漂亮的贵书回来,得意摩挲之余,不免也有一点犯罪感,好像是又娶了一个妾,不但对不起原有的满架藏书,也有点对不起太太。书房里一架架的藏书,有许多本我非但不曾精读,甚至略读也说不上,辜负了众美,却又带了一位回来,岂不成了阿拉伯的油王?
至于太太呢,她也有自己的嗜好呀,例如玉器,却舍不得多买。要是她也不时这么放纵一下,又怎么办呢?而我,前几天不是才买过一批书吗,怎么又要买了?
我的理由,例如文化投资,研究必备等等,当然都光明正大。幸好太太也不是未开发的头脑,每次见我牵了新欢进门,最多从容地轻叹一声,也就姑息下去了。其实对我自己说来,不断买书,虽然可以不断满足占有欲而乐在其中,但是烦恼也在其中。为学问着想,我看过的书太少;为眼睛着想,我看过的书又太多了。这矛盾始终难解,太太又不断恫吓我说,再这么鹭鸶一般弯颈垂头在书页的田埂之上,要防颈骨恶化,脊骨退化,并举几个朋友做反面教材。
除了这些威胁的阴影之外,最大的问题是书的收藏。每个读书人的藏书,都是用时不够,藏时嫌多。我在台北的藏书原有两千多册,去港九年搜集的书也有一千多册了,不但把办公室和书房堆得满坑满谷,与人争地,而且采行扩充主义,一路侵入客厅、饭厅、卧室、洗衣间,只见东一堆,西一叠,各占山头,有进无退,生存的空间饱受威胁。另一现象,是不要的书永远在肘边,要找的呢,就忽然神秘失踪,到你不要时又自动出现。我对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们车尾的行李箱也要用来充书库了。问题是,这几千本书目前虽可用“双城记”分藏在台北和香港,将来我迂回台北,这“两地书”却该怎么合并?
然而书这东西,宁愿它多得成灾,也不愿它少得寂寞。从封面到封底,从序到跋,从扉页的憧憬到版权的现实。书的天地之在,绝不止于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那美丽的扉页一开,真有“芝麻开门”的神秘诱惑,招无数心灵进去探宝。古人为了一本借来的书限期到了,要在雪地里长途跋涉去还给原主。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0)

相关推荐

  • 我爱逛书店

    我爱逛书店 □吴波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是谁,是什么模样,我这个读书没那么广阔的人是丝毫不知道的,但是这句话,我确是耳熟能详,且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

  • 借着《教师的力量》说说读书的事

    今年教师节,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教师的力量>,我一看封面,作者是北京十一学校的魏勇.十一学校的?顿时来了兴趣. 知道北京十一学校,还是去年在北师培训时.那位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老师 ...

  • 给孩子买的书太多看不完,那恭喜你了…

    文/编辑:小编豆爸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奇葩的投诉或意见.我就曾遇到过有人投诉说:少儿绘本只有那么几页,几分钟就看完了,定价还那么贵,不是坑人吗? 我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想了想,嗯, ...

  • 李菁 |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只专注一件事

    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生只专注一件事 文字:李菁 图片:网络 点击下方绿标 主播小溪朗读 我对书籍有一种近乎痴狂的爱. 十年来,我买书.看书.写书.不能想象,如果失去书,我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有让我与 ...

  • 世界读书日 | 读书的五种美

    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我们并不把读书列为一项仪式, 到了某个特定的时间, 就呼吁众人静坐以读. 毕竟,读书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义务 ...

  • 马济‖在“4.23世界读书日”读书会上的发言

    阿马劳次     本名马济,90后诗人,土家族,四川宣汉人,有作品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星星><四川文学><散文诗><延河>等发表,出版诗集 ...

  • 江一:书香植骨,字味凝神——世界读书日读书推荐

    书香植骨,字味凝神 --世界读书日读书推荐 文/江一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书香植骨,字味凝神.虽然不是唯一的成长途径,但读书也许是性价比最高的成长途径.然后,仅仅读,还不够,必须做笔记.写作才 ...

  • 世界读书日——读书很好

    读书日,这个日子真好. 读书,这样的日子真好.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就知道了教育学生有那么多的好办法.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把这本书就放到自己的枕边,有时候遇到班里的 ...

  • 世界读书日|为什么要读书?这24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电子书年接触量近1 ...

  • 世界读书日丨10位名家的读书方法:爱读书,更要善读书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提起读书,不禁想到黟县西递古民居"履福堂"的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人为什么读书,每个人其世界观不同,或许动机.目的就不一样. ...

  • 【文学艺术网】康怀信佳作《世界读书日寄后生》外二十二首

    世界读书日寄后生 腹有诗书莫自夸,学如逆水上行槎. 人生漫漫前途隐,巨浪滔滔谷壑加. 励志卧薪尝胆味,用心读史走天涯. 欲圆美梦当勤奋,甘守清贫免逸奢. (2021-4-23) * 世界读书有寄 腹有 ...

  • 世界读书日的几个问题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一个可能不会像情人节.双十一一样的全民狂欢的节日. 坐在地铁上,发呆,胡思乱想了几个关于读书的问题. 01 读书,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这个问题,毫无意义. 每个人的爱好不同,纠结这 ...

  • 世界读书日,我们让上海图书馆“大变身”!

    克勒门文化沙龙 发现.创造.传递上海的美.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克勒门"文化沙龙又将有大活动邀请大家来现场啦! 这一次,我们联手上海图书馆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