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问集丨30. 无极桩的“心法”
——5月15日讲站桩(上)
【按:5月15日讲站桩的录音,如心女士整理,我稍作订正,仅供参考。】
大家对这个“桩”的理解,可能有点儿不太对。
刚才大家说,赵居士自己也说,站桩的时候,头好像没有摆正,脚没有摆齐,这些说法对吗?不算错,也算对,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些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它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那么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站桩,外形只是一个“壳”,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活动。就像修佛修道打坐参禅一样,外表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这个外在的形式重不重要呢?也很重要的,它会影响我们的内在的心理活动。但是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法”是什么样的,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过去啊,这个“桩”字,不是树桩的“桩”,是村庄的“庄”,比如我们常说的“峨眉十二庄”、“太乙十三庄”等等,都是这个庄,都是没有这个木字旁的庄。这是为什么呢?你看看这个字,它是一个村庄的庄,是村庄,就有道路,四通八达,是村庄就有人在活动。他有活动、有生机、有生气,这才叫庄。我们站的要四通八达,要站得充满生机,而不是一个死桩,站成一个木头桩。为什么变成了木头桩呢?因为过去有人站桩,他是站在木头桩子上的,外形也是不动的,所以呢,大家就慢慢的就写成了这个木头桩的桩,大概是这么一个演化。所以呢,首先,在理解上,要改变我们的认识,这是第一点。因为我们的认识就决定了我们的这个站桩,站得怎么样。咱们以赵居士的这个站桩为例,这个我们基本上可以做的点评是:首先是外形肯定是不太对是吧,但是这不太重要;其次呢,为什么会造成了这个外形的不正确呢?是因为心法不对,心法不对,气不足,这是第二条心法不对;第三条是缺乏生机,就好像那个晓青说的,表情很严肃,这一严肃就“紧”啦,就缺乏生机了,我们一点一点来啊。我们再说这个心法,佛家讲“印心”,是吧?讲心法。站桩、武术、气功所有的等等都是要讲心法的,心法最重要。我们这个站这个桩,这个外表,这个外壳很简单,就往那一站。我们的心法是什么呢?我们的心法就是松,就是要放松。那么什么是松?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拿赵居士为例,她的外形不是放松,是疲沓;她的精神不是放松,是紧张。这叫外松而内紧,这完全就相反了。我们可以,外紧内松,但是绝对不可以内紧外松,这就错了。站桩,我们的外形要基本上固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框架。但是,我们无极桩呢,还是比较自由的,可以身体挪动一下动一下,这都是可以的是吧。这个我们怎么叫松,我再讲一下。这个马老讲松的时候呢,经常拿这个做比喻,我也拿这个举例子。比如大家现在假想我手里拿着一个手绢儿,这个手绢儿,我把他拉的很直,绷得快绷断了,这是紧张,大家都是知道的,是吧。现在,我把两个手一松开,这个手绢就皱在一起了,这叫疲沓,这也是一种紧张,造成我们神经、肌肉这种绻缩和压迫,仍然是一种紧张,都是不对的。什么时候是松呢?这个手绢儿在手里平平展展地展开了。
我们练功,练着练着练着,气自然的足了,他就展开了,这是真的松了。松了就意味着他活了,里边儿通了,站通了,这个时候你的气一下子就足了,气养足了,气以直养而无害,然后我们的脖子就直起来了,就不再低着头了。明白不?所以我们这些缺陷啊,低头也好,什么也好,皱眉头也好,他都是说,首先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对,我们没有掌握这个松而引发的,他反过来又影响,比如皱眉头啊什么的,又影响我们的内心活动,造成我们紧张,不会放松。(公众号:潜真堂)这是一个内在的松的问题。站桩在一定的框架下,你只有松开了,气才能充足,才能养起来,才能充起来。你必须空了,才能有松啊,才能有气啊。如果你本来就是很满的,填的很满的,你怎么还有气呢?就好像你一个人,你吃得饱饱的,你想再把肚子鼓起来,鼓不起来啊,道理是一样的,是吧?我们要把身体松开,把所有的肌肉、骨骼什么都松开,然后这个气自然就充足起来了。所以这个放松,绝对不是疲沓。这个不好解释,他就是一个非常微细、非常微妙的感觉,就像太极图是阴阳鱼,我们练的是不阴不阳,中间那条线,不阴也不阳,阴阳相济,中间那个,取其中,那才是最合理的最合适的,那叫松。